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I(含解析).doc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I(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I(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新华中学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 I(含解析)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第 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道小题,每小题 3分,共 75分)1. 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 ”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 )A. 天子赐予的井田 B. 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 租种的诸侯土地 D. 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杜甫生活的时代不再是井田制、军功制,也不再存在租种“诸侯”土地的社会现象,所以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故 D项正确;
2、其他选项均不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桑麻田”2. 1948年 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美国此举的目的是( )A. 恢复发展西欧经济 B.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C. 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D.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8 年 4月” 、 “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美苏冷战期间,美国针对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进一步可知
3、,美国的目的,即借经济援助西欧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C 项表述正确。ABD 三项明显不正确,排除 AB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马歇尔计划”3.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2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 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 否定神旨B. 忽视道德C. 善于诡辩D.
4、轻视教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 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 C项错误;智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 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4.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里描述的是A. 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的革命热情B. 土地革命调动了
5、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积极性C. 抗日战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D. 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文化重心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国民革命的推进是由南到北,不是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故排除 A项;土地革命的实行主要是在共产党占领的区域内,也不符合由沿海向内地撤退的题意主旨,故排除 B项;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存抗日战争的有生力量,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从而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所以题意描述的是抗日战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故选 C项;题意的描述与中国文化重心的转移无关,故排除 D项。5.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
6、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3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表格中的史料和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 , “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 , “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 “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可知
7、均符合题意,故选 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内涵6.1949年 9月 7日,周恩来在向政协代表作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时提出:“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利。 ”这主要说明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 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需要B. 是国情和政权的性质决定的C. 是中国革命长期实践的产物D. 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需要【答案】A【解析】根据“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
8、” “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 ,并结合新中国成立时帝国主义国家阻挠可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需4要,A 项符合题意;BCD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紧扣关键信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 “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 ,并联系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分析解答。7.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开始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A. B. C
9、. D. 【答案】A【解析】【详解】1945-1949 是我国的解放战争时期,是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错误; 两项正确,故 A项正确;排除 BCD三项。8.1906年,湖北、江苏、河南、江西等省废除了跪拜礼。下级官员见上级之礼改为初见三揖,常见一揖,以示尊重对方人格。但有些下属见到长官时,仍还存在屈膝请安之礼仪。这说明在当时A. 传统礼制思想受到一定冲击B. 维新变法运动实际效果显著C. 官僚阶层倾向革命成为潮流D. 民主政体促进平等思想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下级官员见上级之礼改为初见三揖,常见一揖,以示尊重对方人格仍还存在屈膝请安之礼仪
10、”可知传统的礼制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并不是完全消除了传统的礼制思想,故选 A项;改跪拜礼为揖礼并不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故排除 B项;礼5节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官僚阶层倾向革命,故排除 C项;1906 年清王朝还没有被推翻,民主政体还没有建立,故排除 D项。9.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柏拉图,但他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这表明他A. 只是口头上尊敬老师B. 否定柏拉图的错误观点C. 希望突出自己的思想成就D. 具有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只是口头上尊敬老师”的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 A项;题意中没有体现
11、亚里士多德否定柏拉图错误观点的内容,故排除 B项;“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证明亚里士多德追求的是真理,并不因老师而否定真理,更不是为了突出他自己的思想成就,故排除 C项,故选 D项。10.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声称“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 。其主要目的是A. 积极应对与欧洲大陆强国的海权争端B. 为航海条例的颁布提供理论基础C. 为殖民掠夺、争夺海上霸权制造借口D. 致力于与欧洲各国开发海洋实现共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 ”中可知, 航海条例是在 1651年 10月颁布的,故 B项不符;材
12、料中观点为英国向外进行殖民掠夺制造了借口,故 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 项错误,英国不可能有这样的目的;A 项不符合时间界限。所以答案选 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名师点睛】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6(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13、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 ;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 ;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1.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 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 1.88%。这一现象反映了A.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B. 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C. 士贵商贱观
14、念已被打破D.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和商人地位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在乾隆时期,商人家庭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并产生了很多进士,由于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尽管经济地位较高,但政治地位依然较为低下,因而很多商人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故 B项符合题意;在乾隆时期各个阶层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这一现象和盐商的经济实力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A项;从盐商家庭积极参加科举考试来看,士贵商贱观念在当时还没有被打破,排除 C项;盐商家庭所产生的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 1.88
15、%,但材料没有提供其他阶层所占全国进士总数的比例如何,故不能推知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排除 D项。故选 B。12.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7A. “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B. “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 “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D. “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16、牛拉机器印刷”的是圣经 ,那么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并未在中国出现圣经的热销,因为外国在中国传教的自由是天津条约后取得的。所以 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信奉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思想而成立的宗教,与圣经有关,故 B项正确;用牛拉可以取代人力,只为提高生产效率,并不能体现竞争激烈,所以 C项错误;牛拉机器说明在中国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说明英国技术落后。故 D项错误。13.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到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 ”材料中“到了成熟的地步”最主要的理论是A.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B. 新
17、民主主义理论C.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D.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步骤,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到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可见材料中“到了成熟的地步”相关的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故选B。A、C、D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及题意要求,故排除。1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思想家是A. 荀况B. 董仲舒C. 朱熹8D. 陆九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荀况是战国
18、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并没有使儒家思想确立独尊的地位,提出该建议的思想家不是荀况,故排除 A项;董仲舒吸收借鉴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被汉武帝所接受,确立了儒家思想独尊的地位,故选 B项;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他们都在董仲舒之后,该建议的提出与他们无关,故排除 C、D 项。15.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
19、的传统农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工业文明曙光初现”喻指中国沿海地区近代工业发展;“第二世界传统农业经济”喻指中部地区尚未受到外国经济侵略,自然经济依然存在, “第三世界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喻指西部地区是畜牧业经济;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故正确;根据材料反映的经济格局分布特点来看,可知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正确,错误;中国民族工业始终没有占绝对
20、优势,故错误。本题选 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点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出现;洋务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6.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A. 水力9B. 核能C. 煤炭D. 电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时代即将过去,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电气时代即将到来,据此选 D项正确。水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动力,故排除项 A;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能源,故排除 C项;核能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新华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提升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