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云天化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这说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A.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B. 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C. 协助丞相处理朝政D. 行使权力时受丞相制约【答案】C【解析】根据“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可知,御史大夫是协助丞相处理朝政,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故 C 正确;材料反映御史大夫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无法体现
2、削弱丞相的权力,A 错误;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之权,B 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御史大夫的权力受丞相制约,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 ,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秦汉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2.元朝设立行省管理地方,民政、财政、军政皆其执掌。明初在地方设三司,分掌民政与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分别听命于中央。这一变化A. 恢复了唐宋旧制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 缓和了民族矛盾D. 杜绝了官僚队伍的低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唐宋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故排除 A 项;2题意涉及
3、的是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民族矛盾和官僚队伍的效率无关,故排除 C、D项;无论是行省掌管地方民政、财政和军政,还是设三司分别向中央负责,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 B。【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做题时要对题干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3.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A. 秦朝的太尉B. 唐朝的中书省C. 宋朝的通判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机构只能将所接到的命令写成文字传达下去,自己是没有一点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的应该是清朝的军机处,因为其只能就是跪受笔
4、录,上传下达,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 D 选项。A 选项掌握军事权力;B、C 选项都与传达无关。4.中国古化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 形式多样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个体经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 C 正确;A、B、D 都与材料无关,排除。5.明代“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
5、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这反映出当时A. 苏州纺织业发达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3【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代,故排除 B 项;题意中没有体现雇佣劳动的内容,不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 C 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 D 项。根据“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可知苏州纺织业发达,故选A。【点睛】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出现雇佣劳动,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雇佣劳动的内容,所以只能表现当时苏州纺织业的发
6、达,而不能认为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6.宋淑梯在司母戊鼎的 X 光检测及其铸造工艺一文中指出司母戊鼎的铸造是一项极其复杂困难的铸造工程。在当时的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件人间奇迹。这反映了商朝A. 青铜器物种类繁多B. 青铜铸造技艺水平高C. 青铜器物数量巨大D. 青铜器物以礼器居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司母戊鼎的铸造是一项极其复杂困难的铸造工程。在当时的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件人间奇迹”可知,商朝的青铜铸造技术水平很高,故 B 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青铜器物种类繁多、器物数量巨大、礼器居多,排除 ACD。7.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
7、,政治上官僚制度趋于完善;文化上诗歌蓬勃发展;经济上A. 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B. 土地私有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C. 商品经济发展,柜坊飞钱出现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开通【答案】C【解析】【详解】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出现在北宋时期,故 A 错误。土地私有制建立,铁4犁牛耕出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 B 错误。 “柜坊飞钱”是唐宋经济繁荣的明显特点,故C 项符合题意。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是隋朝开通的。故 D 项不符合题意。8.同治十年,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来反对日本这一做法。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进行辩驳。李鸿章此
8、举A. 开始抛弃传统“蛮夷观”B. 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C. 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D. 避免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血与火的教育下开始抛弃传统的“蛮夷观” ,故 A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两个时期李鸿章都用万国公法来辩驳日本,说明李鸿章是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故 B 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同治时期列强侵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故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避免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材料“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相矛盾,故 D 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 B。9.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 。这表明
9、近代中国A. 中外文化冲突加剧B. 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C. 科学技术发展落后D. 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题意没有体现中外文化冲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内容,故排除 A、C 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民主独立没有成为时代主题,故排除 B 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借助宗教理论来进行斗争,充分说明了农民运动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故选 D。10.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一书中写道。 “大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该“政治纲领”是A. 临时约法5B. 天朝田亩制
10、度C. 共同纲领D. 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太平天国” “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可知,该“政治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 。故答案为 B 项。 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 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排除 A、C、D 项。【点睛】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试图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1、”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平均分配土地满足了其要求,但产品归公的思想又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农民失去了拥有土地的意义,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A. 君主立宪制B. 总统制C. 责任内阁制D. 君主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可以弹劾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12、,负其责任” ,并结合所学可知,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C 项正确;中华民国没有君主;并不实行总统制;故排除 ABD 三项。12.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6取民族解放” 。其横批最有可能是A. 驱除鞑虏B. 打倒军阀C. 抗战到底D. 解放全中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华北平原” “保障国家独立” “争取民族解放”可知,对联反映的是全民族进行的抗日战争。C 项“抗战到底”符合题意。 “驱除鞑虏”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指导的实践活动是辛亥革命,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打倒军阀”是 1926 年北伐的口号,故 B项不符合
13、题意。 “解放全中国”属于解放战争,故 D 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 C。13.2017 年年 1 月,教育部对教材修改明确规定,将中国 8 年抗战一律改为 14 年抗战。下列关于中国 14 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展开抗日武装斗争B. 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C. 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D. 抗战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答案】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被推翻。D 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14、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 “无” “没有” “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这一举动有利于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7B. 恢复民
15、主党派的各级党组织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 协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由“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可知,在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为获得各阶层人民对新中国的拥护,于 1949 年 4 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团结了各方力量,筹建新中国。故 A 项正确。题干未提及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相关内容,历史上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的恢复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故 B 项错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 1956 年提出,不符合材料所提时间,故 C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材料主旨无关,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
16、题正确答案为 A。15.据下表可知,当时我国A. 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外交政策原则性灵活性并存C. 打破了“一边倒”方针的束缚D. 积极为加入联合国做准备【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是建国初期,故 A 错误;“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体现了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则性, “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和“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 ”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灵活性,故 B 正确;“一边倒指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这些国际会议或组织并不能说明打破了”一边倒”方针,故 C 错误;新中国恢复联合8国合法席位是
17、在 1971 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B。16.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A. 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B. 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C. 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D. 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 ,可知雅典并非保护个人自由,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城邦的整体作用,而不是强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平等,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可知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故C 项正确;依所学,城邦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
18、经济基础上的,故 D 项错误。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在行窃时当场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 ;第二十三条规定“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尔贝斯山崖上抛下” ;第二 十四条规定“如暗地毁灭庄稼,则处以比杀人还严重的死刑” 。这些规定反映出罗马法A. 重视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B. 注重运用法律调节社会矛盾C. 强调法律内容应具备广泛性D. 具有原始简朴和野蛮的特点【答案】D【解析】材料中“崖上抛下” “严重的死刑”说明罗马法对于犯法者处理的刑罚严重,方法独特,显示出原始和野蛮的特点,故 D 正确;伦理道德没有体现出,故 A 错误;材料只是涉及处罚,没有调节的信息,故 B 错
19、误;材料没有说明法律内容的很广泛,故 C 错误。18.在古罗马的法定诉讼时期(前 450 年前 150 年) ,上诉人如果要求收回财产权,则必须手持一根象征控制权的小棒并用它触碰该物品,同时还须按照惯例说几句话。如果要求说出的字眼与规定不符,法官必须指明诉讼无效。这说明当时的罗马法A.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B. 私法规范相当完善9C.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D. 提高了平民的经济地位【答案】C【解析】“必须手持一根象征控制权的小棒并用它触碰该物品,同时还须按照惯例说几句话”等字眼足以证明当时的罗马法注重形式,程序也太繁琐,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法律不仅仅适用于罗马公
20、民,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私法规范相当完善而是太注重形式、程序太繁琐,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平民的经济地位提高的问题,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19.从 1689 年的权利法案到 1701 年的王位继承法 ,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实行民主共和 C. 实行民主政治 D. 实现自由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从 1689 年的权利法案到 1701 年的王位继承法 ,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反映了英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完善,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诉求,故 C 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
21、除;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 错误;材料信息与自由平等无关,排除 D。20.“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材料中描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文件是A. 1689 年权利法案B. 1787 年美国宪法C.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光荣革命后保留了国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而 1689 年权利法案是该政治制度确立的文件,材料根本就不涉及 1787 年美国宪法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1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云天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