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十部分鸭部分阶段检测卷A生物技术实践20190122175.docx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十部分鸭部分阶段检测卷A生物技术实践2019012217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十部分鸭部分阶段检测卷A生物技术实践20190122175.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阶段检测卷(十)A 生物技术实践(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考查范围:生物技术实践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7小题,共 100分)1.(10分)酿酒和制醋是最古老的生物技术之一,下图是制作果酒、果醋的简易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用水洗净后,需在 溶液中浸泡约 5 min。 (2)用多功能榨汁机完成 B步骤时,以低速而不是高速将葡萄打成浆状,原因是 。 (3)在步骤 C中,需要先将葡萄浆放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要超过 ,瓶上加塞,塞上有孔,孔中插入含水的弯曲玻璃管,其作用是 。 (4)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细胞壁B.都不需要通入无菌空气
2、C.发酵过程中 pH都会上升D.果醋发酵时,通气所用的直角玻璃管一端应埋在锯末中答案 (1)高锰酸钾(2)以免将籽打碎(3)2/3 既能排气又能防止 O2进入及空气中杂菌污染(至少答出两点)(4)A解析 (1)葡萄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可防止杂菌污染。(2)榨汁过程中,低速打浆防止葡萄籽打碎。(3)葡萄浆装瓶不要超过瓶子体积的 2/3,瓶塞上弯曲的玻璃管既能防止 O2进入,又能将发酵产生的CO2排出,还能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4)果酒制作要隔绝空气,果醋制作需要通入无菌空气。果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醋杆菌,它们都有细胞壁,它们的发酵产物都会使培养液 pH下降。果醋发
3、酵时,通气所用的直角玻璃管一端要升至锯末之上。2.(10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 2O);制作无菌平板;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将各组平板置于 37 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2(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 。若要完成步骤,该培养基中的成分 X通常是 。 (2)步骤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 36个/平板,
4、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 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 现象。若将 30(即 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污染 不正确解析 (1)培养基中的牛肉膏、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既提供了碳源也提供了氮源。微生物培养所采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故题中 X应是琼脂,在培养基中起凝固剂的作用。(2)本实验是为了了解教室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所以应选择在不同的高度放置平板,并使之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利于空气中微生物沉附在平板
5、上。(3)空白对照实验的设计是不暴露在空气中,不应出现菌落,出现了菌落说明在此次实验中平板被污染。用实验组获取的菌落的平均值减去污染产生的菌落数,作为实验的结果,这种做法不正确,应在防止污染的情况下重新实验,以获得较准确的数据。3.(14分)以野生菊花为材料进行的组织培养步骤如图所示:生芽 生根 Y 定值制备 MS培养基 X愈伤组织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菊花的需求量,MS 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组成。MS 培养基含有十几种化合物,配制不方便,也难以称量准确,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扩大 510倍分别称量,配成 ,用时稀释。 (2)X中的野生菊花一般选择 。 A.开过花的老枝B.未开
6、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C.正在开花的枝条D.任何枝条均可(3)野生菊花外植体在接种前要用 溶液进行表面消毒。 (4)过程 A在无菌的条件下把消毒后的野生菊花外植体接种在三角瓶的琼脂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过程 B要在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之长出较多的丛状苗。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的原因是 。 (5)步骤图中的 Y表示 ,再移植到土中培养(定植),即可长成植株并开花。 答案 (1)有机成分 母液(2)B3(3)70%的乙醇和 5%的次氯酸钠(4)发芽 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中没有相应的分解酶,作用时间长,作用效
7、果明显(意思合理即可)(5)移栽锻炼解析 (1)按照菊花的需求量,MS 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组成。MS 培养基含有十几种化合物,配制不方便,也难以称量准确,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扩大 510倍分别称量,配成母液,用时稀释。(2)植物组织培养所用材料一般选择全能性容易表达的材料,如幼嫩枝条,故选 B项。(3)野生菊花外植体在接种前要用 70%的乙醇和 5%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表面消毒。(4)过程 A在无菌的条件下把消毒后的野生菊花外植体接种在三角瓶的琼脂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使之形成愈伤组织。过程 B要在发芽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之长出较多的丛状苗。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用人工合
8、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的原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中没有相应的分解酶,作用时间长,作用效果明显。(5)步骤图中的 Y表示移栽锻炼,等苗健壮后,再移植到土中培养(定植),即可长成植株并开花。4.(12分)脲酶是催化尿素分解的特异性水解酶。该酶主要从刀豆等豆科植物中提取,现被广泛应用于尿素废水的净化过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 ,其中碱性物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为 。 (2)为了提高脲酶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将其固定。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包埋法和 。 (3)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吸附法将该酶制成固定化酶柱,让尿素废水过柱
9、前,先用 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酶柱,目的是 。 (4)脲酶除了从植物中获取外,还可以来源于土壤中的微生物。为了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采用的分离方法操作最简便的是 。下列有关该分离方法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B.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C.必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培养D.必须将接种前的培养皿、培养基、土壤悬浮液等进行灭菌处理答案 (1)NH3和 CO2 红色(2)交联法(3)除去未吸附的游离脲酶(4)划线分离法 D解析 (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 NH3和 CO2,其中碱性物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2)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包埋法和交联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十 部分 阶段 检测 生物技术 实践 20190122175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