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二) 【2018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 ,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 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 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
2、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 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
3、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集【注】鞠:皆,尽 荐:连续 覙缕:逐条陈述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 “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 ,再跨一脚为“步” ,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
4、常指仙境。【参考答案】A2【试题分析】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 ”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 “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
5、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绛曰: “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 ,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 ”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
6、。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 ”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
7、叵堪此必斥之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 ,称为进士。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8、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C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D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四年,天子以旱
9、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2)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4白云先生传方 苞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 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 、书 ,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
10、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 ”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革,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 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 矣。或曰:“书已入圹。 ”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乾隆三年,诏修三礼 ,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遂沉没也。(选自方苞集
11、,有删改)【注】楮墨:纸和墨,借指诗文或书画。椑:古人的棺材有好几层,椑为最里层的棺。渴葬:古礼称未到葬期而提前埋葬为“渴葬”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申”表年份,运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其中“甲”是天干, “申”是地支。B “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秦汉时期楚国分为西楚、东楚、南楚。C “殓”和后文的“葬”在古代都是把棺木埋葬的意思,也称为“窆” 。D “诸生”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包括太学的生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5A久之始归故里/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定附身衾衣,乃卒/臣乃敢上璧C反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每日 了解 掌握 常见 古代 文化 知识 解析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