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03作文的主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03作文的主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阅读预热试题专题03作文的主旨(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03 作文的主旨 作文的主旨主旨是作文的灵魂和统帅,主旨不明,难以为文。很多名家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尚书尧典里又说:“诗言志。 ”庄子天下再次强调:“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概括诗经主题为:“诗言是其志也。 ”孔子后人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强调:“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古文家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李渔的闲情偶寄立主脑里这样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方苞提出的“义理” ,也都是强调主旨的重要性。当代学者闻一多在歌与诗里谈到“诗言志”的时候指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
2、忆;二,记录;三,怀抱。 ”我们主张作文讲究情、志、理。情:因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以情动人的高考满分作文,归纳起来大概有六个方面。第一类:写父母亲情的。第二类:由父母亲情延伸拓展而来的爱老师、爱朋友。第三类:热爱自然,情动于衷才能有感而发。第四类:热爱生活,由热爱自然引申到热爱生活。第五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第六类:高雅的艺术情趣,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典例一:(2018 江苏卷)花 解 语 , 鸟 自 鸣 , 生 活 中 处 处 有 语 言 。 不 同 的 语 言 打 开 不 同 的 世 界 , 音 乐 、 雕 塑 、程 序 、
3、基 因 莫 不 如 此 。 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 语 言 丰 富 生 活 , 语 言 演 绎 生 命 ,语 言 传 承 文 化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佳作赏析】荆韵湘语江苏一考生诗经是典型的北方语言:黄土上的事,黄土一样的情感,他是中华平淡的多数,宽厚、坚忍。然而我们最华美的篇章是水的:楚辞。它的语言是晦涩的,是文人才能跨过的门槛。在语言愈加简洁随意的今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独守着语言最典雅烂漫的用法。她是幽而独芳的兰芷,用语言的艰深把自己提升到庸众不及的高度,避免了堕落为俚俗。当今很多学生在作文里引用诗经,因
4、为诗经是属于大众的,但匪彼君子,断不敢用楚辞作为藻饰。她的语言传递出曲折的情感。如果说诗经中的爱慕、悲苦把中国人从野兽中提拔出来,那么楚辞便把文人从庸众中提拔出来。没有宇宙心的人,断问不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没有自尊的人,定吟不出“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诗人,和读者,把自己提升到宇宙、泰初的视角,岂群小所能为?这是荆勋所传袭的高节:屈宋贾王,甚至是乌江自刎的项羽,孰非自重自爱?荆韵定是超远的承云,亢介的激楚。如果人能自我提升到君子的角度,便可越过晦涩曲折,看到其中的简明与丰富,在语言有时虚伪的时代,有种可贵的诚实。湘水之畔的人们不善于隐藏情感。屈原问詹尹“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5、还含蓄,不多久就压抑不住,大呼“谁知吾之廉贞?”听者并不用揣度,就了然了。人与人之间真诚,自然生发出默契,是故詹尹曰:“用君之心,行君之意”,而渔夫则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言语直白,很轻意到了“不可说”的境界。诗人用诗语和自然交流: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一语道尽自己的感受。而人对自然之语的解读也不迟滞:贫士失职志不平。诗人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与自然对话的,这是可以体会物哀的语言。就是湘水之畔的神明也诚实得可爱,湘君一句“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把他思念爱人,又略带猜忌的内心表露地毫无保留,单纯而可爱。这是恋人不加掩饰的语言。丰富的是语言之精神:“哀蟋蟀之宵征”,“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
6、结而内伤。”又把自己降到万物的地位上,去体察物情,诗人的内心敏感而细致。湘语定是诗人站在万物平等的地位上吟出的诗。人皆仰视的荆韵,和众生同具的湘语,奇异地结合而光辉耀眼。【点评】3此文是对楚辞语言的赏析,全文写得摇曳多姿,典雅明丽,如一位古典美女,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从楚辞语言的晦涩、艰深提升为达意幽深。并且透过晦涩曲折,可以看到其中的简明与丰富,楚辞中多自然之语言,也有不少可爱的神明。文中多处引用楚辞原文,通过对楚辞的引用,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极高的鉴赏能力。作为考场作文,确实难能可贵。【解析】命题延续了江苏高考作文的一贯原则:材料阐述、给关键词、立意方向提示。把关键词与立意方向合典
7、例二:(2018 北京卷)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佳作赏析】4绿水青山图北京一考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你踏着微湿的土壤,淡绿色的裙摆轻拂过大地的发梢,轻转回眸,身后一片碧绿,硕果生机。望着自己的杰作,你展颜一笑,皓眸红唇,晃得娇美的樱花在微风的渲染下,静静飘落在你的头顶,在你柔顺的发丝里,留下一抹清香。他们说,你是自然的女儿。你总会牵着春姐姐的手
8、,漫步在山间田野里,嗅着花儿的芬芳,用晶莹的露珠涤尽尘埃;你也会跟在夏哥哥的身后,左瞧瞧又看看,用红唇亲吻娇艳欲滴的荷,为受太阳炙烤的蚂蚁遮挡阳光;你常常伏在秋姐姐的肩头,趁她不注意掀起一群落叶,或是在红彤彤的果子里择一个吮着汁液的美好;当冬哥哥来了,你总会整个身子倒在雪地里,享受着冰凉与纯洁的雪,从指尖划到耳畔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用文字来雕饰你的美丽。自幼酷爱书卷的你,当然是喜去采撷。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的范本。春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词调闯入了你的梦境,你忽的醒
9、来,轻嚼着诗的韵味。“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心随着白居易的步伐闯入春的世界。读多了诗,你渐渐学会了体味其中的意境。心潮随着诗人的喜怒哀乐而跌宕起伏。高兴得意时,你会吟一句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落伤感时,你会用袖子轻拂去眼角的泪花,微微笑着诵一声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感慨着世事变迁,你呢喃出纳兰性德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们的诗作感染了你,让你不自主地投入,高兴他们的高兴,悲痛他们的悲痛。夏夜,你感慨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世美颜,“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秀美画卷,你吃吃的笑了起来。夏夜的湖水波
10、微漾,你俯首,以湖面为镜,目视着自己姣好的容颜。你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你常在无形中与诗人进行交流,渐渐有了心灵的联系,你默然蔡确的“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嘴角又带着酸酸的絮语“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的悲怆。不得不说,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你就是自然。秋午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景让你颇为赞服,而秋天本是个万物凋零的季节,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使得留下的名篇更加数不胜数。“红藕香残玉簟秋”你静5静的来到李清照的身旁,为她系好外衣的扣子,说是自然赠予的礼物。“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你为李煜挽好了发髻,回给他一个恬淡的笑,说是自然的馈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11、过秋千去”你亦来到欧阳修的身边,搀着他,游历风水美景,又上一楼。 冬黄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景划过你的视野,甚美。可此时的你依然注意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悲凉场景,人在画中,画在诗里,诗在情中你爱着自然,感叹着自然,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性,还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事实,都深深震撼着你。金圣叹曾说过“名山大河、奇树妙花者,其胸中所读之万卷之书之副本也。于读书之时,如入名山,如泛大河,如对奇树,如拈妙花焉。”有诗,有意境。正如你,走入了万千诗人的心中。其实,你是谁。你是自然的女儿。你亦是人类。【点评】本文语言华美流畅,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
12、四季的“绿水青山图”。撷取了春、夏、秋、冬的四个场景,引用古诗文,描绘出一幅幅淡远幽深的绿水青山图。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写,笔调亲切,其实就是写的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把人放在大自然的背景中,一幅幅感情充溢的图画跃然纸上。【解析】2018 年北京高考作文的记叙文题目“绿水青山图”,与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之6志:所谓志,就是指志向和志趣。志向高远,志趣高雅,才能写出立意高远、情趣高雅的文章。言志的文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叫做志向,第二叫做志趣。核心就是:我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人,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事。具体表现为:第一是修身立德之志,第二是报国强国之志,第三是造福人类之志,第四是
13、立业、立名之志。典例三:(2017 新课标全国 2 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佳作赏析】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14、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何谓穿林打叶声?外物扰也。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知外物扰而不为所动,任世事沉浮,路途颠簸依然缓步慢行,仿佛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风光。这就是苏轼所爱之境。 易安也不让须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亦为忘物也。一个“何须浅碧深红色”,便注定了她不囿于外物。曾见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唯叹风尘恶。她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物,仅凭自己生存;她更明白,即使拥有世上所有的物,也难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满足。物是生存的条件,而非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归宿。于是便需要忘物。哪怕被人讥为“孤芳自赏”,也要保持心中那一湾清流。恰如梓庆削木为璩,技艺高超
15、皆因忘物忘己,舍弃一切欲望,顺其自然,使人工之物宛若天成,然7而于我看来,忘物自然可嘉,忘己却未必可取,人之在世所求者,不过生尽欢,死无憾耳。周易点明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世事无常,是人力之所不及,无法控制,不如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君子以自强求得旷然达观,外物扰我,不妨我内心淡然欢愉,此仍为忘物。李太白斗酒诗百篇,不是求世人对其“诗仙”的赞誉,而是写其所想,绘其所感,因而笔触如思绪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究其根本,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得以抒发。因而外物只是成全他的潇洒,是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生尽欢。杜甫为民写诗,固然有世道艰难令他感伤的缘故,根本却是缘于他自身的责任感,是为了他不被良
16、心谴责,不遭受道德被践踏的苦痛,是为了让自己没有遗憾。因此他忘却世事艰难,只追求本身价值的实现。外物是成全他的责任,亦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死无憾。谁能忘却自己?谁又能彻底抛弃自己?恐怕没有人吧。即使是庄子,坚持淡泊寻求逍遥不也是对自己人生观念的坚守,是为了不让自己为外物所困,成就一个最本真的自我。忘物,正是为了最终的坚守自我。正是因为忘物,才能超越于身世的坎坷沉浮,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然;正是因为忘物,才能不顾世道艰险,坚守内心的责任与信念。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于是才能行山踏水,歌尽诗三百;才能以笔作刃,刺透险恶人心;才能横刀立马,烽火狼烟一醉休,于是生尽欢死无憾。每个人都是自
17、己,忘记了自己,那人的意义还存在吗?是为忘物而非忘己。【点评】1含意深远。本文紧扣“忘物”展开,作者借材料中李清照的诗句和周易中的警句,讲明了“忘物”的两重境界,最终升华为“忘物而非忘己”,这一中心是非常切合题意的,而且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可从内容项计 19 分。2论据丰富恰当,论证有力。本文起手不凡,以苏轼诗文导入,与结尾升华相呼应。行文中,李清照、李白、杜甫、庄子的例子交错出现,有力论证观点。梓庆一例更是妙笔生花,有行文用典的古朴隽永之风。发展等级计 19 分。3文采斐然,自由随心。文章不但展现了作者深入的思考,而且看似随意的行文,却含有值得品味的文脉。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表达分给满分。【
18、解析】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六句话意旨,建立逻辑联系8材料所给出的六句名言是这道题的核心素材。所有的任务都是建立在理解匈意的基础之上的。简单来2明确任务要求,不容一丝马虎试题任务要求非常具体:任务要求考生从六句话里生发“感触与思考”;任务必须“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也就是说,这次作文的主题立意,应该是来自于六句话中的某两三句话,不能只是引用句子,而立意另起炉灶;任务要求“合理引用”,这一点有一些争议, “引用”是否仅指“直接引用”, “化用”可不可以?在考场上,为稳妥起见,建议考生一定要直接引用。理:还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明理的人。读书,就是为了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作文,就是谈做人
19、做事的道理。说理的文章主要是谈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是品德修养,讲透“为什么”的问题;其次是求学、治学的道理,再次是社会生活的哲理,最后还有宇宙自然之理。写文章的秘诀,两句话,叫做:万事万物通情,万事万物通理。要以汪洋恣肆之笔写济世为民之文。要善于亲近自然,领悟自然。从自然中去陶冶情操,通过大自然去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典例四:(2018 天津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自选角度,自拟
20、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佳作赏析】不器与器9天津一考生“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中,孔子如是说。“君子当器”。我说。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但求一技之长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追求起“小确幸”“佛系”的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正离先哲的教诲渐远,而庸碌的我们,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单调的“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知识点 讲解 阅读 预热 试题 专题 03 作文 主旨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