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政治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提分训练(含解析).doc
《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政治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提分训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2018年中考政治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提分训练(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是法律所提倡的是( )学生小强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为父亲讨回了工钱出于好奇心,小明偷看了同桌小华的日记趁父母不在家,俊杰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每年法制宣传日,某校学生会主席明珠自发组织同学们到公共场所宣传法律知识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观点正确,是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权的表现。错误,偷看了同桌小华的日记侵犯小明的隐私权。错误,浏览不良信息是不能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表现,正确,明珠同学的行为有较强的尊法、守法的自觉性,这种行为为法律所提倡。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树立法律信仰,依法办事的认识,主要考
2、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联系实际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2.下边漫画警示我们( )要善于欣赏他人 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要树立法制观念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漫画中反映的是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现象,警示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符合题意,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故答案为:D。2【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寓意主旨,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3.2018 年初,有网友爆料几位女游客在东北雪乡旅游时遭遇了下图这种“变脸”,因不想参与导游指定的项目,被导游
3、威胁、勒索甚至扇巴掌,恶劣程度令人震惊。据报道,该涉事导游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为了避免类似欺客宰客事件再次发生( )旅游从业者应增强法治观念,遵规守法人们应放弃到东北雪乡旅游,避开消费陷阱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导游的做法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没有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旅游从业者、消费者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所以符合题意;的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知法守法,依法维
4、护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4.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有利于( )增强师生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杜绝违宪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推进依法治教,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校园提高师生科学文化素养,避免发生违法行为 A. B. C. D. 【答案】D 3【解析】【分析】依据教材内容,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有利于我们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正确。错误
5、。故答案为:D。【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积极宣传法律 知法懂法 信法守法 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遵守宪法和法律相关知识。建设法治社会,要我们每个公民做到知法懂法,信法守法,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宣传法律。所以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知识。6.2017 年 6 月 18 日,有媒
6、体报道称,大量家庭摄像头遭入侵,有人借此非法牟利,同日,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关于智能摄像头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警示称,已检测的 40 批次中,32 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被泄露,或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危害。这提醒网民要( ) A. 提高安全意识,做到从众消费 B. 学会自我负责,拒绝网络消费C. 增强法制意识,切实依法维权 D. 加大监管力度,严惩不法行为【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关于智能摄像头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警示,是有助于公民增强法制意识,切实依法维权。所以 C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 说法错误,提高安全意识,要理性消费,不能从众消费
7、;B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不是网民的做法,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意识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除错误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47.“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下面我们不赞同的行为是(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李某将共享单车搬上电动车带回家大学生闫某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是遵守交通法规的表现;“李某将共享单车搬上电动车带回家”是违法行为;“闫某捕猎并售卖国家二级
8、保护动物,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是犯罪行为,所以符合题意,入选。是知法守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8.七年级学生小瑜在逛街的时候,从路边摊买了一包薯片,吃完之后就出现了食物中毒现象,被送到医院就医。后来发现,这包薯片是“三无”产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单位和个人不遵守法律法规,肆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小瑜应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小瑜应带人将该商贩痛打一顿 小瑜应该自认倒霉 A
9、.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中路边摊主销售的“三无”产品导致小瑜中毒就医,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单位和个人不遵守法律法规,肆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面对这种侵害,我们应该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说法正确。错误,将该商贩痛打一顿 是违法行为,错误,自认倒霉会纵容违法犯罪。故答案为:A。5【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排除错误的答案,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9.2018 年 1 月 5 日,G1747 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做出如下图扒阻车门的举动,她不听劝
10、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 2000 元罚款。罗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要坚持正义标准,树立规则意识行使公民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罗某阻拦列车,破坏了社会秩序,既是不道德的,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是一般违法行为。该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回答从该案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罗某的行为违背了多数人的利益,是非正义的、是缺乏规则意识的体现,损害了公共利益,所以符合题
11、意;说法错误,罗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故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对规则与正义,正确行使权利,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旨,可以排除不符合题意的答案,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10.中国人过年讲究个“年味”,以前喜欢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唠家常、包饺子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打麻将、斗地主、炸金花等成为不少农村地区春节期间的娱乐“标配”,甚至出现“过年不打牌,等于没过年”的俗语。春节期间总能看到各种关于“外面辛苦一年,春节输光几天”的新闻,令人惋惜和心酸。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以牌会友春节聚,输多输少无争
12、议 B. 乡村振兴拦路虎,赌博问题需关注C. 春节赌博高发期,依法打击强治理 D. 乡风文明被破坏,批评教育重关怀【答案】C 6【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有些人以“过年”为借口,参与赌博。赌博是一种不良嗜好,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严禁赌博行为的发生。所以 C 符合题意;A 没有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说法错误,故应排除;B、D 认识到了赌博的危害性,但是没有意识到应该依法治理赌博现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拒绝不良诱惑,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1.2017 年 8
13、月,一段“小车斑马线前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的视频刷屏网络,引起网友热议。这段视频启示我们应( )诚实守信,赢得他人的信任相互礼让,构建和谐社会遵守交通法规,做守法公民文明交往,尊重他人,懂得感恩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小车斑马线前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这是一幅和谐的社会生活画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说明了司机遵守交通法规,老人懂得感恩。所以符合题意;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知法守法,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明确题意主旨,分析题肢选项,排除符合题意的干扰选项,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14、12.2018 年 3 月 21 日晚,赵某刚其因自身原因而迟到误机,于是心生不满,为发泄私愤,编造了该航班有旅客携带炸弹的虚假信息,导致公安机关和相关机构采取应急措施,航班备降。赵某刚的行为已经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很可能面临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为吸取教训,赵某刚应当( )学会调控情绪,提高自控能力明辨是非,对自己负责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迎合他人,与人为善 A. B. C. D. 7【答案】A 【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赵某编造虚假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不尊重社会公德,法律意识淡薄,触犯了法律的底线。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履行义务,依法规
15、范自己的行为。同时我们要提高道德感、责任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智对待。由此可见,正确,错误,“迎合他人”的做法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会调控情绪和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直接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13.2017 年 11 月 6 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五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要学法、懂法、守法受害者要学会自我保护欺凌者的行为是一种
16、违法行为校园欺凌现象是正常的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对于校园的欺凌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受害者没有学会自我保护等相关,据此,的启示符合题意,正确。错误,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法律后果,是不正常的现象。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知法守法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难度值不大。1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部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17、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积极宣传法律 知法懂法 信法守法 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8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每个公民应该怎样做,分别从宣传法律,知法守法,用法的角度说明了公民的做法,所以都符合题意,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和知法、守法、用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法律意识,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分析题肢选项,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15.某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件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经营商家因产品含量标注不真实,涉嫌欺诈消费者,依法担了全额退款并加倍赔偿的责任。上述案例带来的启示
18、有( )经营者要依法规范自己行为消费者要诚实守信依法监督学会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经营商家因产品含量标注不真实,涉嫌欺诈消费者,这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营者要依法规范自己行为;依法担了全额退款并加倍赔偿的责任,这告诉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权。上述案例是依法进行的,说明了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符合题意;与题无关,题文中并没有涉及到消费者要讲诚信的内容,故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依法维权,法律的作用,知法守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
19、析题干材料,对照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观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6.2016 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道德”教材名称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自 1949 年以来,“法治”二次首次出现在必修课程中。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 ) A. 是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现象越来越严重 B. 中小学生比成人更应该接受法制教育C. 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法制观念 D. 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答案】C 9【解析】【分析】2016 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道德”教材名称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法治”首次出现在必修课程中。这是国
20、家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要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所以 C 符合题意;A、B 说法错误,故应排除;D 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法治观念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旨,联系实际,可排除错误的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7.几名中学生在放学路上看到一辆综合执法车遮挡了号牌,同学们议论纷纷,你赞同谁的说法( )情景再现 【法律链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 2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
21、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未悬挂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或污损号牌的违法行为一次记 12 分。小明:综合执法车属于执法部门用车,享有特权,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小浩: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综合执法车故意遮挡号牌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小冬:咱们还是未成年人,这车违不违法跟咱们没关系,少管闲事小雨:遮挡号牌是缺少法治意识的表现,我们可以拨打热线电话举报 A.小明B.小浩C.小冬D.小雨【答案】D 【解析】【分析】从“法律链接”中可以看出,故意遮挡号牌的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即使是综合执法车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我们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进行举报,小雨的说法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邵阳市 2018 年中 政治 法律 观念 法律意识 训练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