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方式一 【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图 1431先让我们来看两个情景:图甲撑竿跳高过程中,撑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然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越过横杆后,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图乙中人们在野外烤火、加热食物时,这些内能又是怎么得来的呢?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又具有什么能呢?导入语:机械能中的动能、势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也能发生转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板书课题)方式二 【问题导入】导入语: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会发热;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会变热
2、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为什么增加了?是凭空产生的,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详见光盘内容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对于能量守恒定律,要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能量形式及它们之间各种各样的转化现象,重点指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在转移过程中总量也保持不变。因为能量的量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所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从能量的循环不灭中了解到能量的守恒,只要让学生初步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不生不灭、总量守恒”这样一个道理就可以了。考点小说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蕴藏的普遍规律,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要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中考多
3、从能量形式的转化角度来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源起教材 P27 2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图中给出了两个实例,你能做些补充吗?图 14.31例 1 永州中考 如图 1432 所示是核电站工作情况的方框图,关于图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432A.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电能B蒸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各种用电器只能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答案 C2形形色色的永动机图 14.33源起教材 P29 想想议议图 14.33 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用来对外做功,同时带动抽水器从低
4、处将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你能不能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说明它为什么不能一直工作下去?图 1432例 2 邵阳中考 如图 1432 所示为一种人们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又带动抽水机从低处将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这种永动机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永远工作下去。答案 不能够3永动机的发展研究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最终传到了西方。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从哥特时代起,永动机的设计方案越来越多。17 世纪和 18 世纪时期,人们又提出过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有采用“螺旋汲水器”的,有利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或
5、毛细作用的,也有利用同名磁极之间排斥作用的。宫廷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企图以这种虚幻的发明来挣钱的方案设计师。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这一任务像海市蜃楼一样吸引着研究者们,但是,所有这些方案都无一例外的以失败而告终。他们长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转,创造不出任何成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机器对外界做功,都要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机器是无法做功的。这时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如斯台文、惠更斯等都开始认识到了用力学方法不可能制成永动机。19 世纪中叶,一系列科学工作者为正确认识做功和能量转化以及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久后伟大的能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了。人们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物理 全册第 14 节能 转化 守恒 习题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