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重难点突破素材新人教版.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重难点突破素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重难点突破素材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加减混合1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重点)突破建议:一、教学例 1 时,通过直观演示的方式将动态的问题情境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分步演示,依次说出例题中的三个信息,并提出问题,进而理解完整的问题情境。然后说明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两次变化,因而需要用两幅图来表现。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两次是怎样变化的,根据两次变化分别出示静态图,并按照先后顺序,在两幅图之间标注箭头,使之成为连续的图。这一设计,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弄清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目的之二是帮助学生了解主题图的来源,学会观察连续图的图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二、组织学生联系实际情境,读懂情境
2、图,并尝试完整的叙述图意。在叙述图意的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利用手势表示“飞来、飞走” ,感受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体会计算的先后顺序。根据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后,不要急于计算,让学生联系问题情境以及主题图说一说“432”表示的含义,以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三、教学例 2 时,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在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加强计算完成后的讨论交流,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说一说算式“4235”表示的意思。2克服因前后两个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而产生的困难,正确计算(难点)突破建议:一、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或对照情境图自己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并说明理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顺序,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一方面对第一步计算出的得数要有设计:例 1 第一步计算“43”的得数 7,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强调;例 2 第一步计算“42”的得数 2,可以让学生填一填。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用哪个数进行第二步的计算,并说一说这个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这个数进行计算?二、加减混合计算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口算过程,在计算中都要先记住前两个数计算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相减)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这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开始的计算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步算式下面写出计算结果,并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再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2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三、设计一定量的包括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的对比练习以及综合练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_10 认识 加减法 加减 混合 难点 突破 素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