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游沙湖 苦斋记,第六单元 推荐作品,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1)苏轼,详见新城道中(其一)。 (2)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今浙江青田)人,故称刘青田,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一、作者简介,知人论世,(1)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此作前一部分以文写人,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
2、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 (2)苦斋记是刘基为朋友章溢的书斋所作的记,其围绕一个“苦”字,横说竖说,发人深省。文短意丰,见解独特。,二、背景展示,名言警句,(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1.课文名句,2.课外名句,(1)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精读研析,游沙湖,苏轼结识了一位医术高明、聪明绝顶的聋大夫。他们通过以手代口、以眼当耳
3、的特殊交流方式,形成了真正无声的默契。本文明快地记叙了他们日常交往的特点,以及同游清泉寺的经历,情趣盎然,表现了一种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一、中心主旨,从艺术手法上看,作者以极其朴素、自然、清淡的语言写出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感情,并且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由寓慨于谐,发展到开朗、积极、乐观,由萧疏简淡的叙述到朗声高唱,思想感情的抒发越来越浓烈,读时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要伴随作者吟唱起来。,二、写作特色,苦斋记,本文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作者围绕苦斋的“苦”字,借景抒情,缘景说理,极其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给人以启迪。,一、中心主旨,1.角度新颖,
4、引人入胜。 写一般名山胜水的游记,有雄奇瑰丽之观可以描绘,如“巴陵胜状”之“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泰山奇观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皆足以使人心驰神往。而这里所写的“苦斋”,非有林壑之美,台榭之观,往古之胜迹,可以引人入胜,供人凭吊;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化景为趣,化趣为理,使人从中领略出无穷的佳趣与妙谛。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待艰苦的环境、坎坷的人生,这便是“化趣为理”。本来是极其寻常的景色,一经作者点染,便成奇观,这是“化景为趣”的艺术手段。,二、写作特色,2.叙议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六 单元 推荐 作品 课件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