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体现了_ 原则。2 科尔伯格运用了_法探讨了道德认知发展模式。3 集体教育模式以苏联教育家_为代表。4 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_。5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6 我国学校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三个基本方面。二、单项选择题7 有人说,德育工作是“520” ,这一观点违反的德育原则是 (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原则(D)一致性原性8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
2、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的一致性原则(C)通过集体教育的原则(D)正面说服教育原则9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 闪光点 ”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 ( )的德育原则。(A)说理疏导(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可接受性10 孔子说:“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 )原则。(A)知行统一(B)渗透熏陶(C)集体教育(D)一致性11 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
3、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2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B)品德评价(C)实际锻炼(D)榜样作用1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的是德育的 ( )(A)疏导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4 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5 马卡连柯的“ 平行教育 ”的德育原则是指 (
4、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6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采取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里贯彻的是( )原则。(A)导向性(B)疏导性(C)一致性(D)连贯性17 德育模式有许多种,其中重“行” 的是( )(A)认知模式(B)感化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18 “抑其所短,扬其所长”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长善救失(B)疏通引导(C)知行统一(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19 探寻抗战足迹,参观抗战纪念地、纪念馆等属于 ( )(A
5、)说服教育法(B)指导实践法(C)品德评价法(D)个人修养法2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情感陶冶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21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22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育(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23 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并强调道德两难问题的运用的德育模式是 ( )(A)体谅模式(B)认知发展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2
6、4 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B)赞科夫(C)班杜拉(D)科尔伯格25 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A)体谅模式(B)集体教育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26 重视“学会关心 ”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B)社会模仿模式(C)体谅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三、简答题27 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8 简述运用陶冶教育法的基本要求。四、论述题29 试述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五、案例分析题30 开学时接任一个
7、新班没几天,阎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阎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阎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一天中午,阎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阎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个五分钟交流会。阎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 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阎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怎样? 这样好吗 ?”于是阎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阎老师说:“有位名家说的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
8、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 20 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 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阎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阎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问题: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教育方式、教育技巧的意义。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德育)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正确答案】 因材施教【知识模块】 德育2 【正确答案】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知识模块】 德育3 【正确答案】 马卡连柯【知识模块】 德育4 【正确答案】 道德行为【知识模块】 德育5 【正确
9、答案】 说服法说理教育法【知识模块】 德育6 【正确答案】 道德教育【知识模块】 德育二、单项选择题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方面应主动协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520”指的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不一致造成教育影响力不够,违背了一致性原则。【知识模块】 德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河南省 考试 教育学 德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