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小红养了一盆花,由于她每天给花浇水,致使花的根腐烂,植株死亡,其原因是( )。(A)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吸收作用(B)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2 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B)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C)雏鸡属于早成雏,早成雏的亲鸟不具有育雏行为(D)哺乳动物的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组成3 一棵桃树要结出多种不同口味的桃子,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培育?( )(A)扦插(B)
2、嫁接(C)组织培养(D)有性生殖4 “孔雀开屏 ”、“蜻蜓点水”属于动物的( )。(A)繁殖行为(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D)取食行为5 单体雄蕊是指( ) 。(A)雄蕊多数、花丝连合成雄蕊管(B)雄蕊多数、一枚分离(C)只有一枚雄蕊(D)雄蕊多数、花药连合6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7 在研究绿色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时,发现植物体内的化合物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图中 a、b 分别表
3、示的物质是( )。(A)口是 CO2,b 是 O2(B) a 是 C5 化合物,b 是 C3 化合物(C) a 是 ATP,b 是 NADPH(D)口是 C3 化合物,b 是 C5 化合物8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内共产生酒精 2 mol,同时消耗氧气3 mol,则共释放 CO2 为( )mol。(A)2(B) 3(C) 5(D)79 下列对植物有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 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 CO2 和 H2O,产生少量的 H和 ATP(D)第三阶段是H 和
4、氧结合产生 H2O,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10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11 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中枢、膝跳反射中枢分别是( )。(A)垂体、大脑、脊髓(B)下丘脑、大脑皮层、脊髓(C)下丘脑、脑干、脊髓(D)大脑皮层、小脑、垂体12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内
5、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该植物的基因型为 AaBB 若该植物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若该植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与该细胞的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A)(B) (C) (D)13 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A)血友病由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血友病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
6、上的显性基因控制14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 RNA(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15 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其目标是( )。(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16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 表示现代工程
7、技术,、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是核移植技术, 反映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若 c 是胚胎分割技术,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C) 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D)若 b 是体外受精技术,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17 下列有关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小麦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B)花生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与 RNA 聚合酶结合点位于编码区下游(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18 要想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下列各
8、步骤中正确的是( )。(A)分离原生质体一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一再生细胞壁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B)分离原生质体一原生质体自然融合一再生细胞壁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C)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D)分离原生质体一脱分化一再分化一杂种植株19 在叶肉细胞中,CO 2 的固定和产生的场所分别是 ( )。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A)(B) (C) (D)20 加酶洗衣粉中的“ 酶” 有多种,对各种污渍要考虑其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主要原因是( ) 。(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具有专一性(D)酶易受环境影响2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
9、011 年版)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B)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C)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D)增加学生的生物学知识22 教师在“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时,根据教材提供的文字信息,指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分析实验现象及得出结论,汇报展示成果进行表达和交流。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学生资源(B)师生互动资源(C)教材资源(D)生生互动资源23 教师在“输血与血型 ”教学时,先让几个学生表演小品:医生误将动物的血输人人体导致病人死亡,医生又给其他病人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死了,有的病人却活了。进一步提出
10、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而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 )。(A)实例导入(B)复习导入(C)实验导入(D)情境导入24 在茎的输导作用实验中,教师取两枝生长健壮的植物枝条,把它们插人盛有红色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阳光下照射 23 小时后取出,学生观察发现叶脉变红;再用小刀把枝条纵向劈开,学生观察发现枝条中只有木质部是红色。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这种实验属于( )。(A)定性实验(B)演示实验(C)调查实验(D)分组实验25 “初中生物教材理论知识归纳概括和拓展的研究” 属于( )。(A)前瞻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基础性研究(D)开发性研究二、简答题26 下列是细
11、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1)在结构 A 上合成物质 C 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色氨酸和丙氨酸,两者来源有所不同,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是_。 (2)C、D 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 D 类物质的是( ) 。 A呼吸酶 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 D 血红蛋白 (3)在A 结构上发生的是_过程,其中以 mRNA 为模板,以_为运输工具,将合成物质 C、D 的原料运送到结构 A 上通过_(方式)连接起来。 (4)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
12、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一个含有 76 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这一过程依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控制泛素合成的基因至少有_个碱基对,转录后的 mRNA 由核进入细胞质内经过了_层磷脂分子。 人体内不需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以及细胞内被称为“消化系统” 的_(填一种细胞器)中。发生在消化道中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所需的酶有_。27 在充满 N2 与 CO2 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 2 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68 h 间,光合速率_(填“大于”或“小于”
13、)呼吸速率,容器内的 O2 含量_,CO 2 含量_,植株干重_。 (2)9 10 h 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10 h 时不再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_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 O2 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 _停止 ATP 的合成,_成为 ATP 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 8 h 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28 简单比较单组实验法和等组实验法的不同。三、材料分析题29 材料:影响金鱼生活的环境因素【问题情境】金鱼是有名的观赏鱼,它体形丰满、性情温顺。金鱼的故乡在中国,自南宋被发现后,迄今已有
14、很久的历史。它是由一种被古人奉为“天工灵物” 的金黄色鲫鱼发展而来的。我国金鱼品种众多,爱好者也很多。你知道影响金鱼生活的环境因素吗?你想了解怎么饲养金鱼吗?【面临任务】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了解影响金鱼生活的环境因素,掌握金鱼的生活习性。通过实验,要让学生了解金鱼的饲齐方法,以及金鱼与周围环境因素的关系,培养关注生活与环境的意识,增强生态责任感。【探究建议】本实验是一个开放性实验,各小组成员可针对小金鱼的生活适应性分别提出不同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水质、水温、氧、饲料、光线、声音、其他的鱼或生物等)。各组根据各自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方案,论证自己的假设。以下提供一个探究方案供你参考,相信
15、你设计的方案会更好。材料准备:金鱼、鱼缸、水温表、加热器等。知识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金鱼的有关知识。组织准备:1组建探究小组,但要保证每个探究小组至少有一人家中养有金鱼;2制订探究计划,实施探究方案。实验步骤:1准备三个小鱼缸,分别编号;2三个鱼缸内分别放入放置了一周左右的清水,使 1 号缸内的水温保持在20 28, 2 号缸内的水温保持在 35左右,3 号缸的水温保持在 0左右;3在保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每个鱼缸内分别装入几条健康的金鱼;4持续观察并记录金鱼每天的生活状况(以半个月左右为宜);5改变鱼缸内的水温:1 号缸内的水温保持不变,快速将 2 号缸内水温降低10左右,将 3
16、号缸内的水温升高 10左右,然后再观察金鱼的生活状况,并做好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小组成员分析观察记录的情况,比较与假设是否一致。得出结论:【交流与讨论】各小组进行汇总,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讨论并总结影响金鱼生活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哪些因素是快速影响因素,哪些因素是慢性影响因素,然后撰写探究报告(以小组为单位) 。实验结束后,继续饲养金鱼,并做追踪性考察。有机会也可访问有丰富养鱼经验的养鱼专业户,进一步丰富以上得出的结论。根据材料回答:(1)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其特点是什么?(2)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请谈谈教师在选择探究性实验论题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四、教学设计题30 血流的管道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