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6)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中属( )范畴。(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教育2 (2015)教育学生 “诚实守信”是属于( )。(A)心理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3 (2013)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4 (2012)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 )。(A)爱国主义教育(
2、B)道德品格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法制教育5 (2010)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体现了德育的( )功能。(A)评价性(B)发展性(C)享用性(D)控制性6 (2010)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C)民主主义原则(D)人本主义原则7 (2014)(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的作用。(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 (2012)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 ) 。(A)提高品德认识(B)陶冶品德情感(C)激发品德动机(D)组织学生活
3、动和交往9 (2016)每年清明节,某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某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扫活动,瞻仰革命烈士。该校采用的德育方法属于( )。(A)榜样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情景法10 (2014)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 ) 。(A)长善救失原则(B)疏导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11 (2013)(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12 (2013)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 )的成功教育经验。(A
4、)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科夫13 (2012)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是强调( )的重要性。(A)说服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14 (2010)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陶冶法(B)锻炼法(C)情景法(D)榜样法15 (2016)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以下关于“关爱学生” 不正确的论述是( )。(A)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权益(B)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C)严慈相济,做学生的严师益友(D)
5、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创进学生全面发展16 (201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基本方式有反省与慎独。教师要做到慎独,就要在慎独时提醒自己的行为不能越轨,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小德成大德。为此,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 )。(A)“隐”与“微”(B) “独” 与“ 微”(C) “隐” 与“ 小”(D)“独”与“小”17 (2015)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B)提高修养(C)加强反思(D)提高业务水平18 (2013)( )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A)教师良心(B)教师公正(C)教师义务(D)教师荣誉19 (2011)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教学道德和
6、( )。(A)语言道德、交际道德、个人生活道德(B)语言道德、伦理道德、个人生活道德(C)交际道德、爱岗敬业、个人生活道德(D)语言道德、为人师表、交际道德20 (2012)师德建设最根本之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 )。(A)专业性(B)道德性(C)示范性(D)创造性二、简答题21 (2011)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三、案例分析题22 (2012)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讲余光中的乡愁,先高声朗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哪能容得下那么多人呢?”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 某某同学,你总
7、喜欢这样钻牛角尖,学习成绩怎么好得了呀?”学生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请运用课程与教学原理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如果你认为不妥当,请为他设计处理办法或策略。案例二: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8、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小组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愿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了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此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请结合案例中学生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德育原理。23 在某乡村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晚自习铃声响了,初二某班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班长多次大声提醒:“开始自习了,大家不要吵,否则老师看到又要发脾气的。“可是几乎
9、没人理睬她。班长非常焦急并跑到门口查看,发现值班老师很快就要走到教室门口,情急之下,她对着教室大声喊了一声:“来了。” 这位值班的男教师听到有学生直呼其名,走进教室,阴沉着脸问:“刚才谁叫我名字?”班长举起手,站起来刚想向老师解释,这位男老师便径直走过来,不由分说,左右开弓抽了班长两记耳光,然后叫她滚出教室。班长伤心地哭着跑出教室,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她谈话。班长周末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父母,父母却责怪她:“谁让你直呼老师的名字,打得好,下次就会长记性。”她心想也许她真的错了,可又觉得委屈、悲愤。(1)请运用师德及教育法规相关理论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履行班主任
10、职责,以便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四、辨析题24 (2016)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校德育的性质。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政治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大纲的核心。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德育概述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属于道德范畴的教育。【知识模块】 德育概述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德育概述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
11、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品格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其中,道德品格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知识模块】 德育概述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精神上的需要,感到做奉献是一种人生幸福,是个体人生价值的提升,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功能的最高境界和本质体现。【知识模块】 德育概述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这是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知识模块】 德育概述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江西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德育 师德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