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是(A)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B)产生 DNA 螺旋酶(C)孔蛋白缺如(D)具有外膜药物泵出蛋白(E)产生 一内酰胺酶2 产生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s)的主要菌株、主要病原菌是(A)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胞菌(B)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C)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D)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E)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3 关于药效动力学的参数,描述不正确的是(A)MIC 是指在体外培养 1824 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致病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B) MBC 是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
2、菌数量减少 999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C) AUC 可以估计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C max 是指给药后达到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表明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E)PAE 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4 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蛋白结合率(B)吸收速度(C)消除速度(D)作用强弱(E)起效快慢5 生物利用度是指(A)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C)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D)给药 24 小时内的 AUC 与 MIC 比值(E)血浆和组织内药
3、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 6 为了很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采取的给药方法是(A)药物恒速静脉滴注(B)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加倍(C)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时,首剂用 144 倍的剂量(D)每 5 个半衰期给药一次(E)每 5 个半衰期增加给药一次7 药物的 ED50 值越小,则其(A)毒性越大(B)作用越强(C)安全性越大(D)治疗指数越高(E)以上均不是8 LD50 是指(A)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B)能使群体中有 50 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C)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D)能使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
4、量(E)以上说法均不对9 细菌和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称(A)时间依赖性(B)抗菌后效应(C)停药反应(D)浓度依赖性(E)副作用10 有首关消除作用的给药途径是(A)舌下给药(B)直肠给药(C)喷雾给药(D)静脉给药(E)口服给药11 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的药物的不良反应是(A)副作用(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12 患儿,6 岁。现被诊断为脑膜炎,治疗选用青霉素的原因是(A)易通过血脑屏障(B)青霉素副作用少(C)青霉素属于水溶性药物(D)青霉素是大分子(E)青霉素属于解离性药物13 某患者因心律失常,长期使用普萘洛尔治疗
5、,其停药时要缓慢停药的原因是(A)快速停药可发生停跳反应(B)快速停药可发生过敏反应(C)快速停药可发生毒性反应(D)药物的副作用(E)药物的不良反应14 关于循环功能衰竭按血流动力学的病因分类,描述不正确的是(A)低血容量性(B)心源性(C)过敏性(D)分布性(E)梗阻性15 关于心脏收缩功能的决定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心肌收缩力(B)心率(C)回心血量(D)后负荷(E)心房心室腔大小16 以下不属于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是(A)EF(B) dVdt(C) dPdt(D)dDdt(E)PRvr17 下列不是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或体征的是(A)双下肢水肿(B)食欲减退(C)肝大(D)呼吸困难(E
6、)无尿18 关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A)吸入氧浓度降低(B)肺泡通气量下降(C)弥散功能障碍(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左向右分流19 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原因是(A)呼吸肌活动障碍(B)胸廓顺应性降低(C)肺顺应性降低(D)气道阻力增加(E)弥散障碍20 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A)肺活量呼吸频率(B)潮气量 呼吸频率(C)残气量 呼吸频率(D)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E)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21 患者,女性,62 岁,既往体健。因“全身黄染 10 天,神志不清 1 天” 入院。发病前因“坐骨神经痛 ”曾服用镇痛药物。查体:神志朦胧,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
7、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触及;血总胆红素 385molL ,ALT 3218UL,如对其进行肝活检。下述不正确的是(A)肝细胞广泛性坏死,病变呈弥散性分布(B)整个肝小叶肝细胞坏死,网状支架塌陷(C)汇管区及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D)残存肝细胞肿胀变性(E)可见淤胆22 患者,男性,54 岁,既往体健。因“全身黄染半年,加重 1 个月” 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行保肝治疗,效果不佳。查体:神志朦胧,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触及;血总胆红素 385molL ,ALT 3218UL,PT 76秒,Alb 21 gL,最适合患者目前治疗的是(A)使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B
8、)输血浆(C)输白蛋白(D)人工肝(E)中药22 患者,女性,72 岁,既往体健。因“皮肤、巩膜黄染 10 天,神志不清 2 天” 入院。发病前因“ 坐骨神经痛 ”曾服用“布洛芬(芬必得)”等镇痛药物。查体:神志浅昏迷,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触及。血总胆红素185molL,ALT 1749UL。23 对该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无帮助的检查是(A)头部 CT(B)血氨(C)脑脊液(D)脑电图(E)肝活检24 如对其进行肝活检,下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广泛性坏死,病变呈弥散性分布(B)整个肝小叶肝细胞坏死,但网状支架结构完整(C)汇管区及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D)肝细胞肿胀
9、,可见脂滴(E)淤胆不明显25 如该患者经保肝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有恶化,在行肝移植前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A)继续保肝药物维持(B)人工肝(C)中药(D)使用肝细胞生长因子(E)坏死肝切除术25 患者,男性,40 岁。进食后突然呕血 300ml,鲜红色,并排黑便 2 次。查体:蜘蛛痣,肝肋下 15cm,质硬,脾肋下 3cm,质韧,少量腹水。26 该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最可能原因是(A)静脉破裂出血(B)毛细血管破裂出血(C)胆道出血(D)肝破裂出血(E)贲门撕裂出血27 如行急诊胃镜检查,出血最多见的部位是(A)食管上 13(B)食管中 13(C)食管下 13(D)食管全程(E)食管未累及2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重症 医学 中级 资格考试 基础知识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