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10 岁女孩误服阿托品中毒,病儿瞳孔散大,颜面潮红,烦躁不安,心率 140 次/分,已知阿托品的消除速率常数为 0.277,约需几小时,上述症状可基本消失(A)1 小时(B) 4 小时(C) 8 小时(D)12 小时(E)20 小时2 某心衰病人长期口服地高辛,疗效较好,后因三叉神经痛应用苯妥英钠,结果出现心衰症状,这是因为(A)苯妥英钠有致心衰的不良反应(B)苯妥英钠减少地高辛的吸收(C)苯妥英钠诱导肝药酶加速地高辛代谢(D)苯妥英钠与地高辛竞争血浆蛋白(E)苯妥英钠促进地高辛排泄3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每日口服地高辛 0.25m
2、g,已知地高辛的 t1/2 为 33 小时,病人需经几天才能见效(A)2 天(B) 3 天(C) 7 天(D)10 天(E)14 天4 一中年女性,因频发房性早搏服用普萘洛尔治疗两月余,近日感病情好转而擅自停药,出现心慌,心律不齐加重,此现象属于(A)药物的副作用(B)药物的毒性作用(C)停药反应(D)特异质反应(E)药物的后遗效应5 某儿童患者,经一疗程链霉素治疗后,听力明显下降,虽然停药几周后听力仍未恢复,此现象属于(A)药物的不良反应(B)药物的毒性反应(C)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D)药物的后遗效应(E)停药反应6 某药的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其 t1/2 为 4 小时,在定时定量给药后,需
3、经多少小时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A)约 10 小时(B)约 20 小时(C)约 30 小时(D)约 40 小时(E)约 50 小时7 某药的 t1/2 为 2 小时,一次服药后须经几小时体内药物能基本消除(A)6 小时(B) 10 小时(C) 15 小时(D)20 小时(E)24 小时8 药物出现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剂量过大(B)药物的选择性低(C)病人对药物过敏(D)药物代谢的慢(E)药物排泄的慢9 药物经一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是(A)恒量消除,半衰期恒定(B)恒量消除,半衰期不恒定(C)恒比消除,半衰期恒定(D)恒比消除,半衰期不恒定(E)消除速率与给药剂量无关10 半数有效量(ED
4、50)是(A)引起 50%动物死亡的剂量(B)引起 50%动物中毒的剂量(C)引起 50%动物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D)和 50%受体结合的剂量(E)达到 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11 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时,舌下含化给药的目的是(A)增加药物的吸收(B)促进药物尽快分布(C)避免药物被胃酸破坏(D)避免药物的首关消除(E)减少药物的副作用12 激动药是指药物与受体(A)有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弱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E)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13 药物的首过消除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给药后(E)皮下
5、给药后14 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理基础是(A)用药时间过长(B)组织器官对药物亲和力过高(C)机体敏感性太高(D)用药剂量过大(E)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15 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由于其(A)分子大,极性低(B)分子大,极性高(C)分子小,极性低(D)分子小,极性高(E)分子大,脂溶性高16 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B)药物的吸收速度(C)药物的排泄速度(D)药物的消除速度(E)药物的分布速度17 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A)ED50 与 LD50 之间的距离(B) ED95 与 LD5 之间的距离(C) ED5 与 LD95 之间的距离(D)ED10 与 LDl0
6、之间的距离(E)ED95 与 LD50 之间的距离18 药物的质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药物(A)与 50%受体结合的剂量(B)引起最大效应 50%的剂量(C)引起 50%动物死亡的剂量(D)引起 50%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E)50%动物可能无效的剂量19 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A)ED50 与 LD50 的比(B) LD50 与 ED50 的比(C) ED95 与 LD5 的比(D)ED5 与 LD95 的比(E)ED99 与 LDl 的比20 拮抗参数(pA2) 的定义是(A)使激动药效应增加一倍时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B)使激动药效应减弱至零时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C)使加倍浓度的
7、激动药仍保持原有效应强度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D)使激动药效应减弱一半时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E)使加倍浓度的拮抗药仍保持原有效应强度的激动药浓度的负对数21 某药的 t1/2 为 3 小时,每隔 1 个 t1/2 给药一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是(A)6 小时(B) 10 小时(C) 15 小时(D)20 小时(E)25 小时22 下列哪个参数最能表示药物的安全性(A)最小有效量(B)极量(C)半数致死量(D)半数有效量(E)治疗指数23 机体对青霉素最易产生以下何种不良反应(A)后遗效应(B)停药反应(C)特异质反应(D)不良反应(E)变态反应24 下列有关胎盘屏障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
8、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B)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相同(C)几乎所有药物均可通过(D)可阻止药物从母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中(E)妊娠妇女原则上应禁用一切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25 有关药物的副作用,不正确的是(A)为治疗剂量时所产生的药物反应(B)为与治疗目的有关的药物反应(C)为不太严重的药物反应(D)为药物作用选择性低时所产生的反应(E)为一种难以避免的药物反应26 下列 5 种药物中,治疗指数最大的是(A)甲药 LD5050mg,ED50100mg(B)乙药 LD50100mg,ED5050mg(C)丙药 LD50500mg,ED50250mg(D)丁药 LD5050mg,ED5010mg(E
9、)戊药 LD50100mg,ED5025mg27 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A)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B)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弱的内在活性(E)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强的内在活性28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的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的多,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的少,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的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排泄速度不变29 半数有效量是指(A)引起 50%毒性反应的剂量(B)引起 50%死亡的剂量(C)引起 50%阳性反应的剂量(D)50% 的有效药物浓度(E)50%的有效药物剂量30 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药物 作用 基本 规律 体内 过程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