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4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A)学习心理(B)学生心理(C)教学心理(D)学生心理健康2 有研究者将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状态学生,一类是消极状态学生。研究发现,对积极状态的学生使用教师讲授的方法教学效果好,对于消极状态学生使用电影教学的方法教学效果好。这种现象被称为(A)学与教相互作用(B)以学定教(C)教学相长(D)因材施教3 下面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习惯化和去习惯化(B)图式改变(C)形成条件反射(D)视觉适应4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结构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
2、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5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某教师学习如何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属于(A)连锁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规则学习(D)问题解决的学习6 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移律(D)多重反应律7 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8 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
3、,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9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10 在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结构是(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11 程序教学依据的理论是(A)试误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2 小明看到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奖学金,大受激励,觉得明年自己也能获得奖学金
4、,学习更加努力了。这说明小明受到了(A)外部强化(B)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13 某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正确的动机(C)近景的、直接陛动机(D)一般动机14 根据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期望和价值之间具有的关系是(A)正相关的关系(B)负相关关系(C)互补关系(D)没有关系15 小明为了探明某个数学原理而去学习,推动他学习的动机属于(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错误学习动机(D)远景性学习动机16 根据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成就动机高的人倾向于选择的任务是(A)难度
5、适中的(B)难度大的(C)难度小的(D)难度大或小的17 在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图式(B)命题(C)表象(D)产生式18 “举一反三 ”这个成语中蕴含的学习心理是(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迁移(D)学习过程19 在桑代克的试误学习实验中,一只在一个笼子中经过训练能够迅速逃出的猫被放人到另一个笼子中,该猫能不能迅速逃出,取决于(A)猫是否具备逃出笼子的能力(B)两只笼子是否相似(C)猫是否饥饿(D)猫是否认识到笼子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20 小明为了今天的教育心理学考试一个晚上
6、都在一句一句地读笔记本上的内容,他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二、多选题21 下列观点,属于维果茨基提出的有(A)心理发展的工具中介说(B)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说(C)心理发展的同化说(D)心理发展的内化说22 具有行为主义思想的心理学家有(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苛勒23 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A)渐进分化原则(B)直观性原则(C)综合贯通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24 概念获得的方式包括(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三、简答题25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简述它的类型和功能。26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并
7、分析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生的作用。27 简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4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心理学规律,探究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相互作用,学生心理健康不是教育心理学关注的主题,它属于学校心理学关注的主题。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就是指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的交互作用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使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达到最优配置,使教学效果最佳
8、。考生可结合心理统计学中“交互作用”这一属于理解“相互作用”的含义。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习惯化是指当个体对于一个事物比较熟悉之后不再关注它,这说明个体由于经验已经获得了对于这个事物的认识。去习惯化是指当个体遇到与以前不一样的事物之后,又引起了个体的兴趣,说明个体由于经验的作用能够区分不同事物了。图式改变来自于皮亚杰的观念,指的是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个体认知的变化。形成条件反射说明个体学到了不同的经验。视觉适应属于生理反应,不属于学习。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新旧学习内容之间
9、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的学习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旨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教师学习如何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即灵活运用多种规则解决问题,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桑代克通过学习实验提出三种学习主律和五种学习副律。五条副律分别是多重反应律、定势律、选择反应律、类化反应律、联结转移律。多重反应律是指某一反应不能导致令人满意的结果时,将进行另外的反应,直到有一种反
10、应最终导致满意的结果为止。选择反应律是指对情境中的某些因素进行选择性反应。类化反应律是指在新情境中出现与最类似情境中的反应。联结转移律是指逐渐地变化情境中的刺激,直至使反应与新情境形成联结。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关于强化程式的研究。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快,消退也快。间歇强化条件下,建立慢,消退也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强化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人们对达到
11、自己预期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激励自己,这是自我强化。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了两种教学原则,一种是渐进分化原则,一种是综合贯通原则。渐进分化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综合贯通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具体的概念,随着学生对具体概念的掌握,再帮助学生将这些具体的概念联系起来。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信息流程、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信息流程描述了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过程。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模拟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