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国家没有参加巴黎和会的是( )(A)美国(B)法国(C)苏俄(D)意大利2 除凡尔赛条约外,规定禁止德奥合并的是( )(A)特里亚农条约(B) 纳伊条约(C) 色佛尔条约(D)圣日耳曼条约3 国联成立之初的常任理事国不包括以下( )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A)(B) (C) (D)4 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 )(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B)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C)促进国际和平、合作
2、与安全的组织(D)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认奥匈帝国解体的条约是( )(A)圣日耳曼条约(B) 纳伊条约(C) 特里亚农条约(D)色佛尔条约6 下列对于凡尔赛和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重新划分德国边界(B)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美日瓜分(C)德国不准拥有空军(D)德国向协约国支付赔款7 下列各组条约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布列斯特条约 色佛尔条约 九国公约 洛桑条约 (A)(B) (C) (D)8 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包括(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法国总理克利孟梭(A)(B) (C) (D)9 苏联“十四大 ”“十五大”后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
3、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实现重工业化(C)保证经济协调发展(D)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10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 )(A)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B)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C)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D)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11 1933 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 的真实意图是 ( )(A)建立一党专政(B)打击共产党势力(C)赢得西方国家支持(D)屠杀犹太人12 下列各项不符合 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A)大危机、大动荡和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力量的大较量时期(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面临法西斯全面侵略的威胁(C)凡尔赛一华盛顿
4、体系趋于崩溃(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3 国际联盟14 色佛尔条约15 “十四点计划 ”16 九国公约17 道威斯计划18 洛迦诺公约19 鲁尔危机20 日本“二二六 ”事件21 国会纵火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2 简述巴黎和会的主要议题。23 简述一战后各主要战胜国的称霸计划。24 简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25 简述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繁荣的表现、原因、影响。26 简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历史学基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战之间的世界)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
5、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特里亚农条约是与匈牙利签订,纳伊条约是与保加利亚签订,色佛尔条约是与土耳其签订,圣日耳曼条约是与奥地利签订。【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联有四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虽然是国际联盟的倡导者,但是美国国会未批准国联盟约,并没有加入国联,所以 B 是错误的。国联的宗旨虽然有 C、D 的成分
6、,但其实质仍然是凡尔赛体系的维护机构。【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战前,奥匈帝国就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一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匈牙利与奥地利分立,确认了奥匈帝国的解体。特里亚农条约是与匈牙利签订,但那时,匈牙利是反革命政府掌权,是分裂以后的事了。【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瓜分,不包括美国。【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即使是不知道这些条约的具体签订日期,也可以凭前后关系大致排列。布列斯特条约为一战结束前签订,1918 年 3 月 3 日,为最早
7、;洛桑条约为色佛尔条约的重新修改,应在其后,1920 年签订色佛尔条约,1923 年修改为洛桑条约;1922 年,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在华盛顿签字。【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十四大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并按斯大林所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把实现重工业化作为核心内容。【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大危机发生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对经济的调控。【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1 【正确答案】
8、A【试题解析】 1933 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势力、赢得西方国家支持、屠杀犹太人,但其真正目的是建立纳粹党一党专政。【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直到二战开始,也没有开始形成反法西斯同盟。1942 年 1 月 1 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才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3 【正确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是巩固凡尔赛体系创立的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工具。最初由美国倡导,1919 年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 年 1 月 1
9、0 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美国威尔逊政府曾企图把国联作为建立世界霸权的工具,后因英、法、意、目的反对未能如愿。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而未参加国联。国联自成立之日起就由英法等大国所控制,很少考虑弱小国家的利益,也无法抵御后来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从毫无作为逐渐走向名存实亡。【试题解析】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国际联盟的关注有所升温,考生应注意对其基本史实和相关的评价的了解。【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4 【正确答案】 1920 年 8 月 10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条约规定: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巴勒斯坦为英国和法国委任统治地;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土耳其
10、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 5 万人以内。该条约实际上是把土耳其变成了殖民地国家。但由于土耳其爆发了凯末尔(也翻译为基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3 年 7 月 24 日又签订了洛桑条约取代了它。【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5 【正确答案】 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规划。1918 年总统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的 “十四点原则 ”,表达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一方面,凭借美国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使美国资本顺利地侵入各国;另一方面,该计划最大的理想是企图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联盟。威尔逊的“十四点” 实质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建立
11、美国世界霸权的纲领。【试题解析】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它体现了美国在一战后推行霸权的目的,解答此名词,除原则内容外,考生还应把重点放在对其性质的把握。【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6 【正确答案】 美国意图遏制日本独占中国,消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强迫列强接受“门户开放 ”和机会均等原则。 1922 年 2 月 6 日,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美国长期追求的“ 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试题解析】 华盛顿会议中列强所签订的几个条约,考
12、生也需具体掌握。【知识模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7 【正确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 1924 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支付赔款问题成为 20 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 1923 年 11 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1924 年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的通过与实施,是协约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的调整,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它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并以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的方式变削弱
13、德国的政策为复兴德国的方针,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8 【正确答案】 1925 年 10 月 5 日洛迦诺会议召开,16 日与会的法、德、比、英、意、波、捷草签了“ 最后议定书 ”和 7 个条约,总称 洛迦诺公约。它规定:第一,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第二,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第三,法国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却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极大削弱,从而严重
14、打击了法国的同盟体系;使德国在未承担新义务的情况下实现了大部分外交目标;使英国终于以承担最小义务的办法获得了欧洲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抑制法国、扶植并限制德国、加大德苏关系距离的目的。【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19 【正确答案】 1923 年 1 月 11 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 10 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 。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 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
15、布。【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0 【正确答案】 1933 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后,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国内政局愈加动荡不安。围绕内政和外交上的方针,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对立日趋激化。而在军部内部,也分裂出更为激进的皇道派和较为持重的统制派,皇道派军官发动兵变,此次事件令日本朝野大为震动,事后统制派以“肃军” 为名,一面清除皇道派势力,实现军队的一元化统制;一面胁迫政府接受军部的各种要求,扩大军部的政治发言权,使日本政治迅速滑向天皇、军部法西斯体制。【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21 【正确答案】 :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陷害德国共产党的阴谋事件。希特勒以此为契机建立起纳粹党的法西斯独
16、裁政权。戈培尔和戈林为陷害共产党和欺骗群众,制造舆论,策划了纵火阴谋。2 月 27 日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纵火当晚,戈林即下令逮捕德共党员和反法西斯人士,查禁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报刊,封闭德共办事处。【知识模块】 两战之间的世界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2 【正确答案】 巴黎和会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有时甚至到了互以退会相威胁的程度。它们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1)会议程序问题。美国坚持要求先解决国际联盟问题,再言其他。而英、法却担心一旦建立了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联盟,美国就将支配对所有其他问题的解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之间 世界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