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 本硕类)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0 1近来,关于“ 世遗”的话题相当热门:2011 年 6 月底,杭州西湖成功加人世界遗产名录;而意大利威尼斯则在担心“失去灵魂”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意大利主要古迹保护组织“ 我们的意大利 ”警告说,每天多达 6 万游客的涌入已经超过了威尼斯的承受能力,威尼斯有“失去自己灵魂的危险” 。该组织表示,威尼斯公众面临的威胁太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该考虑将威尼斯从世界遗产名单上划去。意大利并不是第一个要求退出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颇有些国家或者城市因为不堪盛名之下的游客压力,为了对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而提出“退遗” 计划。但在中国,无论
2、是为了保护灵魂,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申遗的话题似乎更加复杂。一方面是浩浩荡荡、踊跃积极的申遗大军;另一方面则是过于现实的目的,即通过申遗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切斯科班德林曾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世遗看中的是真实和保护。两方的理念存在着巨大分歧。杭州西湖的成功入遗也许会弱化这种分歧,毕竟,早在加入世遗之前,西湖已久负盛名,其旅游人数也早已达到饱和。6 月 24 日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杭州第一时间站出来承诺,西湖将继续免费开放,并且“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同时还制定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
3、将对西湖的保护从地方规章制度上升到地方法规层次上来。相对于一些加入世遗即宣布“一流景区要配备一流价格” 的地方而言,杭州的做法令人赞赏。不过,不少专家指出,尽管国内不少地方政府都把世界遗产当成经济开发区,将旅游作为唯一功能来过度开发,但是申遗本身仍然是需要坚决支持的。由于我们过去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许多文物景点存在着维护保养不周的情况。各地为申遗进行了巨大的资金投入,不仅有效落实了保护,而且在环境整治上下大力气,这有利于弥补历史欠账、改善文物保护境况。例如韶关丹霞把建在景区内的七八座宾馆和餐馆全部拆除。“ 那里曾是景区开发带来的恶果宾馆临水而建,丝毫不考虑与风景的协调。” 当地工作人员表示,
4、 “早就要拆了,一直拆不动,终于因为申遗拆掉了。”假使申遗没有成功,也并非坏事一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曾说:“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把申遗看成是金字招牌,根本没有意识到申遗的真正意义在于保护。成功之后,往往就是不择手段开发。但只要一天申遗不成功,就得不断地努力保护下去,这也许是件好事。”2西湖申遗成功,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增至 41 个,位列世界第三,令人兴奋。但是,一片欢呼声中,人们的担忧挥之不去:一些地方的申遗往往被念成了一本“生意经”,最后成了旅游业的添加剂、房地产的膨大剂和地方经济的兴奋剂。在巴黎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坦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商
5、业化、大量不和谐的建筑出现在缓冲区,是中国许多世界遗产地的通病。不扭转开发在先、保护在后的错误思想,中国的申遗道路将越走越艰难。重商业轻文物,先开发后保护,甚至一边申遗一边仍在破坏,我国有太多的前车之鉴。远的不说,西湖申遗长跑十多年,审查历经艰难,原因就在于西湖很多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发展中被破坏殆尽,提交给世遗评委会的时候,西湖其实已经被城市化侵蚀得相当严重。就在一个多月前,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处豪宅还因为被怀疑是南宋皇城遗城而停工。还有人预言,西湖申遗将直接导致杭州房价再次飙升,因为申遗很容易成为房地产的膨大剂。杭州曾经是中国的“地王之王” ,西湖申遗成功之后,杭州
6、土地更是从黄金级上升为钻石级,在更为巨大的卖地收益面前,如何坚持保护为先、开发为末,如何避免与西湖为伴的居民最后不得不因为房价高企而远离西湖,都是摆在遗产管理者面前的更大难题。3早在 2005 年,“ 少林功夫 ”就申报了“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因为时间短、材料不详等问题而落选。后来相关方面改变思路,将整个嵩山各处遗迹打包,名为“ 嵩山历史建筑群 ”整体申遗,但在 2009 年却意外卡壳,直到 2010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才获得表决通过。相关专家介绍说,此次随嵩山历史建筑一同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少林寺建筑,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初祖庵大殿是河南省现存少有的早期木结构建
7、筑精品,它与宋代的营造法式这一建筑名著前后相错 25 年,是该书的很好注脚;少林寺塔林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包括唐、宋、金、元、明、清历代高僧古塔228 座,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保留了历代的仿木结构的斗拱门窗以及各类装饰的砖雕、石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少林寺常住院还保存了大量的北朝、唐宋至明清的碑刻以及千佛殿、白衣殿的彩色壁画。但是建筑的申遗成功,并不代表少林文化的申遗成功。少林寺方面表示,禅宗、功夫共同构成了传承至今的少林文化现象,他们会继续推进将“少林文化” 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方丈释永信表示,申遗成功是对少林文化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少林寺建筑的保护,有利于少林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他对
8、将“少林文化”申报为世界级非遗也很有信心。然而,少林武僧团的开发也引来争议,似乎与保护形成了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少林武魂获得 2009 年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奖提名,但另一方面也有美国剧评人批评它为“ 韵律杂技表演 ”。舞台上规范化、表演性的武术表演和介于 “舞”与“武”之间的少林功夫剧被认为是少林文化申遗中的最大障碍。4在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里,你能读到的信息,基本就是“保护保护再保护” 。对景区是否保护得当也是能否入选的条件。在联合国的公约里,一切以“保护为本” ;但在地方,保护和过度开发会形成尖锐矛盾。2007 年,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 6 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分别
9、是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官和云南“ 三江并流”。大会要求这 6 处地方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出解释,如解释不得当,就有可能立刻被列入“濒危名录 ”。世遗大会关注了 “三江并流”,并要求在下一年的大会上再次 “验收”,如果正在建设水电设施的“ 三江并流”得不到有效整治,将可能被吊销“世界遗产”的称号。而另据当年南方都市报调查:丽江在如潮的游人的喧哗下已逐渐失去古城的韵味:纳西古乐被周杰伦的歌声代替,夜色中狂乱的酒吧,连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宣科也因为喧闹搬出古城面对这一结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地方缺乏经验,遗产保护需要和世界接轨。丽江古城盲目地将原住的纳西
10、族人口迁出来,使世界遗产原本的真实性变味了;过分追逐商业利益;一些保护、修复原则没有与国际接轨,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的大修招致非议。”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彭华教授指出,申遗的目的在于“要借申遗之实,给地方上一个紧箍咒”。成为世界遗产后,不仅被游客关注,也被媒体和上级政府关注,还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关注。同时对保护的要求是与世界接轨的。“其实申遗的过程,就是一个洗脑过程。让地方从只想赚钱变成自觉保护。”52010 年 11 月 16 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副主席黄建银说:“ 这是对中国作为中医针灸起源国地位的确认,有效防止了中
11、医针灸的异化和去中国化,为中医药国际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据悉,在最初阶段,中医是作为一个整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介绍,中医历来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是,整体申遗遇到了难题。大中医又有针灸、又有著作、又有技术、又有药,包罗万象,而联合国有关部门对申遗的要求是越具体越好。中医申遗思路面临调整。“单把中医针灸拿出来申遗,也是为了适应申请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说。不过,“ 中医针灸申遗,不是保护中医针灸的一招一式,保护的是传统中医思想,是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根。”柳长华强调。2010 年 9 月
12、,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透露,中国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中医针灸申遗的申请,有望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不断成为被不当侵占的重灾区。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规则制定权,屡屡侵占其他国家的传统医药知识。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如今影响遍及全球。据统计,目前国外的针灸师至少有 20 万人,服务产值每年 100 多亿美元。黄建银说:“ 随着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一些国家声称自己是针灸的起源国,这对中医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韩国韩医协会曾在 2008 年公开表示:“世卫组织没有选择中国和日本的针灸穴位作为标准,而是选择了韩国。”中国专家随
13、后对此进行了驳斥,世卫组织也因此事向中国致歉。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赵京生说,申遗能够持续保证中国针灸在世界针灸界的宗主地位。黄建银说,申遗的成功,从法律地位上,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铺平了道路。柳长华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传统医药的文化根基,跳出了知识产权制度的窠臼。我们可以借助这种保护,建立一整套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针灸在中医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中医就是从针灸发展来的。” 谈起针灸的历史,89 岁的针灸大师程莘农竖起大拇指说。但是,如今针灸的发展,状况堪忧。首先是“灸法 ”面临失传。针灸由 “针”和“灸” 构成。可如今针灸诊所却“ 有针无灸”,中医学界也存在“ 存针废
14、灸 ”的声音。人才问题也困扰着中医针灸界。由于针灸在海外收费较高,国内大量针灸人才外流。“经济效益太差 ”,导致针灸在医院诊疗体系中走向边缘化。赵京生说,如果给医院最不赚钱的科室排个名,针灸绝对可以位列三甲。如今,针灸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人由此认为,有了一张很有分量的“免死牌 ”。但也有人提出,这张 “免死牌”能保护它发扬光大吗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医针灸就能自然得到保护,这仅仅是一个契机,” 柳长华说,“申遗为发展中医药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好中医。”6“中国丹霞 ”地貌申遗专家组近日 “晒出”一张账单:涵括申遗本身、设施建设,及景区综合治理在内
15、的各项费用达十几亿元。其中年财政收入不过 2 亿元的湖南良山所在地新宁县为“ 申遗”共投入 4 亿多元,银行贷款 155 亿元。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此种一掷千金的“豪举” 早已屡见不鲜:广东开平碉楼为 “申遗”花费 136 亿元,河南安阳殷墟投入 23 亿元,山西五台山单是景区整治和搬迁就开支 8 亿元在国家项目资金、地方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的包装下,申遗项目都成了“ 重金打造” 。为维护世界遗产“ 权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72 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 严格保护、合理利用 ”放在首位,同时建立了监测机制, “世遗”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町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甚至除名。尽
16、管有严惩措施,但一些地方在商业利益和不良政绩观的驱动下仍背离了保护遗产、传承后世的初衷,在经济利益诱惑下演变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遗产蜕变为“产出效益 ”。这似乎成为“ 申遗” 成功后的普遍现象:一旦某地的项目被列人世界遗产,其品牌效应便迅速放大,成为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申遗”的意义,很大程度上被放大为对 GDP 的贡献率,并被遗产所在地政府津津乐道。以 1997 年“ 申遗” 成功的山西 “平遥古城”为例,门票收入从 “申遗”成功当年的 125万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7500 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从 1997 年的 1250 万元增加到2008 年的 67 亿元,旅游收入占当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试卷 政法 干警 考试 申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