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选项中人性论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性相近,习相远也(B)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C)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D)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2 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及时施教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及时施教原则3 在常科、制科和武举中,实际上经常举行的是常科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其中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的科目是(A)明经科(B)进士(C)秀才(D)明法4 下列作
2、品与朱熹无关的是(A)近思录(B) 小学(C) 白鹿洞书院揭示(D)百家姓5 没有设在我国本土,以“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 的主要面向华人招生的新式学校是(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堂(C)崇信义塾(D)宏艺书塾6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其中“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 ”,这个阶段是(A)慈幼院(B)小学院(C)中学院(D)大学院7 蔡元培认为“ 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 的是(A)实利主义教育(B)美感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8 根据当时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论,列出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划分为
3、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成人期四个年龄阶段的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9 下列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1926 年,广东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提出了 “党化教育”的口号(B) 1928 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说明书,即三民主义(C) 1937 年 8 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D)1936 年元旦,中华民国宪法提出了国民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10 以梁漱溟的观点看,中国唯一可行的道路是(A)城市建设(B)乡村建设(C)工业建设(D)实业建设11 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
4、”“适度”“公正”“节制”和“ 勇敢” 的美好德行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12 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的是(A)君士坦丁堡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巴黎大学13 在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中,创办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行合一的教育” 的人物是(A)伊拉斯谟(B)莫尔(C)拉伯雷(D)蒙田14 公立、免费、没有教士任教,不开宗教课程,招生实行公平竞争的,被拿破仑授予一面写有“ 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 ”的旗帜的大学是(A)巴黎理工学校(B)巴黎师范学校(C)帝国大学(D)达特茅斯学院15 美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是 1876 年创办的(A)霍普金斯大学(
5、B)哈佛大学(C)斯坦福大学(D)芝加哥大学16 裴斯泰洛齐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是(A)体育(B)德育(C)智育(D)劳动教育17 下列人物中提出了国民义务教育思想的是(A)马丁.路德(B)托马斯.莫尔(C)加尔文(D)蒙田18 规定英国建立地方教育当局,且地方当局有权建立中等学校,并资助文法学校,向进入文法学校的初等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奖学金,同时还要考虑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问题的法案是(A)巴尔福法案(B) 哈多报告(C) 斯宾斯报告(D)费舍教育法19 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的法案是(A)魏玛宪法(B)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C)高
6、等学校总纲法(D)汉堡协定20 下列著作中“ 强调教学计划应授予学生基本知识,教学大纲应体现出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原则,教科书应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的是(A)凯洛夫.教育学(B)布鲁纳.教育过程(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21 下列选项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原则的是(A)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B)鼓励儿童自治(C)要求儿童尊重他人(D)善用闲暇时间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2 唐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23 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三、简答题24 简述陈鹤琴的“ 活教育 ”思想体系。必答
7、题25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体系。26 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直到本世纪初(20 世纪),社会对儿童一直毫不关心。没有儿科专家,也没有儿童医院。儿童成了牺牲品。大批儿童由于无知或缺乏正当的教养而死亡。因此,整个社会必须关心儿童,注意儿童的重要性,必须迅速救治社会所处的极度空虚的危险,必须为儿童建设世界,并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材料二: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必须注意为儿童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绝对迫切需要的。(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位教育家的观点? 其核心观点是什么?(2)评析这位教育家的思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
8、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性相近,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都是性善论或承认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但“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是性恶论的代表。【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明经科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大经、中经、小经为主,外加论语孝经两门公共必修课。明经科主要
9、考查人们的记忆力,只要熟读经文、注疏即可。【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朱熹既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又是教育家。他除利用从政闲暇教学外,还编撰了多种教材,如小学近思录(与吕祖谦合作编写)、四书集注(亦称 四书章句集注) ,除此之外,还有朱文公文集续集别集,三种共 121 卷,朱子语类140 卷。主要教育著作有大学章句序白鹿洞书院揭示学校贡举私议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百家姓作为教材成书于宋代,但作者不是朱熹。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815 年马礼逊提出创办马六甲书院的设想,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学校最终定名为英华书院,
10、于 1818 年 11 月 11 日在马六甲奠基,同年开学。米怜任院长,马礼逊任校监。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英国霸占香港。为便于向华人传教和传学,1843 年英华书院正式迁往香港,1844 年更名为英华神学院,1856 年停办。英华书院尽管最初没有设在中国本土,办学目的也只是在“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但它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同上题解析。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感教育首次由王国维于 1906 年提出。1912 年初,蔡元培在关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也有阐述。美感教育
11、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蔡元培认为美感“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在现象世界中,凡人皆会因生死离合祸福利害等而产生爱恶惊惧喜怒悲欢之种种感情,而一旦将这些引入绘画、诗歌、音乐等而成为美的材料,则审美者除得一“浑然之美感”外,不会卷入现实的情感矛盾之中。可见美感已超越利害关系和人我之分界,“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世界观教育即是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但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可以实现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所以,美感教育也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
12、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物,并列出了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分化为 5 岁以下(幼儿期一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期)、613 岁(儿童期一小学校期)、14。21 岁(少年期一中学校期)和 2225 岁(成人期一大学校期),并分别介绍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知、情、意、自我意识等方面发展的情况和基本特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物。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3、】 本题考查的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方针。国民政府时期提出了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战时须做平时看以及中华民国宪法中的相关规定。1946年 11 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12 月 25 日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并于 1947 年元旦公布,当年 12 月 25 日实施。本题的 D 选项对中华民国宪法的时间表述不对。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梁漱溟对近代中国教育史的贡献,在于他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验。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他认为中国是乡村社会,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在乡村。因此,梁漱溟认为中
14、国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乡村建设。所谓乡村建设,就是力图在保存既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的方法,由乡村建设引发社会工商业发展,实现经济改造和社会改良。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拜占庭的教育。拜占庭帝国初期,在首都君士坦丁
15、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中的高等学校仍然继续存在,如雅典大学,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和哲学学校、贝鲁特的法律学校以及各地的修辞学校。但在拜占庭,最有影响的高等院校是创办于 425 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的高级官吏。本题的其他选项都是中世纪大学。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尼德兰开始。西欧早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对西欧的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欧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文主义教育家,荷兰的人文主义伊拉斯谟、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法国的人文主义者拉伯雷和蒙田。其中,伊拉斯谟被称为“欧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