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7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7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72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72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 周岁的甲和 17 周岁的乙可以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 15 周岁的甲和 17 周岁的乙可以成立盗窃罪的共同犯罪(C) 15 周岁的甲和 17 周岁的乙可以成立强奸罪的共同犯罪(D)17 周岁的甲和 19 周岁的乙可以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2 甲、乙二人共谋杀丙。二人预先设计了杀人的方案,但杀人当天乙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由甲独自一人前往
2、将丙杀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无罪(B)乙与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C)乙成立犯罪中止(D)乙成立犯罪预备3 甲以杀人故意、乙以伤害故意共同加害丙,并将丙打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B)甲、乙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C)甲、乙二人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D)甲对丙的死亡结果负责,乙无需对丙的死亡结果负责4 下列犯罪,不能成立任意共同犯罪的是( )(A)盗窃罪(B)强奸罪(C)聚众哄抢罪(D)抢劫罪5 我国刑法关于共犯人的分类标准是( )(A)以作用为标准(B)以分工为标准(C)以作用为主、分工为辅的标准(D)以分工为主、作用为辅的
3、标准6 关于共同犯罪人的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对整个犯罪集团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B)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应对共同故意内的行为及其结果负刑事责任(C)在经济犯罪的共同犯罪中,主犯应当按照犯罪的总金额处罚(D)在经济犯罪的共同犯罪中,从犯应当按照犯罪的总金额处罚7 下列共犯人,不是按照作用划分的是( )(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8 关于主犯的刑事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B)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成员的全部罪行处罚(C)对于其他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
4、犯罪处罚(D)对主犯的处罚,应遵循自责自负原则9 关于从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是从犯(B)在共同犯罪中辅助他人实行犯罪的帮助犯,是从犯(C)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D)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比主犯的作用小10 关于从犯的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1 关于胁从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胁从犯,是完全被胁迫参与共同犯罪的(B)胁从犯,日后可以变成主犯(C)胁从犯,日后可以变成从犯(D)胁
5、从犯,也可以是实行犯12 关于胁从犯的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3 共同犯罪行为包括( )(A)实行行为(B)帮助行为(C)组织行为(D)教唆行为14 下列情形,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A)共同的过失犯罪(B)将他人当作犯罪工具从而实施犯罪(C)事前无通谋、事后提供帮助的行为(D)实行过限行
6、为15 下列情形,属于间接正犯的是( )(A)15 周岁的甲,教唆 13 周岁的乙实施抢劫行为(B) 17 周岁的甲,教唆 15 周岁的乙实施盗窃行为(C) 17 周岁的甲,教唆 15 周岁的乙实施强奸行为(D)19 周岁的甲,教唆 17 周岁的乙实施抢夺行为16 下列情形,不得认定为共同犯罪的是( )(A)事前无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B)事前无通谋的事后洗钱行为(C)事前无通谋的事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D)事前无通谋的事后帮助他人毁灭证据行为17 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明确分工,可以将共同犯罪划分为( )(A)一般共同犯罪(B)特殊共同犯罪(C)简单共同犯罪(D)复杂共同犯罪18 犯罪
7、集团的特征是( )(A)稳定性(B)组织性(C)严重性(D)经常性19 关于主犯与首要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C)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D)犯罪集团的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20 聚众犯罪的形态包括( )(A)全体参与者均可构成犯罪(B)只有聚众者和积极参与者才可构成犯罪(C)只有聚众者才可构成犯罪(D)无人构成犯罪21 教唆行为的方式可以是( )(A)明示的(B)暗示的(C)口头的(D)书面的22 关于教唆故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唆故意应当是明确的(B)教唆内容应当是明确的(C)无意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不成立教唆犯
8、(D)他人已有犯罪决意,强化该决意的,也成立教唆犯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3 简述共同犯罪的分类24 简述教唆犯的成立条件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72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是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作为共同犯罪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必须具备责任能力、达到责任年龄的一般主体资格。未达到责任年龄的人参与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人。只要
9、其中一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就是说只有一人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就不认为是共同犯罪。本题中的抢劫罪和强奸罪,均需已满 14 周岁。盗窃罪和抢夺罪,均需已满 16 周岁。因此,B 项是错误的。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共谋行为也是共同犯罪行为。只要有共谋行为,即可成立共同犯罪。换言之,即使是仅有共谋行为而未亲自参与犯罪实行的,也应认定为共同犯罪,而且是犯罪既遂。当然,未亲自参与犯罪实行这一事实,应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量,但其不影响共同犯罪既遂的认定。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共同犯罪
10、,要求各共同犯罪人之间有相互的意思联络,对互相协作犯罪持故意心态。本案中,甲以杀人故意、乙以伤害故意共同加害丙,并将丙打死。首先,甲的杀人行为,相对于乙而言属于实行过限。甲成立故意杀人罪,乙成立故意伤害罪。其次,甲、乙二人在故意伤害罪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最后,二人均需对丙的死亡结果承担责任。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以任意形成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构成法律没有限制主体数量的犯罪。所谓“任意”,是指法律对该种犯罪主体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其犯罪主体是单个还是二
11、人以上,或者说是否采取共同犯罪的形式,是“任意的”。本题中的 A 项、B 项、D 项,都属于任意共同犯罪。必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共同构成法律规定其犯罪主体是二人以上、必须采取共同犯罪形式的犯罪,包括对向犯和众多犯。本题 C 项的聚众性犯罪,是典型的必要共同犯罪。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主要标准,同时兼顾其分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种。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共同犯罪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共同犯罪中,由于各共同犯罪人协同犯罪,形成了一个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7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