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3年复旦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3年复旦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3年复旦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复旦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2 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今国际经营现状是否与之相符?如今内部化理论是不是还有价值?3 为什么将引入规模报酬递增的理论称之为“新贸易理论” 。这个理论特别适用于说明什么样的贸易类型。为什么。4 ZF 为什么要实施贸易干预?5 合同或者协议进人方式有什么优缺点,适合什么样的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采用。6 简述自然均衡的实际汇率理论的主要内容。7 试论国际收支和通货膨胀对汇率有何影响?8 以制造环节为投资目标的国际直接投资应该着重考虑哪些环境因素。二、论述题9 跨国
2、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有哪些?“溢出效应”的途径有哪些?10 试论国际市场细分策略,并说明在确定了目标市场后可以采取哪些市场经营模式。并简述。2013 年复旦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 HO 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型态。要素禀赋理论的推理过程如下:(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所谓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汇率换算成以
3、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时,两者的差异。(2)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由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造成的。(3)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4)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不同造成的。(5)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即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使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按照这种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
4、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内在逻辑关系: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该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较他国的绝对优势或劣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其理论关注资源禀赋的配置状况,又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以后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斯密和李嘉图这两条相互联系又具有差异的思路进行。其中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总结
5、成禀赋比较优势说,或简称为 HO 定理。2 【正确答案】 内部化理论的涵义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指知识、信息、技术、商誉、零部件、原材料等)市场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是由某些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质所致。中间产品的这种特性导致买方或交易及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为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市场,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利用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流动与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
6、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如今内部化理论仍有很大的价值,现在大多跨国公司都采取了独资形式开拓自己的市场,使其更好的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竞争力,谋求
7、更大的利润和利益。当今跨国公司利用内部化现状:(1)当买卖双方因交易品的特殊性质而发生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而难以成交时,双方中的一方可以通过并购另一方,或在对方行业内新建自己的子公司来消除市场不完全的不利影响。(2)当市场存在某种双边垄断僵局,交易条件稳定,跨国公司可用内部化内部化消除不确定性,建立稳定的长期供需关系。(3)当以市场为纽带的各种经营活动对某些产品难以组织起期货市场,而像公司因缺乏中、长期的价格信号来安排自己的短期生产和长期投资时,跨国公司可通过内部化创造内部市场,从而协调自己的不同生产阶段,增加利润。(4)政府在关税、税收、利润汇回、汇率政策等对外部市场干预时,跨国公司可通
8、过内部化来避免某些政府干预。(5)跨国公司可通过创造内部化市场可将各个互相依赖的经营活动置于统一控制之下,充分施展定价策略,提高效率。3 【正确答案】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对单独企业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业所在产业部门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则是模糊的。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
9、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人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4 【正确答案】 政府实施贸易干预是对
10、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总贸易政策;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国别、地区贸易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政府实施贸易干预的原因: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导致各国贸易联系更加密切: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对贸易加以干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成员国按照区域约定对外统一的关税等;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要求,跨国公司进人东道国时往往受到各种政府干预和管理;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对贸易进行协调管理;GATT的实践。政府实施贸易干预的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积累发
11、展资金、维护和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等。5 【正确答案】 合同进入模式是指本企业通过与目标市场国家的企业之间订立长期的、非投资性的无形资产转让合作合同而进入目标国家市场。优点:合同进入模式下企业输出的是技术、技能和工艺等无形资产,而不仅仅是有形的产品,因而可以克服商品贸易壁垒,克服由于运输成本过高而使某些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经营风险,保持稳定的收入;再有,可以利用国外的有利资源,充分发挥技术的效用。缺点:与投资进入模式的区别则在于没有投资,因而不涉及股权安排。但是,由此却显示出了合同进入模式的不足之处,即对受让方的经营活动缺乏必要的控制权,可能会为自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3 复旦大学 国际 商务 专业 基础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