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 多项选择题 第 21-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条件包括 ( )。 ( A)罪行极其严重 ( B)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 C)有重大立功表现 ( D)有悔罪表现 2 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 ( )。 ( 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 B)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 C)累犯 ( D)因故意 杀人被判处 1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 下列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 ( )。 ( A)管制 (
2、 B)拘役 ( C)剥夺政治权利 ( D)罚金 4 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 )。 ( A)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 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 C)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D)剥夺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5 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是 ( )。 ( A)严厉程度不同 ( B)适用的对象不同 ( C)适用的机关和程序不同 ( D)法律后果不同 6 下列关 于管制与拘役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A)管制的最高刑期比拘役的最高刑期长 ( B)管制和拘役都由公安机关执行 ( C)管制与拘役都是限制犯罪分子自由的刑罚 ( D)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适
3、量发给报酬,被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7 我国刑罚中的附加刑包括 ( )。 ( A)罚金 ( B)没收财产 ( C)剥夺政治权利 ( D)驱逐出境 8 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关系是 ( )。 ( A)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 B)对任何一个犯罪人适用刑罚,都包含着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目的 ( C)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既要考虑特殊预防的需要,又要考虑一般预防的需要 ( D)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是我国刑罚的目的所在 9 在下列关于刑罚特征的阐述中,表述正确的有 ( )。 ( A)刑罚从其性质上讲,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 B)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依据 ( C)
4、刑罚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自然人 ( D)刑罚的适用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 10 在下列刑种中,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有 ( )。 ( A)管制 ( B)驱逐出境 ( C)拘役 ( D)有期徒刑 11 下列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 )。 ( A)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 B)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 C)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 ( D)暴力劫持飞机致使人死亡 12 下列关于死缓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A)凡是刑法分则没有设立死刑的,就不可能适用死缓 ( B)刑法分则条文虽然没有死刑,但所犯罪行不该适用死刑的,也不可能适用死缓 ( C)死刑缓期执行,一律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5、 ( D) 2年期满后,犯罪分子所受的刑罚不是被减为无期徒刑,就是被核准执行死刑 13 对于 (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 1年以上 5年以下。 ( A)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 ( B)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 C)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14 在我国, ( )罪犯不适用死刑。 ( A)聋哑人 ( B)精神病人 ( C)未成年人 ( D)怀孕的妇女 15 剥夺政治权利与哪一个刑种或刑罚执行方法的刑期,不是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 )。 ( A)缓刑 ( B)管制 ( C)拘役 ( D)死缓减为有期徒刑 简答题 第 26-2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分。
6、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6 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辨析题 第 28小题, 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7 请对 “只要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 ”进行辨析。 法条分析题 第 29小题, 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4条第 1款规定: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试分析该款的法律规定。 单项选择题 第 31-5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7、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9 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 )。 ( A)管制刀具 ( B)外币 ( C)可卡因 ( D)白银 20 所有权不属于 ( )。 ( A)支配权 ( B)绝对权 ( C)身份权 ( D)财产权 21 下列行为属于添附行为中的附合的是 ( )。 ( A)将酒和酒混在一起 ( B)将不同的金属焊接在一起 ( C)将象牙雕刻成工艺品 ( D)为 新房购买家具 22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应当认定为国有财产的是 ( )。 ( A)海域 ( B)铁路 ( C)森林 ( D)文物 23 关于收取孳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A)收取孳息属于所有权的
8、原始取得方式 ( B)收取孳息属于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 ( C)收取孳息属于所有权人处分财产的一种方式 ( D)收取孳息属于所有权人使用财产的一种方式 24 添附理论中的加工是指 ( )。 ( A)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将其加工改造成具有更高价值财产的行为 ( B)将不同所有人的动 产互相混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的行为 ( C)将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行为 ( D)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行为 25 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 ( )。 ( A)不动产 ( B)枪支弹药 ( C)毒品 ( D)货币 26 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先占的是 ( )。 ( A)甲拾得他人丢失的牛予以喂养 (
9、 B)乙住在某无主房屋多年而主张所有权 ( C)丙拾得他人抛弃的废弃物并声称为己所有 ( D)丁接受某人赠与的电视机一台而取得该电视机的所有权 27 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法主要包括 ( )。 ( A)先占、添附、买卖 ( B)添附、善意取得、赠与 ( C)先占、添附、善意取得 ( D)先占、买卖、赠与 28 关于所有权弹力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A) “一物不能容二主 ”构成对所有权弹力性的限制 ( B)弹力性为他物权制度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 C)弹力性最终会使所有权归附于所人 ( D)弹力性是所有权最基本的属性 29 财产所有人无权向第三人追索原物的情况是 ( )。 ( A)原物由合
10、法占有人非法转让给善意第三人的 ( B)原物由合法占有人非法转让给恶意第三人的 ( C)原物由非法占有人非法转让给第三人,该第三人是善意、无偿取得的 ( D)第三人取得的财产是属于拾得物的 30 甲出差前将家中的一台彩电交由邻居乙保管。在甲出差期间,乙将彩电卖给丙,丙以为彩电为乙所有,便以合理价款购得。对此, ( )。 ( A)甲不得向丙请求返还彩电 ( B)甲可要求丙返还彩电 ( C)甲可要求乙与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 D)甲可要求丙赔偿损失 31 下列方式中,属于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方式有 ( )。 ( A)继承财产 ( B)购买财产 ( C)受赠财产 ( D)添附财产 案例分析题 第 6
11、0小题, 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2 某照相器材商店购进一批新型相机,每部定价为 2998元。售货员在制作标价牌时,误将 2998元标为 1998元。某日,顾客, A入店,发现在别处卖近 3000元的相机在这里只卖 1998元,遂一下买了两部。事后,当售货员再次去库房取货时,才发现每部少收了 1000元。商店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 A,要求退货或补足差价。 A称,自己买回两部相机是付了钱的,买卖已成交,岂有退货之理;再说,其中一部相机已以 2600元卖给了同事 B,还要看 B是否愿意退货 。商店按 A所指找到 B, B也拒绝了商,店的要求。商店遂以 A、 B为被告诉到法院,要求
12、退货或补足差价。 请问: (1)商店与 A之间民事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后果如何 ? (2)商店对 A、 B的诉讼请求能否成立 ?为什么 ? 比较概念题 33 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判断题 34 表见代理本质上是无权代理。 ( ) ( A)正确 ( B)错误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 6答案与解析 多项选择题 第 21-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 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刑法第 48条规定: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
13、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 2年执行。 ” 2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刑法第 56条第 1款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 57条第 1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罚金应当由人民法院来执行,其他三种均由公安机关来执行。 4 【听力原文】 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 4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此题涉及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第 54条的规定,主要包括: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
14、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5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它包括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的限制或剥夺,较其他法律制裁方法更为严厉;刑罚仅适用于犯罪人,而其他法律制裁主要适用于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人;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部门适用,且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不同;被适用刑罚的人如果重新犯罪,有可能构成累犯,会受到较为严厉的刑罚,而其他违法者如果实施了犯罪,一般不会按照累犯来处罚。所以, A、B、 C
15、、 D均正确。 6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管制的最高刑期为 2年,数罪并罚 最高为 3年,拘役的最高刑期为6个月,数罪并罚最高为 1年,所以 A项说法正确。 B 项也正确。管制和拘役都是主刑中的自由刑,对犯罪分子的自由有不同程度地限制与剥夺,所以 C项正确。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被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适当发给报酬,所以 D项错误。 7 【听力原文】 我国刑罚中附加刑的内 7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此题涉及我国刑罚中附加刑的内容。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四种。 8 【正确答案】 A,B,C,D 【试
16、题解析】 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都是刑罚的目的,总称为预防犯罪,因而,对犯罪人实施刑罚,必然是出于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需要,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应该在量刑时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 9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刑罚是指由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的明确规定对犯罪人所运用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其往往是限制或者剥夺罪犯的某种权利。因此选项 C的说法不正确,罪犯不一定就是自然人,我国刑法中的罪犯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对犯罪的单位完全可适用刑罚。 10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第三章的规定,管制限制罪犯的人身自由,而拘役、有期徒刑则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章节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