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3 T 133-2001 赤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
《DB1303 T 133-2001 赤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03 T 133-2001 赤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 c sB66 D B 1 3 0 3河北省秦皇岛市地方标准DB1303/T 133-2001赤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规程2001-11-01发2001-11-01实施秦皇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 1303厅133- 2001月I j胃本标准由河北省秦皇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提出。本标准由河北省秦皇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登华、韩义生、乔秀荣、张永乐、于斌、杨晓茹DB1303汀133-2001赤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赤松毛虫发生类型、虫情调查、施工设计、综合治理技术和检查验收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2、Butler)发生区对赤松毛虫的综合治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1300 B65 1-90 (阻隔法防治松毛虫技术规程)3赤松毛虫发生类型3. 1发生类型的划分:为执行好“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根据赤松毛虫的发生、分布特点,赤松毛虫的发生类型划分见表1.表1丶谕瞿自控区偶灾区常灾区发生特点虫口密度小,有虫不成灾与常灾区毗邻,有虫源树或虫源地,发生周
3、期长频繁成灾,发生周期不明显林分状况林相好的纯针叶林(郁闭度0.7)、针阔混交林利湘相对整齐的人工Iti十叶林(0.5郁闭度0.7)及柑目不整齐的针阔混交林林相不整齐的组5十叶林(郁闭度0. 5),林内干燥高温植被丰富较丰富贫乏天敌种群丰富,可长期保持林内的生态动态平衡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生物种群较少,控制能力低经营管理管理水平高,人为活动少一般管理水平差,樵采活动频繁3. 2危害程度划分:把危害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见表2.表2虫种 林龄虫态危害程度条(块)株轻度中度重度赤松毛虫10年生以下幼虫1 - 5 6 - 2 0 21以上乡卩0. 02- 0. 05 0. 06- 0. 30
4、0. 40以上11年生以上幼虫5 - 1 5 1 6 - 4 0 41以上卵0. 05- 0. 20 0. 30- 0. 70 0.80以上注:经防治后仍为重度发生的面积视为成灾面积4虫情调查4. 1调查时间DB 1303厅133-20014.1.1春季调查在越冬幼虫上树开始期((3月10日左右)至全部上树为止进行一次调查4.1.2秋季调查在10月初开始至11月份进行一次4.1.3在生长季节应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在必要时随时进行4. 2调查方法4.2. 1调查面积:常灾区调查面积不少于常灾区松林面积的50%;偶灾区调查面积不少于偶灾区松林面积的30%;自控区调查面积不少于自控区松林面积的10%
5、抽样每100hm2作为一个调查单位,也可以以小班或坡面作调查单位4. 2. 2标准地的面积及调查方法:在调查面积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地,面积要大于0.2hm2。按对角线或平行线方法,随机选取10株一20株标准树,进行每木调查调查结果填入附录A.5施工设计5. 1防治指标:见表3表3发生类型树龄虫态春秋常灾区20年以下幼虫512夕v 0. 0521年以上幼虫10 20卵0. 10偶灾区20年以下幼虫10 20卵0. 221年以上幼虫15 30乡卩0.45. 2施工设计5.2.1防治施工设计必须在施工前30天完成防治施工设计任务书由省统一设计,见附录B. 5.2.2防治设计2000hm2(含200
6、0hm2)内,由县森防站设计,县林业局审批,报市林业主管部门及市森防站备案;2000hm2以上由市森防站设计,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及省森防站备案航空器防治由省森防站会同有关单位审批6综合治理技术6. 1营林措施6. 1. 1封山育林对现有大面积林木稀疏(郁闭度0. 3-0. 5),下木较多的油松林严格实行封山育林制度,以促进林分的恢复和生长,并逐步过渡到针阔混交林,以改善生态环境6. 1. 2抚育:适时适度抚育间伐、修枝,保证单株有足够的针叶蓄积量. 10-20年生的松林,干冠比应保持在1: 1. 5-1:2的水平;21年生以上的松林,干冠比应在1: 1的水平,以确保林木正常生
7、长禁止过度修枝6. 1. 3刹植和改造:在林缘、林间空地衤!植阔叶树及蜜源植物以改善林间的生态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绿化造林,营造适宜与油松混交的阔叶林,律立高效能、自控能力强的块习*394林6. 2物理机械防治6.2.1高压电网灭虫器诱杀:灭虫器一般二盏为一组,设在林缘、山下部50-1的米开阔处,距地面2米以上,面积较小的(30hm以下)林分可设单灯,面积较大的可设灯组从松毛虫羽化初期开始((7月中旬),晴天每天20时至次日4时开灯对灯下诱来未死成虫可进行人工捕捉或毒杀 6. 2. 2人工捕杀:在秋季虫情调查的墓础上,对虫口密度大的地块,于冬季挖捉,搂除树基越冬幼虫或破坏其越冬场所有条件的
8、地区,在松毛虫蛹期、卵期,人工摘除蛹茧、卵块,集中销毁或置于天敌保护器中 6. 2. 3塑料环阻隔防治:按阻隔法防治松毛虫技术规程执行6. 3生物防治6. 3. 1生物防治虫口减退率指标:白僵菌60以上,Bt孚L J 80%以上,赤眼蜂50%以上 6. 3. 2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施药林内相对湿度70%以上,温度24以上,郁闭度0. 5以上含抱量50亿芽孢克菌粉,每hm,施菌量11. 25一巧公斤;喷雾或喷粉可根据当地条件而定。 6.3.3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乳剂:施药适宜温度为20-321C每hm2施100亿芽孢克粉10-15公斤
9、喷后DB1303厅133-2001应保证48小时内不遭雨淋6. 3. 4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放蜂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分三次施放第一次在松毛虫成虫羽化始盛期进行,以后每隔3-5天放蜂一次,每hm总放蜂量为150万至200万头放蜂地点一般可选择在平均虫口密度5头株以下的偶灾区,或用其他措施压低虫口密度后的防治区,放蜂应选择在无大风的晴天进行,以上午为好,10时以后不能放蜂,以免烈日照射使蜂子大量死亡6. 3. 5招引益鸟在条件较好,林龄较大的林地,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每年3月中旬前挂设,每公顷3个巢,均匀布设,箱底与树干垂直,巢口向下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03T1332001 赤松 毛虫 综合治理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