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868-2007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 T 868-2007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868-2007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B 16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标准DB13/T 868-2007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河j匕省质e技术II/督局 发布DB13/T 868-2007前日曰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梦钗、郭小军、孙朝晖、史靖、温秀军、刘满光、褚新发。DB13/T 868-2007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枣疯病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枣树栽培地区枣疯病的防治。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2、本标准。2.1枣疯病由枣疯病植原体引起的以枝叶丛生、花器返祖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枣树死亡的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2.2植原体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筛管内和介体昆虫体内的原核生物,属无细胞壁的细菌类微生物。此类微生物对四环素族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不敏感。2.3潜育期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起至寄主出现病状时止的时间。3病原枣疯病植原体。4诊断方法4.1发病症状4.1.1地上部分病树的主芽和副芽萌发形成发育枝,枝上的芽又多次萌发,形成细弱、叶片小而黄的丛生枝;花器变成营养器官,花梗变长,花曹、花瓣变成小叶、肥大;雄蕊变小叶,雌蕊变小枝,腋芽萌发形成丛枝状枝条。发病初期一般是在1个枝或几个枝的枣头或
3、枣股上先发病,也有的是根孽苗先发病或与枝条同时发病,而后扩展到全株。4.1.2地下部分根部发病后,萌生的根薰也呈稠密的丛枝状,长到 30 cm左右便停止生长继而枯死。病根发病初期皮呈褐色,后期形成点发性溃疡斑,最终死亡。4.2无症带菌苗检测利用DAPI荧光染色技术和PCR技术,见性附录Co5发病规律5.,传播途径5.1.1媒介昆虫传病DB13/T 868-2007自然条件下主要由中国拟菱纹叶蝉( Hishimonoide ehinensis Anufriev )和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 Uhler)两种媒介昆虫传播见附录B。叶蝉在病树上吸取汁液后,再转移到健康树上
4、取食,将枣疯病植原体传人健康枣树,导致健树染病。媒介昆虫的乔迁寄主主要有油松、侧柏、桑树、构树、刺槐及芝麻等植物。5.1.2无性繁殖材料传病根孽以及切接、抽皮接、芽接和枝接等无性繁殖方式,只要母株、砧木或接穗中有一方带病,即可使无性繁殖苗染病。5.2潜育期春季通过嫁接或叶蝉传染的树当年就可能发病,夏秋传染的枣树要到第2y以后才表现症状,潜育期最短25 d-30 d,最长可达2 yo6防治方法6.1严格检疫选用无病砧木、接穗或苗木,不使用来自枣疯病严重发生区的枣苗建园。6.2林业技术措施6.2.,建园新建枣园应尽量选择远离枣疯病发生严重的枣园和油松、侧柏、桑树、构树及泡桐等媒介昆虫乔迁寄主树种的
5、地点。6.2.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的苗木、砧木或接穗。6.2.3培育脱毒苗木采用茎尖组织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脱除枣疯病植原体,获得无毒枣苗。6.3物理措施6.3.1及时清除病树生长季节查找疯枝,剪除病枝,并彻底刨除严重患病的枣树,同时清除酸枣病株。6.4化学措施6.4.1防治媒介昆虫6.4.1.,防治中国拟菱纹叶蝉4月下旬枣树发芽时,喷布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杀越冬卵,在5月中旬枣树开花前用10%氯氰菊酚乳油3 000-5 000倍液喷雾防治其若虫;6月下旬枣树盛花期后,用10%毗虫琳2 000 -3 000倍液喷雾防治其成虫。6.4.1.2防治凹缘菱纹叶蝉5月中旬,在凹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868-2007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868 2007 疯病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