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396 6-1999 抗旱耐旱作物品种的鉴定.pdf
《DB13 T 396 6-1999 抗旱耐旱作物品种的鉴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396 6-1999 抗旱耐旱作物品种的鉴定.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BnLI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396. 6-1999抗旱耐旱作物品种的鉴定1999-01一16发布1999-02-01实施河北省标准计量局发布DB13/T 396.6-1999月J台本标准系列共四项,第一项(旱作农业工程建设总则,第二项旱作农业区划与主导技术模式,第三项十大旱作农业技术 配套技术规程,第四项早作农业工程建设的管理。本标准是上述系列标准中的第三项。本配套技术规程包括13个标准:DB13/T 396.1-1999坡改梯田与综合治理技术规范DB13/T 396.2-1999旱作农区集雨水窖技术规范DB13/T 396.3-1999旱地丰产沟、丰产坑耕作技术规程DB13/T 39
2、6.4-1999旱地培肥改土技术规程DB13/T 369.5-1999抗旱耐早作物、品种筛选与利用DB13/T 396.6-1999抗旱耐早作物与品种的鉴定DB13/T 396.7-1999早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DB13/T 396.8-1999旱地花生(5000kg/hm2 )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13/T 396.9-1999旱地小麦机械沟播栽培技术规程DB13/T 396.10-1999旱地地膜小麦机械穴播栽培技术规程DB13/T 396.11-1999旱地秸秆覆盖与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13/T 396.12-1999旱地作物错季适应栽培技术要求DB13/T 396.13-1999抗
3、旱、保水化学制剂应用技术规程本标准是DB13/T 396.6-19990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处。参加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处、科技处、河北省旱作农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栗雨勤、王英君、魏瑞敏、李志宏。河北省地方标准抗旱、耐旱作物与品种的鉴定GB13/T 396.6一199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物、品种抗早性鉴定技术原理、方法和指标。本标准适用于抗旱、耐早作物与品种选育和审定,也适用于新品种推广和品种布局。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4、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404. 1 - 4404. 2一1996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4407. 1 -4407.2一1996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抗旱性鉴定方式:田间直接鉴定法、人工模拟逆环境鉴定法和实验室生理生化鉴定法。划行器:人工播种时,标志出种植位置的一种工具。小区脱粒机:便于清扫,防止种子混杂的小型小麦脱粒机。风干室:地面干燥、通风、避雨,防止收获作物及种子霉烂的库房。4原理4. 1抗早性评价利用田间灌水,造成水分差异,使小麦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发育,以产量构成的抗旱指数比较,以此来评价作物的抗旱性。早地产量X抗旱系数抗旱指数(DRI)二参试品种的
5、平均早地产量为了便于年度间比较,现将参试品种的平均早地产量改为对照种的早地产量。该式经修改推导后得出:河北省标准计量局1999-01一时比准1999-02-01实施DB13/T 396.6-1999(旱地产量)照种的水地产量抗早指数=一x该品种水地产量(对照种早地产量)4. 2节水性评价利用耗水系数和水分生产效率评价作物的节水性。耗水系数=(土壤耗水量+降水量+灌水量)/hm2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hm2产量/(土壤耗水量+降水量十灌水量)土壤耗水量二土层深度2m) X土壤容重X播种前土壤含水量一收获后土壤含水量)5田间鉴定的基础条件5. 1自然降水鉴定地点被鉴定作物品种的全生育期需水满足系
6、数应低于0.5.5. 2灌溉条件鉴定地块应满足被鉴定作物、品种灌溉用水的水源条件。5. 3试验地条件5.3. 1土壤土壤耕层2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在1%, 0. 1%以上,速效养分(N, P, K)在90 mg/kg, 10 mg/kg, 100mg/kg左右。土质、肥力、前茬、轮作方式、耕作栽培条件相对一致,且应具有与大田相似的代表性。要求试验地位置在大田的中心地块,便于评比和示范推广。5.3.2墒情试验地为沙壤,轻壤,粘壤时,播种土壤含水量应分别达到13%一15%,15%一18%, 18%一20%05.3. 3面积和形状小区面积15m-200m,以作物类型不同而异。试验区的
7、形状为长方形。试验区长宽比3:1或4:105.4所需仪器设备小区脱粒机、划行器、300扩风干室、1000m2的晒种场和感量0. 1, 0.5的天平、台秤以及有关的农机具。6鉴定程序DB13/T 396.6-19996. 1材料征集从国内外有关科研育种单位广泛征集、引进有一定产量潜力的种质资源和育成的新品系。根据国家、省级试验结果,征集产量较高、表现较好的新品系。6.2微区鉴定阶段第一年采用微区鉴定方法,在水(全生育期满足水分供应,无干早胁迫)、早(自然干旱不浇水,在施足底肥情况下,仅浇一次造墒水,保证出全苗)两种环境下进行鉴定。同一作物品种的不同处理在防渗区两侧对应种植,以防水分干扰。6. 3
8、小区鉴定阶段第二年在微区鉴定试验的基础上,将长势和产量均比标准种表现较好的材料升级到小区鉴定。对参试作物品种的抗旱性和节水性进行评价。6.4试验设计在水、早两种条件下进行鉴定。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小区行长、行距、小区面积、播种密度根据不同作物品种要求设置。田间种植图见图10图1田间种植示意图保 护区(防渗区)保护区防渗区早处理观察道防渗区水处理保护区防渗区保 护区(防渗区)注:观察道兼防渗区宽度1. 0-2. Om,保护区宽度5-10m0农设亩6.5种子准备种子符合GB4404.1 -4404.2一1996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播种前将种子征集齐全,GB4407. 1 -4407.2一1996
9、编写参试品种表(见表1),计好试验方案。测定每个参试品种(系)的发芽率、千粒重。按照公式DB13/T 396.6-1999基本苗十发芽率十出苗率(按8 5%)X千粒重X小区播种面积计算出每个品种小区单行的用种量,称量后,分别装入一个纸袋内。并在每个纸袋上写明品种名称及在试验中的区号。表1参试品种表代品种名称号I选育单位,I供种单位6. 2.3试验地准备按试验要求施足底肥,造好墒。耕地前,化验土壤养分,做到因土施肥。并用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耕翻耙盖后,划印做畦,平好畦面,准备播种。同时记载试验地基本情况(见表2).试验基本情况防治病虫害情况(时间、用药量)整地及播种情况中耕除草情况肥力土壤质
10、地 前茬6.2.4播种期根据土壤墒情和品种适播期播种。DB13/T 396.6-19996.2. 5播种方法用人工划行、开沟,手撒种的方法,以保证下种均匀。开沟深度要适当深一些,保证覆土3cm左右,根据墒情,适度踩压。6. 3田间管理作物长期间除按试验设计浇水外,还要及时防治病虫草害。6.4田间调查项目6.4. 1记载不同作物各生育时期、群体动态指标;生育期降水和灌溉情况。6.4.2室内考种按不同作物考中要求测定小区产量。6.5收获和统计分析6.5. 1收获计产按成熟早晚顺序收获。收获时,将每个小区的边行和两头去掉,只收中间。按小区分别脱粒、称重。称重要进行两次,及时将称重结果填入表30同时按
11、不同试验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表3一1试验产量结果表(水处理)单位:t代号品种名称小区产量(9)t/hm2士%产量位次重复1重复2重复3计平均DB13/T * 396.6-1999表3一2试验产量结果表(早处理)单位:t代号品种名称小区产量(g)t/hm2士%产量位次重复1重复2重复3计平均、表3一3抗旱性结果表代号品种名称重复II重复21重复31计1平均1位次6.5.2统计分析6. 5.2. 1计算产量计算水早两种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保留一位小数)。6. 5.2.2计算抗旱指数根据水旱产量结果,计算抗早指数。如方差分析处理间(品种)差异显著,则应进行t测验(LSD法)和新复极差测验(LSR法)
12、。6.5.2.3计算节水性耗水系数=(土壤耗水量+降水量+灌水量)/hm2产量。DB13/T 396.6-1999水分利用效率=hm2产量/(土壤耗水量+降水量+灌水量)6.5.2.4鉴定结果根据经验和鉴定结果,按抗早指数值大小划分参试品种的抗早性。抗旱性分级标准:抗早指数值0. 7为差;-1.0为好。按水分利用效率评价参试品种的节水性。抗旱耐早性鉴定以两年以上能吻合的结果为准。6.6鉴定报告试验报告应列明所用方法和所得结果。还应指出本标准未规定的或自选的鉴定、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可能影响鉴定结果的其它因素。抗旱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河北省水资源匾乏,地上水严重不足,地下水日渐贫乏,实施早作
13、农业工程,对品种的抗早性进行鉴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评价作物抗早性的方法,从鉴定形式上分为31中:田间直接鉴定法、人工模拟环境法和实验室法。其中,田间自然鉴定是抗早性鉴定的基本方法。选择适宜的鉴定地点和适当增加重复次数,可以获得较准确的鉴定结果。人工模拟鉴定法可以减少环境和基因型的互作,是筛选抗早材料和获取准确的抗早性鉴定结果的有效方法。但人工模拟鉴定法需要一定的鉴定设备,难以进行大批量材料的鉴定筛选。生理生化鉴定方法是以生理生化基础和分子遗传学基础以及解剖学特征鉴定抗早性的方法。尽管已有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很多,但试验结果距生产应用尚有较大距离。基于上述原因,才拼页规程试图完善、规范小麦抗早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396 6-1999 抗旱耐旱作物品种的鉴定 1999 抗旱 耐旱 作物 品种 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