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 1982年和 2012年的人口 “三率 ”统计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 1】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我国 1982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A日本 B俄罗斯 C坦桑尼亚 D英国 【小题 2】我国 2012年的人口死亡率为 A 7.14 B 8.19 C 5.57 D 16.12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198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为典型的高增长类型。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处于这一阶段。坦桑尼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所以
2、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 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 1.1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479%。根据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可得出死亡率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即我国2012年的人口死亡率为 1.193%- 0.479%=0.714%。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再生产模式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统计数据考查人口再生产模式及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解答时结合课本所学相关知识点根据题文资料分析即可。 随着 “网购 ”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业流
3、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商品流通量增大只是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根据题目叙述: “购 ”使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来源于网络,所以不一定能促进商业点密度的增大和商业区的规模扩大。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该题考查的是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及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对 “网购 ”的理解能力。网购实际上是虚拟商业网点取代了实体商业网点的数量,增加流通量,但不会增加商品流通环节,也不会加大商业网点密度和促进实体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天津市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实现了
4、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轨道交通的 ( )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高速化指速度的提升 ,大型化指运输量的增加 ,客运本身就是专业化。题目中叙述 “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 ”使交通运输线形成络,体现了交通运输的网络化。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点评:本题以天津市市内、市郊轨道交通对接为背景考查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关于中缅油气管道建成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有利于我国从缅甸大量进口石油 减少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缩短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距离,节省运费 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多渠道,保障
5、能源安全 从根本上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减少了我国石油运输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缩短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节省了运费;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 有利于我国从缅甸大量进口石油,这种说法不对,改线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进口油气资源只能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不能根本改善我国能源短缺状况。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缅油气管道建成的战略意义。 点评:本题属时政类题目,解答时根据中缅油气管道的路线结合时政知识和我国能源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 2
6、.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突破60%, 5月 30日,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读中缅油气管道(昆明 马德岛)路线图,回答小题。 【小题 1】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B铁路运输、海洋运输 C海洋运输、管道运输 D铁路运输、内河航运 【小题 2】中缅油气管道沿线 A旱涝灾害较少 B以种植小麦为主 C穿越众多高山峡谷 D地质条件相对稳定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陆上油气管道输气到中国,另外一种是绕马六甲海峡,通过海洋运输到中国。故选 C项。 【小题 2】缅甸
7、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为山脉环绕。北部为高山区,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东部为掸邦高原。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穿过缅甸境内,地势崎岖,穿越众多高山峡谷。使原油运输绕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中缅油气管道沿线为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 考点:本题考查能源运输交通运方式的选择与油气管道沿线的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取足量的信息来解答此题。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解答本题学生还要掌握油气管道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8、。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 1】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小题 2】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就业岗位增加 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城市等级提升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瓶装水厂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如此选址主要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靠近市场。 【小题 2】瓶装水厂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吸引相关企业聚集,但不会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与城市等级提升没有多大关系。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
9、。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 【知识小结】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土地 (地 形、租金 )、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原料 (资源 )、动力 (能源 )、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A.除场地和水源外,一般对自然要素不要求更多投入,更加灵活 B.除了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甘蔗和甜菜制糖 ) 以外,一般不具有季节性 C.农业产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还可作为工业生产资料使用;工业产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一般作为生产工具设备使用 2.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布局工业的基本原则 由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各工业的主导因素 原料导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10、 市场导向型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动力能源基地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廉价劳动力充足区 技术导向型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区 3.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分布特点:接近原料产地 原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举例: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 4.市场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分布特点:接近消费市场 原因: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举例:食品、瓶装饮料制造 (啤酒、汽水 )、家具制造、印刷、石化 5.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分布特点:接近动力能源基地 原因:能源消耗量过大 举例:有色金属冶炼 (铝、铜、镍、锡 ) 6.劳
11、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分布特点: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原因: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举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 7.技术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分布特点: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原因:技术要求高 举例: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8.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布局工业的基本原则 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 (1) 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 (2)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3)与季风方向 垂直的郊外 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远离河流上游 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9.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布局工业 (部分案例 ) 多考虑国
12、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例如: (1)国防需求:我国 20世纪 50年代于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 (2)解决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 (3)改革开放政策: 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4)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 20世纪末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 (5)个人偏好:台港澳同胞、海外华 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10.当前变化比较明显的工业的区位因素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主要得益于科技及交通越来越发达 B.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
13、,工业布局已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D.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011年 10月,由英华达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国产智能手机 “小米 ”投入市场,其所有 850个零配件均通过国际市场采购。该图为其零配件供应厂方。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小米手机和上游企业之间的生产组织与联系属于 A工业集聚 空间联系 B工业分散 生产联系 C工业集聚 生产联系 D工业分散 空间联系 【小题 2】小米手机最终由 “英华达 ”代工完成。 “英华达 ”企业属于 A技术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14、试题分析: 【小题 1】小米手机的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全世界各地,这属于工业分散,零部件生产厂为小米生产厂供应原料,它们之间属于生产联系。故选。 【小题】 “英华达 ”企业负责把手机的各个零部件组装起来,这要求的技术水平低,消耗的资源也很少,投入的资金所占比例小,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所以 “英华达 ”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的布局类型及工业联系和工业分散。 点评:本题通过案例小米手机考查工业的布局类型及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是弄清 “英华达 ”企业从事的装配过程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要准确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的概念。 19511991 年
15、台湾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下表回答小 题。 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动表( 1951-1990年) 单位: % 1951 1961 1971 1981 1991 稻米 52.25 48.51 46.51 47.72 39.33 甘薯 15.4 14.62 13.92 3.9 - 甘蔗 3.95 5.8 5.59 7.44 5.71 水果 2.11 1.95 7.26 9.93 19.29 蔬菜 5.23 5.61 9.06 15.84 16.3 【小题 1】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改善 B市场需求变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 D农业生
16、产技术进步 【小题 2】对台湾 1951年至 1991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A电子地图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 19511991 年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动表可以看出水稻、甘薯等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而水果、蔬菜等经济收益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由此可以推理出市场是决定一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决定因素。故选B。 【小题 2】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台湾 1951年与 1991年农作物种植面积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遥感
17、影像上反映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因此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可借助于遥感技术。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理解 “3S”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领域。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 ;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
18、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图中 a、 b、 c、 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农业科技先进 人均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 A a- b- c- d- B a- b- c- d- C a- b- c- d- D a- b- c- d- 【小题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分析,首先 “单产高 ”应该是 “农业科技先进 ”的结果;其次, “生产率高 ”应该是 “机械化水平高
19、”的结果,而 “机械化水平高 ”必须以 “人均耕地面积大 ”为前提,通常 “人少地多 ”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 “市场广阔 ”会导致 “商品率高 ”。 【小题 2】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水平上具有优势, 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多地少,而东北地区人少地多,故东北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利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和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两点: 能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结合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能掌握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注意比较分析。
20、自 20世纪 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 年 8 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小题 2】温州瓜农每年 58 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气候条件好,生长快,成熟早,获得利润高,根据题干的提示 “瓜农在海南岛承包土地,
21、销往全国各地 ”,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不是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的原因。 【小题 2】温州瓜农每年 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是因为此时间其它地区西瓜已经成熟了,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减弱。故选 D项。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以浙江温州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为时代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因素,题目较为简单。解答时紧紧抓住在海南种瓜的季节这个题点再结合海南的气候特 征进行分析即可轻松做题。 2011年 3月以来,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 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 1】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是为了解决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济宁市 一下 学期 期末 模块 检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