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体之一,对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火星探测是 21世纪人类深空探测的重点之一,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火星自主探测的相关研究。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 2011年,我国将与俄罗斯合作共同探测火星。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第题。 【小题 1】与地球相比,火星 A赤道上自转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B赤道上自转角速度小,线速度大 C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D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大,线速度大 【小题 2】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月球是地球的卫
2、星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格资料,火星的自转周期较地球长,故可判断赤道上的自转角速度较地球小,由于火星的体积较地球小得多,即赤道半径较地球小得多,故可判断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较地球上小得多, A、 B错误;由于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地球上长,故其公转角速度较地球上小,根据火星与太阳的距 离可计算其公转轨道的周长,结合其公转周期即可判断公转线速度较地球线速度小,故 C项正确。 【小题 2】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3、。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推理、资料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抓住表格的火星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和公转半径计算公转线速度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及时调用课 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读下面 “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 ” ,回答题。 【小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地形崎岖 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地表基岩广布 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B C D 【小题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提高植被覆盖率
4、修建水利工程 修建护坡工程 清除河道淤泥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地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岩石破碎。 【小题 2】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故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形成和防御。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季节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影响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地质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分析。 根据下图判断: A、 B、 C、 D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的关系是
5、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资源是指源于自 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用的物质和能源;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而能源是指一切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的物质,故能源中有属于自然资源的如水能、太阳能等,也有属于矿产资源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而能源中还有不属于自然资源的二次能源,如电能。故C图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概况和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范围,掌握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关系;能源资源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从 到 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非地带性现象 C山地
6、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小题 2】从 到 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是 A热量 B海陆分布 C海拔 D水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从 到 的自然景观变化呈南北方向变化,是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属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 2】根据图示从 到 自然景观变化呈东西方向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而形成,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 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分布特征的差异即可判断。注意比
7、较分析。 下图表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试题。 【小题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A a、 b、 c、 d B b、 c、 h、 e C d、 e、 f、 g D e、 f、 g、 h 【小题 2】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活动主要是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 a B b C c D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分析,海陆间水循环包括海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和径流。故判断为图示的 a、 b、 c、 d四个环节。 【小题 2】目前,人类通过修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等活动而形成水循环,都属于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
8、查水循环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循环的基本分类、主要环节等基本内容,结合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分析即可。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完成题。 【小题 1】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 B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冬季 C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D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夏季 【小题 2】此洋流可能是 A巴西暖流 B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等温线的分布判断,越往北气温越高,故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图示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即 “凸高为低 ”,反映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
9、较海洋低,故判断为当地的冬季。 【小题 2】洋流流向应与等温线凸向一致,故根据图示的洋流凸向可判断,虚线处的洋流自南向北流,为南半球的寒流,故只有秘鲁寒流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 断和洋流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差异; 掌握等温线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原理的基本应用; 能根据同纬度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判断季节; 能根据洋流的凸向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钱币被称为 “国家名片 ”,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上的景观
10、 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 【小题 2】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景观判断,甲为长江三峡;属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乙为珠穆朗玛峰,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丙为桂林山水,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丁为瀑布景观,属于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景观。 【小题 2】一地地貌景观的形成总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珠穆朗玛峰的隆起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 B项应为最佳答案:。 考点
11、: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及与地貌形成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图示判断具体的地貌景观并掌握其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解题的关键,对于该题,学生应形成任何地貌景观的形成都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基本思维。 图为某地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按岩层和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为 A B C D 【小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仅受外力作用 B 岩层相对 岩层上升 C石油一般储存于 类的地质构造中 D 岩块为地垒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岩层之间的破坏关系,先生成的破坏后生成的,结合图示 均为沉积岩层,岩层越往下生成时间越早,故
12、判断 早于 生成;图示 断层破坏了 岩层所在的褶皱,故判断 在 之后生成;而 沉积岩层保持水平状况,未被破坏,故判断 沉积岩层生成最晚。 【小题 2】根据图示断层和褶皱地质构造的生成,反映了内力作用的结果, A错误;图示 处岩层相对 岩层下沉, B错误;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故图示 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可能有石油存储, C正确; 处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能根据地质构造的破坏与被破坏关系;岩层的上下关系判断生成时间的早晚; 能根据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 掌握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 ”的原理
13、。 某一岩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莲的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A湖泊和沼泽 B热带浅海环境 C炎热干旱环境 D温湿茂密的森林 答案: A 试题分析: “岩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且有莲花化石 ”反映当地为陆地淡水的水湿环境,故 A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的形成与沉积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岩层的化石和组成物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当时的沉积环境即可。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若 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小题 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
14、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南 西 北 东南 西北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 M 点吹东南风,则反映风向由四周吹向中心,故判断中心为低压,即为气旋系统,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可能形成台风,若生成于北太平洋海域,则其移动方向为西北方向,故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风向判断等压线的高低气压分布,结合风向的偏向判断地转偏向力的偏向,进而确定南北半球的差异,并能结合常见天气系统的
15、实例分析即可。 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虚线表示极圈, EF 是昏线, OG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另一条日期界线是 A 135W B 135E C 45W D 45E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界两个日期的界线应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和 0时所在的经线。图示中心极点为北极点,故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EF 是昏线,故判断图示北极圈内应出现极昼现象, 则图示 F点所在经线应为夜半球的平分线,地方时为 0时,根据 OG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 180经线,则计算 F点所在经线为 45E。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判断和时间计算。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分界两个日期的界线的基本
16、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与晨线、昏线的关系判断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抓住夜半球的平分线为 0时即可判断另一条日期界线。 2010年广州亚运会闭幕式,于 2010年 11月 27日晚 20时在位于珠江新城南端珠江上的海心沙市民广场举行, 20时 06分开始文艺表演, 21时 42分熄灭主火炬,最后是 亚运会会旗交接仪式,广州和下一届亚运会举办城市韩国仁川实现完美交接。 【小题 1】当亚运会主火炬熄灭时,伦敦时间为 2010年 11月: A 26日 13时 42分 B 27日 13时 C 27日 13时 42分 D 28日 5时 42分 【小题 2】当主火炬熄灭的时候,则下列说法可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西大学 附属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