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758-2010 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规范.pdf
《DB37 T 1758-2010 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758-2010 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 F 0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 17582010 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规范 2011 - 04 - 28 发布 2011 - 06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758-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原则 . . 3 5 热风余热 回收系统 . 3 6 余热锅炉 系统 . 4 7 汽轮机系统 . . 4 8 供配电系统 . . 5 9 热工控制 . . 5 10 辅助及附 属设施 . . 5 11 测试与验收 . . 5 附录 A .
2、 . 7 DB37/T 1758-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健民 孙德民 彭宝翠 李洪福 戚云峰 栾元迪。 DB37/T 1758-2010 1 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热风余热回收系统、余热锅 炉系统、汽轮机系统、供配电系统、热工控制、辅助及附属设施、测试与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及独立的烧结厂。 2 规范性引
3、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28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 GB/T 2587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10863 烟道式余热锅炉热工试验方法 GB/T 1513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 50049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 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64 工
4、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97 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 50408 烧结厂设计规范 DL/T 1052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余热利用 以环境温度为基准,对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热载体可回收热能的利用。 3.2 余热锅炉 利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热生产热水、蒸汽等工质的换热装置。 3.3 DB37/T 1758-2010 2 烧结余热发电 利用烧结冷却系统高温热风,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过程。 3.4 补汽凝汽式汽轮机 凝汽式汽轮机有多个不同参数蒸汽进口,较高参数蒸汽作为汽轮机主进汽,较低参数蒸汽进入汽轮 机某一
5、级,不同参数的蒸汽共同推动汽轮机做功。 3.5 单压系统 余热锅炉仅生产同一压力等级的主蒸汽,与只有一个进汽参数的汽轮机构成的热力系统。 3.6 双压系统(双压锅炉双压系统) 双压余热锅炉与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构成的热力系统。 3.7 多压系统(补汽系统) 由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与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构成的热力系统。 3.8 闪蒸系统(热水闪蒸混压系统) 由余热锅炉及闪蒸器与补汽凝汽式汽轮机而构成的热力系统。 3.9 双压锅炉 具有两种蒸汽工作压力参数的锅炉。 3.10 闪蒸器 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不饱和水进入压力较低的容器中时,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使不饱和水变成容 器压力下的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容器。 3
6、.11 烧结余热发电开路流程 烧结冷却系统热风经余热锅炉充分换热后直接排空的过程。 3.12 DB37/T 1758-2010 3 烧结余热发电闭路流程 烧结冷却系统热风经余热锅炉充分换热后,代替常温空气冷却烧结矿的过程。 4 基本原则 4.1 余热发电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环保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4.2 烧结矿余热发电所利用的热风,应是烧结机生产系统不再利用的热风。余热发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保证不影响烧结系统的正常生产运行; b) 以不提高烧结工序能耗和降低烧结熟料产量作为技术前提; c) 宜在烧结生产线达产稳定运行后、对运行工况进行热工标定或调查后实施; d) 当与烧结机
7、生产线同步建设时,热风参数可按已投产、条件相近的余热发电系统参数与工艺设 计参数确定; 4.2.1 原有烧结矿生产线增加余热发电系统时,应进行能源审计,确定合理的余热资源量和资源品质, 并对生产线中的相关设备能力进行核算; 4.2.2 发电系统烟气混合温度不宜低于 300; 4.2.3 热力循环系统的选取,应根据热风参数、热力系统对热风余热的回收利用率确定; 4.2.4 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选择应根据余热条件、汽轮机内效率、蒸汽输送距离、可能的各种用户需 求等因素经优化后确定。 4.3 基本工艺流程 烧结矿冷却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热风收集罩收集混合后携带热量经过除尘装置进入余热锅炉 产生中低压
8、蒸汽进入低参数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冷却机高温区 热风收集罩 锅炉 循环风机 冷却机中低温区 热风收集罩 汽轮机 余热混 合料 热风 烧结 热风 点火 热水 发电机 鼓风机 5 热风余热回收系统 5.1 热风收集罩 DB37/T 1758-2010 4 5.1.1 结构形式:应按收集热风的区域、热风流量综合确定,宜采用组合式; 5.1.2 罩内空间高度及热风出口的空间位置应有利于热风的收集; 5.1.3 罩体材料应考虑耐热性; 5.1.4 罩内表面设保温体,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外表面温度不超过 60; 5.1.5 热风收集罩与台车之间应设置密封装置以降低漏风率,提高余热回收效率。 5.1.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758-2010 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规范 1758 2010 烧结 余热 回收 发电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