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德江泉口中学八年级秋季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四川德江泉口中学八年级秋季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四川德江泉口中学八年级秋季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四川德江泉口中学八年级秋季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人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凹透镜对光线起到发散的作用;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
2、遵循光的额反射定律,故选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近视眼及其矫正、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直线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用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 考点:物体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所以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属于机械运动;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比如公路行驶的汽车,以房屋和树木为参照物,汽车都是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是
3、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用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正确,故选 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机械运动的定义,参照物的含义以及匀速直线运动 的含义。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 “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幻灯机里用的是凸透镜,放映幻灯时,成的像是倒立且左右相反的,故字母 F的像是 A中的形状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影 ”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 “手影 ”,清江两岸的美景在水中形成的 “倒影 ”,剧院放映的 “电影 ”,旅
4、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 “摄影 ”等,下列的 “影 ”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A手影 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 平面镜成像 C电影 凸透镜成像 D摄影 光的反射 答案: D 试题分析: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点评: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
5、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 一个质量为 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 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 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 A: 1.7510 千克米 B: 1.210 千克米 C: 1.1610 千克米 D: 1.010 千克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玻璃瓶中水的质量为 m=1.5kg-0.25kg=1.25kg;所以水的体积为 ,所以 ,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 考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水,液体和瓶子的体积关系。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下列对两人声音
6、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男士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士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选 D。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
7、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 断( ) A 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4m/s 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m/s C 2s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2 m D 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6 m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 0 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2m,所以速度是, A正确; 07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是 6m,所以速度是; 2s5s内,图像是一条过平行于横坐标的图像,所以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6m-2m=4m。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解决本题的
8、关键是能够从图像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D正常人 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min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在 26cm左右;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人的脉搏在每分钟 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那么 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0s,达不到 1min( 60s);故选 B。 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们熟知的时间,速度和长度,会进行正确的
9、估测。 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是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甲 乙 丙 (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 “A”、 “B”或 “C”),示数为 _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 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_(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 3)根据描
10、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 5min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 AB段)升温比熔化后( CD段)升温 (选填“快 ”或 “慢 ”) ( 4)图像中 DE段是 过程 答案:( 1) B ;38 ;晶体 ( 2)吸收 ( 3)固液共存; 50 ;慢 ( 4)沸腾 试题分析:( 1) 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 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 10 ,每一个小格代表 1 ,示数是 38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 ( 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
11、热量 ( 3)物质在第 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50 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 50 物质是固态时,吸热 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 28 ( 48 -20 =28 )物质是液态时,吸热 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 40 ( 90 -50 =40 )所以该物质熔化前( AB段)升温比熔化后( CD段)升温慢 ( 4)如图, 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 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难度大。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
12、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 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 _cm。 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_,这样做是为了_. 当蜡烛距凸透镜 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 “放大 ”或 “缩小 ”)的 _。(选填 “实 ”或 “虚 ”)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 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 小明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四川 德江 口中 年级 秋季 学期 期末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