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西奉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西奉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西奉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西奉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近年来,无论是流行歌曲唱响后,还是动画片和电视剧走红后,各大网站都会竞相推出以流行歌曲或电视主题曲为内容的铃音下载。歌迷和影视迷花上几元钱,就可获得一首喜爱的铃声。这里下载的铃声是( )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提供给别人使用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商品,要看它是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用于交换,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就是商品
2、。下载的铃声是经过相关人员的劳动产生的,是劳动产品,用户如果使用需要 “付费 ”下载,故是用于交换的。由此可以判断该铃声是商品。 A 正确;BC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 假设某企业 2013年的生产效率属于它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其生产一件 A产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 60元。 2014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5%,同时该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率为 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 2013年该企业生产一件 A产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应为 ( ) A 80元 B 64元 C 75元 D 60元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决定,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故 2013年该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 25时, A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可以表示为: 60 ( 1+25)即 75元。因此,本题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计算。 有关人士指出,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 “物以稀为贵 ”的市场机会。 “巧妙利用时间差 ”是指 ( )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问 B利用市场的供求机制,获取更多收益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节约劳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储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
4、大量 物以稀为贵 的市场机会 ”,体现了农民通过调整农产品上市实践实现对供求关系的调节,使得商品供不应求,提高商品 的出售价格。由此可见,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本题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 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 ) A正比 越小越大 B正比越小 不变 C反比越小 不变 D反比越大不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解答这类概念之间联系和关系的问题时,首先要分别理解概念的含义( “劳动生产率 ”和 “商品的价
5、值量 ”),然后进一步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在设定的条件下将会发生的结果。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相等。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市场上存在 “优质优价 ”的现象,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优质商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 优质商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所以价格高 优质商品质量好,需求量大,需求影响价格,所以价格高 优质商品成本高,价值量大,价值决定
6、价格,所以价格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材料中优质优价强调商品的质量合格,即使用价值合格, 同时价格也比较高,所以排除 ,同时商品的价格高,不是因为使用价值大, 而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排除 ;优质 商品质量好,需求量大,需求影响价格,优质商品成本高,价值量大,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格高,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甲企业与乙企业处于不同地方,拥有同样多的员工,在相同时间内所创造的商品数量如下表。由表可知( ) 甲 乙 原来 100件 80件 现在 80件 100件 从单位商品价值量角度看,现在甲大于乙 从个
7、别劳动生产率角度看,现在乙高于甲 从个别劳动时间角度看,现在乙少于甲 从利润角度看,现在乙必然多于甲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和乙都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 不选。现在乙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甲,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甲, 正确。乙个别劳动时间低,但是利润不一定高,还与市场供求关系有关,供过于求,劳动生产率越高,亏损越大,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下图中,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停留在 E点或 F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 E点时,商品生产者会获利,在 F点时则亏本 不论在 E点或
8、F点,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仅要看商品价格,还 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 在 E点时,该商品供不应求 在 F点时,该商品供不应求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品价格在 A点时,价格高于价值,说明商品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在 B 点时,价格低于价值,说明商品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 正确;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物质上涨并不都是通货膨胀,相反是通货紧缩, 错误;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仅要看商品的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会获利,反之,不会。 正确, 错误。该题选 B。 考点: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区别、个别劳动
9、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2013 年夏,全国部分省市遭遇的暴雨、干旱及高温等恶劣天气,受此影响,蔬菜价格不断上涨。这说明 ( ) A蔬菜价格由供应量决定 B蔬菜价格的变化受价值规律支配 C蔬菜的种植面积会扩大 D生产蔬菜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暴雨、干旱及高温等恶劣天气不利于蔬菜的生产,会使蔬菜的供应量减少,进而影响蔬菜价格的上涨,所以本题答案:选 B;价值决定价格, A表述错误。 C与 D和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 一种商品价格( P)上涨,
10、会引起其替代商品( 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 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的变动关系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 ,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因此, p和 Q1成正比,故应在 B、 D选择,排除 A、 C。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
11、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 需求量随之增加。因此, p与 Q2成反比,排除 B,选择 D。 考点:本题考查互补品、替代品。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变化,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反向变动 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正向变动 两种商品相比,乙商品更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两种商品相比,乙商品更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般来讲,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对其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人们对其需求量减少,故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错误, 正确;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
12、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图示中甲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是生活必需品, 正确, 错误。本题答案:选 D。 政府给消费者一定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会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 为补贴前的消费量, -为补贴后的消费量 ;横轴 x为需求量,纵轴 y为价格)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般来讲,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减少,一种商品价格下跌,人们对其需求量会增加,故 AD错误;政府给消费者一定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在同
13、样的价格下,消费者的需求量会增加,故 B正确, C错误。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14年 5月 31日是第 2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 “提高烟草税,保护下一代 ”。提高烟草税有利于下一代,是基于( ) A价值决定价格 B价格变动影响消费需求 C生 产决定消费 D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烟草税提高了,烟草的价格会上涨,价格变动影响需求,一般情况下,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购买,正是基于此,人们才提出了 提高烟草税,保护下一代 ,故选项 B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
14、动对需求的影响。 假设 2012年 1单位 A国货币 /1单位 B国货币为 1 6.6, 2012年 A国的通货膨胀率为 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A 1 6.6 B 1 6 C 1 5.6 D 1 6.06 答案: B 试题分析: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单位 M国货币 /1单位 N国货币为 1: 6.6,说明两国货币比率为 1: 6.6。 M国的通货膨胀为 10%,据此可以判断出, M国货币贬值, 1.1单位货币相当于 2011年的 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 M国和 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1/1.1= /6.6
15、解得 X=6。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1: 6。 2012 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 10%,从购买力角度来看 ,两国货币的汇率为 1: 6,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通货膨胀率。 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 /100美元),据此回答下题。 时间 美元 人民币 2014年 9月 2日 100元 614.15元 2013年 9月 2日 100元 617.02元 【小题 1】此表情况说明( ) A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B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小题 2】在其他条件
16、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表明( ) 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B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D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外汇与汇率, 5月份, 100美元 =619.25元, 9月份, 100美元 =614.97元,说明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说明美元贬值,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故 A符合题意, BC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A。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美元贬值,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 A观点错误,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西 奉新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