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假设某国公务车市场长期被进口高档汽车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该国对国产自主汽车品牌提高采购比例;受此影响,进口高档车需求量减少,使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需求曲线( D1 ) 和进口高档汽车品牌的需求曲线( D2)发生变动。(注: E代表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需求量, F 代表进口高档汽车品牌的需求量)。不考虑其他因素,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题意可知,材料中进口高档汽车品牌的需求曲线为 D2,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需求曲线为 D1 ,由于进口高档汽车品牌的需求弹性较大
2、,而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需求弹性较小,所以排除 C和 D;同时材料中强调进口高档车需求量减少,所以 D2 曲线应该向左移动,排除 A,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小伙子何勇涛在部队学会了一套养猪方法,当年在部队养的猪最肥的能长到 500多斤,因此还被部队评为先进。退伍后,他将在部队学的一套养猪方法用到了自家养的猪身上,但现在让他头疼的是把猪养的太肥卖不动,无奈只好设法给猪减肥。材 料说明 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矛盾双方有条件地转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何勇涛以前在部队能够养猪长到 500斤,而现在卖不出去,是因为时代
3、在变,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发生了变化, 体现了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同时由以前的为猪增肥到现在的为猪减肥,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选 B。 错误,否认了生产决定消费; 和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判断的特点和矛盾的同一性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统一性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打击与挫折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强调了挫折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即矛盾的对立统一,同时我们的成功是在打击与挫折中取得的,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选
4、A。 不合题意; 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引发质变。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趋势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早期的储蓄罐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 如果有这么一只储蓄罐,一直没有钱投进来,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就可能成了贵重的古董。从哲学角度,这说明 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 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 事物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是多样的 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固有属性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早期的储蓄罐价值在于存钱,如果保存到今天,储钱罐可能会成为贵重的古董,说明了价值的实现是在具体社会关系中达成的,事物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是多样的。 正确;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不一
5、定是最大的价值,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关系。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与价值判断。 狄德罗曾说过: “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 ”。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主要方面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材料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材料中 “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 ”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
6、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 2013年科学家们借助结构生物学把握了病毒活动机理,使用结构生物学的技术,首次研制出一种对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简称 RSV,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病毒)的疫苗。使用传统的方法来研制对抗 RSV的疫苗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这需要将身体暴露在致命病毒中,使其产生一种随机的抗体。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不同的策略,他们使人体产生一种特殊的抗体,使一些人对病毒有了抵抗力。上述材料说明 具有创新意识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主体的目的性、创造性 在辩证的否定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人可以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
7、认识去改造事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错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立足实践和实 际,不选;材料中说明了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不同的策略,使一些人对病毒有了抵抗力体现了我们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去认识和利用规律,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选 A。 和题意无关,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和意识的能动性 2014年 3月 24日正在荷兰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题为打开欧洲之门 携手共创繁荣的署名文章指出:我将同有关国家领导人就新形势下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找准彼此发展战略规划契合点,推动中欧合作深入发展,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8、。这说明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材料中推动中欧合作深入发展是因为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 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选 B。 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错误,国家利益高于共同利益。
9、考点: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中共中央于 2013年 9月 17日在中南海举行民主协商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上述材料说明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中国共产党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民主执政。材料中共产党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是发扬民主的表现,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表现,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
10、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选 B。材料中未涉及人民政协, 不选;材料中未涉及党内民主, 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 2013年 12月 28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劳动教养是将违法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 进行强制性劳动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在实践中,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后,国家将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表明国家 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基本民主权利 尊重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完善立法程序,建设法治政府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11、: 错误,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了国家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和完善立法程序无关, 不选;国家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有利于尊重保障人权,促进社会的和谐,是国家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表现,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答记者问中提出 “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 ”,要让市场主体 “法无禁止即可为 ”,让政府部门 “法无授权不可为 ”。这样做有利于 A促进简政放权,弱化政府管理 B各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同等 C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政府威信 D抑制政府腐败行为和严格司法,建设创新型政府 答案: C
12、试题分析: A错误,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意味着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相反,对于政府履行的职能还要加强; B错误,我国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题,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意味着各种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D和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政府威信,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下表美元兑人民币和瑞士法郎兑美元汇率的变化( N B A M,且AB MN)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汇 率 日 期 1美元兑 人民币 1瑞士法郎兑 美 元 2008年 2月 12日 M元 N 美元 2013年 7月 12日 A元 B美元 A.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 B.
13、有利于美国偿还外债 C.有利于美国人到瑞士旅游 D.有利于中国对瑞士的出口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在减少,所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在升值,且 1瑞士兑美元在增加,即瑞士法郎相对于美元在增值,美元相对于瑞士法郎在贬值,所以不利于美国人到瑞士旅游,排除 C;同时美元相对人民币在贬值,相对于瑞士法郎也在贬值,所以不利于美国人偿还外债,排除 B;同时 AB MN,可知人民币相对于瑞士法郎在贬值,所以不利于中国对外投资,有利于中国对瑞士出口,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 假设某国生产 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12年甲企业的产量为 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
14、为 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10小时。如果 2013年甲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为 7小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某国生产 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12年甲企业的产量为 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 10 小时,则生产商品的总时间为 610+810=140 万小时,而 2013年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为 7小时,同时乙企业不变,则商品的总数量为 20万件,则甲的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西工大附 中高 第八 适应性 训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