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牛骨 ”不等于 “牛耕 ”,排除;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排除 B;孔子学生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排除 C;甲骨文是殷商时代文字, “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说明当时可能出现了牛耕,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的进步。 下列有关重
2、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答案: D 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政策,是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的发展,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的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因此 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强华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 BC项正确; D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我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但没有废除,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南海 I号 ”是发现于南海北部、
3、沉没于 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 “洋味 ”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 “南海 I号 ”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 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制瓷技术的进步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南海 I号 ”的发现,反映了我国古代与外国经济联系的情况,反映了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同时根据沉船的实物资料,也能研究我国造船技术的相关情况;沉船中的大量的瓷器也反映了我国制瓷技术的进步。因此 都能在材料中得到体现。 体现不了,生产状况是指时的生产工具及规模,分工等。故选 A。 考点:古代中
4、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工业的发展。 北宋东京(今开封) “通宵不绝 ”的夜市和 “终日 居此,不觉抵暮 ”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 A 试题分析: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 “通宵 ”“不觉抵暮 ”,可以判定夜市和瓦子的经营已经没有时间限定,故选 A。材料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 B,瓦子没有涉及经营者的问题,排除 C,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的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
5、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 “贯 ”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唐朝赋税以实物赋税和货币赋税为主,南宋时期,则以货币赋税为主,这种表面赋税形式的变化,则反映了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故本题选 A。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曲解了题干原意,排除 B。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 C项错误,与史实不符合。 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的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
6、发展。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 “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资至百万 ”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 ”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因此 ABD项均符合题意;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 C项。 考点:古
7、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东汉庄园经济的特点。 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技术相当高超。而这些青铜器都是用于朝廷大典、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故应选 B。由于青铜的质地、韧性等因素,青铜器很少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因此 A项错误; CD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冶炼业。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
8、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 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说反映的是为改变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宋初采取 “杯酒释兵权 ”的策略,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乙说反映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设枢密院以分割丞相的兵权。丙说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丁说是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故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
9、的演变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最近,北京大学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仅让人想起了古代的 “孝廉 ”。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路。这种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世官制属于贵族官职的世袭,科举制以及八股取士都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因此 AC 项错误;察举制由官员根据人的德才向中央推荐,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 “孝廉 ”选拔人才。故选 B。 D项是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表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
10、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答案: A 试题分析:监察制度创设的初衷是为防止地方叛乱,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设立,往往是把若干邻近地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监察区,由中央定期派遣官员巡视,后来,这些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这说明了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是中央集权在起作用。故选 A。 B项经济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区域调整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与题干不吻合。 C项错在监察力度减弱,这与史实不吻合。 D项错误,监察区不属于疆域领土问题。 考点:古代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雅安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入学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