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20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20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20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 20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人对特定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列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而立 弱冠 期颐 耄耋 不惑 花甲 豆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 ,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 ,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初夏还不是盛夏 ,比喻人还未成年 ,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 “豆蔻年华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表示已经成人 ,因为还没有到壮
2、年 ,故称 “弱冠 ”)。而立指男子三十岁 (立 ,“立身、立志 ”之意 )。不惑指男子四十岁 (不惑 ,“不迷惑、不糊涂 ”之意 )。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 “(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 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 ”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3、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学生对材料正确理解能力。材料中苏格拉底 “诱导了他的门人 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 ”体现色诺芬认识到了苏格拉底为挽救社会道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苏格拉底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 ) A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B “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 C “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 ” D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
4、的正确解读能力。材料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体现了人文主义,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推崇;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强调对个人的认识; “人为善,人恒敬之 ,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强调目标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这句话所
5、能印证的名言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 “美德即知识 ”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 “人生而平等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 “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强调了人类就是善恶是非的标准,这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美德即知识 ”是苏格拉底的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的思想; “人生而平等 ”是启蒙思想。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智者学派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
6、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的出( )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 “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强调人的自由要受到道德的制约,人的自由是有限的;启蒙运动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康德的思想 明清时期, “士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 ”,社会经济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反映在小说中,商人第一次成为被歌颂的对象。其典型作品是( ) A红楼梦
7、 B “三言二拍 ” C聊斋志异 D水浒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明清时期小说蓬勃发展,通俗的、内容丰富的小说在城乡流行。在 “三言二拍 ”的作品中,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明清时期小说 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个的新剧种 京剧。 200 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
8、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 “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 京剧 ”可以看出京剧在产生过程中吸收 了其他剧种的优秀合理的因素,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京剧的产生 文艺复兴的本质意义是( ) A复兴了西方古典学术和艺术 B打破了中世纪教会权威和封建愚昧的禁锢 C为资本主义统治地位的建立制造舆论 D创造了新的学术和艺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作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文艺复
9、兴运动,其本质意义就是打破了中世纪教会权威和封建愚昧的禁锢。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意义 马丁 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 ”强调世俗权力应当高于教皇的权力。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
10、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的思想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这一主张属于( )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 “结合的形式 ”、 “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 “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 ”等信息,可以分析出人们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寻求一种结合形式,这反映了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西方
11、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的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比较能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历史作用上的共性是发展了人文主义;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是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三次运动的历史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
12、(公元前 426年一公元前 373年 )说: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 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在他看来( ) 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自然法律 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 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D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应当是平等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材料中 “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体现了法律是人类按照一定的约定制定出来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政
13、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制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 “意境 ”,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 “意境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 “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宋代的风俗画是以写实为主的,反映世俗的审美情趣, B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绘画 据
14、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 “活版 ”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中突出强调了 “邸报 ”“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 ”这一信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代,最早的活版是泥活字,所以 A和 C项是错误的;活 版印刷之前有雕版印刷,排除 B项;战国有司南,指南针出现最早;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火药发明于隋唐;活版发明于宋。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
15、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2011年西安世园会会徽取名 “长安花 ”,它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 “百花吉印 ”,其构思源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思想。据此判断,该思想源于( ) A道德经 B孟子 C四书章句集注 D日知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材料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是老子的思想,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老子的思想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
16、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 ”说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视美术和音乐对伦理道德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特点 “夜半 ”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 “姑苏
17、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古人把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 “夜半 ”。据此可知, “夜半 ”指 ( ) A卯时 B子时 C寅时 D丑时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五点至七点为卯时,依次递推。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的思想 董仲舒认为: “(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 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
18、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天人合一 ”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君权神授 ”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 “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 “善出性中 ”是性善论,是孟子的人性论;材料中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 “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
19、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这体现了( ) A三纲五常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朱熹对贝壳的探究,反映了其格物致知的理念;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发明本心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思想;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朱熹的思想 焚书 答耿中丞说: “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 愿学孔子 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辽宁省 大连市 20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