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苍南县五校高二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浙江省苍南县五校高二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浙江省苍南县五校高二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浙江省苍南县五校高二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 10月 7日 01时 15分,第 23号台风 “菲特 ”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登陆,温州市受到正面袭击,电力、交通、水利、农业等设施普遍损失严重。面对灾难,有的人求神灵保佑,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这说明(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面对灾难,有的人求上帝保佑,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 ”,表明人们在不同世界观的指引下,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
2、,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 A、 B两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 D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中的 “代谢 ”与 “古今 ”,表明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故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C三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
3、物发展具有普遍性。 十六大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党十八大又提出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 “建设 ”改为 “建成 ”,从哲学看,其依据在于( ) A重视量的积累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十六大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到十八大强调 “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 ”,虽然只是一字之变,却重若千钧,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 “建设 ”是过程,“建成 ”是结果,一字之变,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向世界作出的政治宣言,向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由此可见,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4、B、 C三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当前,有些家长 “超前 ”、 “超负荷 ”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 A没有坚持发展的观点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有些家长 超前 、 超负荷 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说明了部分家长没有遵循孩子成才的客观规律,故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 D三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
5、,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某学者在回答 “你觉得人死后,意识到哪里去了 ”的问题时说:人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是软件程序,你关闭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理论上,意识应该可以在神经元网络中被重建,但是非常困难。该学者的观点( ) 认为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认为电脑能够模拟人脑的意识活动 认为意识依赖于物质 认为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复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是软件程序,你关闭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 ”,强调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也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两项表
6、述不科学且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生理基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语文期刊咬文嚼字 2012年 12月 30日发布了 “2012年十大流行语 ”,分别是: “正能量 ”、 “元芳,你怎么看 ”、 “舌尖上 ”、 “躺枪 ”、 “高富帅 ”、 “中国式 ”、“亚历山大 ”、 “最美 ”、 “赞 ”、 “接地气 ”。这些热词无不体 现网友对中国政治、民生等问题的关注。网络常见的流行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
7、答案: C 试题分析: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2012年十大流行语 是对中国政治、民生等问题的反映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反映客 观,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8、;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前提,故 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本题漫画中 “所谓门槛,过去了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 ”,表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说明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最近 ,湖南台一档明星亲子互动节目 爸爸去哪儿 引起了一阵热潮。五位明星爸爸纷纷表示通过这个活动,学会了怎么带孩子,怎么做家务,也深刻 明白了孩子妈妈的辛苦。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材料相同的是 (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
9、,则知尚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 (窗户 ),见天道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五位明星爸爸纷纷表示通过这个活动,学会了怎么带孩子,怎么做家务,也深刻明白了孩子妈妈的辛苦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项体现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项否认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是错误的,且与题意相悖,故不能入选; 两项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013年 10月 31日晚上 8点 02分,在台湾花莲县发生 6.7级地震,浙江多地有震感。浙江省地震局检测预报中心某总工程师说,虽然台湾和浙江不在
10、同一个地质 板块上,但地震波通过地壳传导,距离越近,传导的能量越大。这表明( )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事物的联系既包括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包括自在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故 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虽然台湾和浙江不在同一个地质板块上,但地震波通过地壳传导,距离越近,传导的能量越大 ”,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
11、物前进的和上升的变化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因此,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由此可见,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不能明确变化的上升和前进的趋向 性,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 曾几何时,文凭是就业最有分量的敲门砖。斗转星移,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在看文凭的基础上,更加看重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头疼不已。可见 ( ) 任何事物
12、都是相互联系的 就业之路,变幻莫测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斗转星移,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在看文凭的基础上,更加看重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 ”,既强调了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说明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故 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
13、他们各自所蕴含的哲理排列正确的是( ) 量变是 质变的必要准备 规律具有客观性 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强调的是重视量的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强调的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强调的是抓主要矛盾、抓关键、抓重点。由此可见,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十二五 “期 间,我国不但关注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
14、指数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及民生方面的需求。这蕴含的哲理是 ( ) 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量变一定引起质变 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想问题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兼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我国不但关注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及民生方面的需求 ”,既体现了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也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树立整体观念和全
15、局意识,由此可见,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全局观念。 从辩证法角度讲,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世界存 在状态的是( )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 物质世界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项是从唯物论角度而言的,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问题,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项是从认识论角度而言的,不能题意,不能入选; 两项是关于世界存在状态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
16、: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要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这一要求强调了在实际工作中应把握好( ) A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D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要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强调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构成系统时,才能实现系统的优化。由此可见,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C三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 今年是中国 -东盟建
17、立友好对话关系 22周年。双方共同努力,履行 “20周年亮点 ”系列活动的各项承诺,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追求 “10+1 11”的理想效果。 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 A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B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上升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中国 -东盟双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追求 “10+1 11”的理想效果 ”,表明了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有利于实现系统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 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B、 C、D三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18、A项。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人一秒钟却挖不了一个洞。 ”这在美国被称为邦尼人力定律。这一定律( ) A不承认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B肯定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否定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 D认为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人一秒钟却挖不了一个洞 ”,它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的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为 1,那么 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 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 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物,而是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
19、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由此可见,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C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牛顿是 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作用外,还有一个 “切线力 ”,这个 “切线力 ”只能是来自上帝的 “第一推动力 ”。这一事例说明 ( ) A早年的牛顿是唯物主义者,晚年是唯心主义者 B坚持唯物主义就能取得巨大成就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
20、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表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项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 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不能入选; 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下列不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气者,理之依也 C理生万物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答案: C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A、 B、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浙江省 苍南县 五校高二 联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