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 “灌溉三郡,开稻田 ,于是蜀沃野千里 ,号为陆海。 ”称颂的是 A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 B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 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D都江堰的兴修之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蜀志 ”中的蜀都是指四川,“灌溉三郡,开稻田 ,于是蜀沃野千里 ”,当然是称颂李冰在四川修建的都江堰的巨大功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都江堰的兴修之功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
2、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 C到 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革结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其中出现 C到 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9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才有了好转。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八字方针 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 延泽承包的 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 ”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
3、: “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 ”,横批是 “展翅高飞 ”。这幅对联歌颂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 ”, 吃陈粮说明是在农村的改革,政策好就是因为当时的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政策,所以这幅对联歌颂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英国剑桥大学彼得 诺兰教授说: “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
4、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这两条道路在经济上分别指 A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是学习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则是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5、下表是我国人口流 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流动农民工总数 19851990 年 2118万 19922000 年 12900万 2008年 14041万 A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B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C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 D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19922000 年和 2008年流动农民工总数逐年大幅度的增加,只能是因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特别是城市里大量的私人企业的涌现,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自己还美其名曰农民工。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
6、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2013年 7月 20日新闻网中国梦的历史地位: “张謇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践行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是励精图治的实业家。 ”下列说法不能做为以上论点论据的是 A宣扬 “实业救国 ”思潮 B践行 “设厂自救 ”观念 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D参加科举考试考 中状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A宣扬 “实业救国 ”和思潮、B践行 “设厂自救 ”观念和 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都和题目主旨密切相关 ,而 D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状元则和题目
7、主旨毫无关系。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 在 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 15%20%。 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 5年,利率仅 6%。 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 5.5%。西方国家在 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在
8、 30年代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所以,西方国家在 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只能是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 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 “凯恩斯主义 ”,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B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 C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凯恩斯主义 ”就是要大力
9、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 “凯恩斯主义 ”的第一次伟大的和成功的实践。所以,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 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 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奉行自由主义在经济领域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 “滞胀 ”现象 C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D缩小 “福利国家 ”规模减轻
10、政府的财政负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英国的经济政策再一次发生了微调和改变,面对着经济中的 “滞胀 ”现象,撒切尔夫人减少国家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让更多的私人资本家经营,是在减少国家干预。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 “滞胀 ”现象 列宁说: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 “走一段困难、危险
11、的下山路 ”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 “不劳动者 不得食 ”的原则 B一定程度上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C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 ”是指新经济政策,不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山路就是后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阶段,所以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当然是指 B一定程度上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
12、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 C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计划管理 D杜绝全国人口的异地流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本质特点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的居民证制度的本质目 的、主要目的当然是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优先发展重工
13、业的战略 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 (1950-1984)示意图。造成 20世纪 70年代末两国粮食 产量出现不同发展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改革是否符合国情 B土地所有制的不同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否 D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20世纪 70年代末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发展趋势是指,中国粮食产量在增长,而苏联粮食产量在不断的下降,中国粮食产量在增长是因为经济改革符合国情。而苏联粮食产量在不断的下降,是因为经济改革不符合国情。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
14、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改革是否符合国情 2010年 4月 25日,从美国首都华盛顿传来消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010年联合春季会议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 3.13个百分点,由原先的 44.06%提高到 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 从目前的 2.77%提高到 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说明了 A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B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开始脱钩 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15、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ABD三项都是很明显的错误,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当然不能得到彻底改观 ,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当然不能脱钩,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当然尚未建立。不过,本题能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 “APEC的 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 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 WTO 的谈判。 ”这主要说明了
16、A APEC经济一体化已推动政治一体化进程 B APEC和 WTO 相互 依存,相互促进 C 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D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APEC 是区域经济集团, WTO是全球化的标志, APEC 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 WTO 的谈判。 ”这主要说明了当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 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稳定国际汇率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答案: B 试题分析
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该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成立的初衷的却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所以本题答案:是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另外, ACD都是后来的目的。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世界银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 斯蒂格利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 据之一是 A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
18、风险 D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意在说明此题是在考查全球化的不好的一面,而 ABD三个选项都是在论述全球化好的一面,所以本题答案:当然是 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
19、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 料不难发现,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既能反映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又能反映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不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而是此口号太片面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盲
20、动急躁的情绪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C洋人发明的火车 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 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既然是沿江居民当然最有可能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只有 AB两项合适,当然军舰并不是居民随随便便就有可能乘坐的,因为它是用作军事的。所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 “马上
21、”“马甲 ”“马头 ”“马褂 ”“马蹄 ”“马前卒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等有关 “马 ”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 “机器 ”“机舱 ”“机车 ”“机电 ”“机工 ”“机构 ”“机械 ”“机帆船 ”“机关枪 ”等关于 “机 ”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 ”,而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只能是 B农
22、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生态恶化,物种消失是对题意的曲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题意无关。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下图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下图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曲辕梨和 筒车,所以本题答案:是 C. 。 另外耒耜是在原始社会,耦梨是在汉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真的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辽宁 东北 育才 五校高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