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鼙 鼓( pn)旌 旆 ( pi) 踯躅 ( zhzh)面面相 觑 ( q) B 扁 舟( pin) 霰 雪( xin) 迤逦 ( yl)雕栏玉 砌 ( q) C绸 缪 ( mu)戏 谑 ( xu) 鹧鸪 ( zhg)鼎 铛 玉石( chng) D女 娲 ( w) 色( ch) 葭苇 ( jiwi)直栏横 槛 ( jin)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魂魄国殇文身疱丁解牛 B桅杆锱铢言讫钟鼓撰玉 C乾坤皓腕寂寥妃嫔媵嫱 D销愁佰仲舟楫豆蔻词工
2、 答案: C 下列划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海对 “美眉 ”“恐龙 ”“PK”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 “封杀令 ”。此举一出, 石破天惊 ,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面对印尼发生的四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 目无全牛 。 C投资者在把握波浪脉络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在起伏不定的股市中,唯有把握大势,波段操作,才能 游刃有余 。 D面对即将 喷薄而出 的中国 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 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是两朵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奇葩。 B “知人论世 ”的欣赏方法是指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C对待网络文学和草根文学,有关方面的领导表示,评委不会有轻视态度,只会一视同仁和更重视。 D作为人口老龄化大省,江苏近年来加大了投入,加快了养老服务设施步伐,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工作,让 “老有所依 ”落到实处。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4、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 “奔流到海不复回 ”,言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销,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 C从诗题看,长恨歌就是歌 “长恨 ”,但是为什么 “长恨 ”呢,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 对故事的铺叙,一层层地展现出来。 D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 “古诗十九首 ”中。 答案: B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夫人认为绣春囊是凤姐所遗,凤姐跪着哭辩。王夫人只好说自己气急了,拿话激凤姐建议派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以查赌为名,把年纪大的、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人,并暗中举报,王善保家的告睛雯黑状,王夫人唤来睛雯,
5、晴雯知道有人暗算自己。王善保家的建议晚上来个猛不防的抄检大观园。(红楼梦) B大卫从佩葛蒂的哥哥家里回家后,继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 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继父立即把不足 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大卫 科波菲尔) C爱斯梅拉达被押到广场行刑时,加西莫多从教堂里冲了出来,他挥拳打倒了刽子手,把爱斯梅拉达高举肩头,跳进教堂,用嘶裂的声音喊道:圣地!群众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被加西莫多的壮举感动了。(巴黎圣母院) D三国前期,曹操势力非常强大,统一了北方,接下来就是南下,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曹
6、操派大将夏侯 乱啊馐绷醣敢丫氤隽酥罡鹆痢罡鹆猎谛乱吧柘侣穹 钫栽迫盏猩钊耄 缓蠡鸸 苹 南暮 疵挥兄屑疲 匠纸鹤抛刺 !度 菀濉罚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 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 “农民上楼 ”,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 谷穗碰
7、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 “背 ”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 “背 ”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 !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 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 “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
8、才能停止沸腾 ”,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 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
9、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
10、子树,经历了 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 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小题 1】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文中台湾老兵说 “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3分) 本文以 “故乡
11、的沉沦 ”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3分) 【小题 2】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文中说: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 7分) 【小题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 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 “背井离乡 ”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 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
12、,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答案: 【小题 1】 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 1 分,要点:思乡)和与亲人的真挚情感( 1分,要点:亲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 1分,要点:血脉相连)。( 3分)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 1分)。突出了对中国 广大农村( 的田园风貌(或: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 1分)的悲愤之情( 1分),引人深思。( 3分) 【小题 1】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 1分),揭示了农村庄稼
13、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 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 1分)。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1分)。 【小题 1】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 “心灵的归宿 ”等) 【小题 1】 CD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注意句中的关键词 “不可以配制 ”,写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 【小题 1】此题考查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此手法是拟人、排比,要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作用。 【小题 1】句意理解 1分,结合文本解说 2分。 联系实际谈认识
14、和感悟 4分。 【小题 1】 C“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曲解文意; D“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与文意不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美的欣赏的普遍性 对于是否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所有人都喜欢美的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可以列举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 与风景和人体有关。所有人都喜欢草原景观,这种景观偏好的一致性,超越了文化差异和特定的阶层差异。就人体来说,身材匀称、面容姣好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的。 第二种类型是对整体自相似形式的欣赏,如葵花籽的排列,海螺壳的构造。在黄金分割比中,我们能发现典型的整体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之间的
15、协调关系,对于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决定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具有黄金分割比的形式。 第三种类型是对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的普遍性与非凡的艺术作品有关。泰姬陵、蒙娜丽莎或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不管具有何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 之着迷。 当我们将风景或者人体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这种感知依赖某种神经模式的高度局部化的激活;当我们将整体自相似形式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相邻皮质区的共振产生更加深远的皮质并行激活;对那些伟大的、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经验,依赖我们整个美的欣赏和认识构造的整体激活。这三种类型都意味着审美实际上就是大脑愉快,但神经刺激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经验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差异。在局部刺激
16、中,我们经验到吸引力;在并行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意味深长的愉快;在整体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惊人的美。 对风景和人体的偏好之所以是普遍的,因为它们都起 源于选择效应,这种效应对智人的基因组产生影响,它们先于任何文化区分,这就是它们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在今天仍然保持普遍性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美是在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确立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它明显朝生殖和生态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学范围中,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善的体现。 对于整体自相似形式的审美偏爱,也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发展和选择出来的。它在今天的普遍性,来源于相应基因结构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美是在动物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比人类更早的来源。这种类型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西省 高安 中学 下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