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4月双周练习(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4月双周练习(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4月双周练习(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 4月双周练习(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 丧服 传: “大宗者尊之 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 ”, “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 足则资之宗 ”;又如礼记 曲礼: “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答案: C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 “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 这 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
2、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 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答案: A 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指出: “统治者除了其人民自身所准备接受的东西 外,是不可能给他的人民以任何东西的 对于专制君主的这一观念, 代之以人民 自身方面的公意这一观念,亦即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民去追求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的那种 意志。 ”下列思想家的名字最适合填入横线的是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答案: A 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
3、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 平衡 宪法 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 “转折点 ” 指的是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答案: B 该图片是美国胡佛研究所档案馆馆藏的一张前苏联宣传画,宣传画敦促工人们加入生产突击队,以实现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原画上写着: “我们要打倒懒惰的工人。 ”该宣传画反映了 A余粮收集制挫伤了工人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无法调动工作热情 C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 D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弊端初现 答案: D 毛泽东传中写道: “在这场危
4、机过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赫鲁晓夫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 这个讲话,成了苏联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 ”这场危机是指 A越南战争 B柏林危机 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 D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 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 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的发展 B缓解 20世纪 70年代的经济滞胀 C克服 20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D解决二战结束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答案: B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
5、家外交手段,建立 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 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A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 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答案: C 19 世纪中前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时代。革 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 的社会矛盾与危机感到失望与不满。由此文学艺术领域兴起的流派,其代表作有 A B C D 答案: A 2011年 3月,中国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稳定利比亚局势,但对支 持
6、安理会决议部分内容有困难,因此投了弃权票; 2012年 2月,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 草案进行表决,考虑到提案国在各方仍有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强行推动表决无助于维护安理会 的团结和权威,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中国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 答案: C 2012年 1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20周年。 20年前,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 迈着蹒跚的步伐,带着子孙登上列车,纵贯整个中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广东深圳, 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
7、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下 列 “网友评论 ”不符合史实的是 A邓公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B邓小平 “南巡 ”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C邓小平 “南巡 ”是从地方、从社会寻找动力的典范 D 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答案: D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 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中华人民共和 国 “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
8、灭剥削制 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建国初期,最先提出上述方针的文献分别是 A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论十大关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新民主主义论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D 据欧阳修新唐书 宗室列传赞记载: “然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亦不可一 概责也。救土崩之难,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 故王者视所救为之,勿及 于敝则善矣。 ”这段话反映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君王应注意 “封建 ”与 “郡县 ”相互平衡 B郡国并行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郡县单轨比封建郡县双轨一体更有优越性 D汉以来皇帝制度一
9、直都有封建制相伴随 答案: A 所谓 “罢市 ”,是指城市工商业者采取集体行动,非正常地终止商业交易活动。据 大清会典,雍正二年 “议准地方如有借事聚众、罢市、罢考、欧官等事 ”,都要严惩,否 则有关官吏并以 “溺职例革职 ”,严禁地方民众借 “罢市 ”等方式对朝廷任免贬黜施加压力, 否则 “加倍治罪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罢市 ”是古代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之一 B严禁、严惩成为历朝统治者治理 “罢市 ”的手段 C这从侧面表明市民阶层的逐步形成和崛起 D传统社会的政府管理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答案: B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 “华夏民族之文 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10、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市坊融为一体 活字印刷首创 儒家信仰重建 世俗文学兴盛 A B C D 答案: D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称: “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 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 ” 这则材料反映出洪秀全 A主张在中国全面复兴西方基督教 B想打倒列强,恢复中华民族的自由 C企图建立新朝代而非新国家或新社会 D对于社会革命也是十分积极的 答案: C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 “实际上它们只 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 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
11、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作为历史解释,它可以用来评 价 A资政新篇 B洋务运动 C维新思想 D辛亥革命 答案: B 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 “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 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 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 ”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 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 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C其现代化旗帜即 “民主 ”与 “科学 ” 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 答案: D 1937年 4月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同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林伯渠代表中
12、 共宣读了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 2012年 4月清明节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率台湾官员 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意欲凸显 “慎终追远 ”、 “源远流长 ”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是高于政治层次的文化历史 层次。对两次祭奠黄帝陵共同传达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民族认同推动国共合作 文化认同推动民族凝聚力 救亡图存激发民族认同 海峡两岸认同 “一个中国 ” A B C D 答案: B 该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 1947年)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 钢铁 98 硫酸 80 电 78 纺锭 60
13、煤 80 机制糖 90 出口植物油 70 机制纸 50 资料来源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 3辑,第 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 答案: C 综合题 ( 14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成就历史发展的机遇。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 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 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
14、、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的 “市 ”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 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 每至四鼓罢 ”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 重大的意义。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中 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 中间商。 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 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 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双周 练习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