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省晋中昔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西省晋中昔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西省晋中昔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西省晋中昔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五经通义云: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由此可见封禅活动的实质是 A祈求国泰民安 B彰显丰功伟绩 C表达敬天地之意 D强调君权神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 ”, “天命以为王 ”等信息词,可以判断古代帝王是借助封禅来神化君权。故选 D。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礼记中载: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2、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 “惟命于不常 ”(康诰)、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和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的主宰的天命观,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由此,周逐渐消除了盲目信奉鬼神的非理性因素。故选 D。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
3、”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 B草市迫江货,津桥税海商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观点是宋代城市发展由传统格局到 “城市革命 ”的趋势。依据所学, C项体现了宋代的 “市 ”突破了空间限制。 A项是秦时的商品买卖要明码标价; B是唐代草市的作用明显; D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会馆。故选 C。 考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 “官无封建,吏有封建 ”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 “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 ”。对
4、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宗法制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 被严重地削弱 D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宋、明以来,官位是没有世袭分封的,而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却有世袭的。故这种 “吏有封建 ”并不属于按照血缘进行的宗法制分封。A说法错误。 考点: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分封制。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 “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 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 ”。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5、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认为,私人垄断资本的膨胀会导致社会贫富不均;发展国家实业能使国民共享。 A项错在 “反对私人资本发展 ”,这与材料意思不符。 C、 D材料没有提及。故选 B。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这一文件最有可能发表于 A国
6、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重庆谈判期间 D北平和谈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 “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 “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所推行的政策。这一政策结束于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期间。故本题选 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 1943年出版)一书说,近百年来中国人 “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 ”, “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
7、化遗 产 ”。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该书出版于1943年,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书中蒋介石强调, “笃信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在侮辱中国的民族文化遗产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书的目的是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故选 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据中国档案材料, 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顾问或专家共计 1093人。 1958年 8月赫鲁晓夫访华,中苏达成协议:在华苏联顾问或撤回
8、,或改为专家,以后将根据中国的需要继续派遣专家。国务院通知 “各部门聘请苏联专家必须严格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苏联向中国派遣专家 1957年有952人, 1958年 915人, 1959年 699人, 1960年 410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 “一五计划 ”的完成得到苏联的大力帮助 B中国试图摆脱苏式发展模式 C反映出中苏分歧越来越严重 D苏联撤走专家是中国 “三年经济困难 ”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 :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从 1950-1953年,苏联派出专家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工作;从 1957年 -1960年,苏联派出专家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 B、 C三项说
9、法正确。苏联撤走专家是中国 “三年经济困难 ”的原因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故 D说法错误。 考点: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当政府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 团体意志和个人意志结合,此时的政府是最活跃的;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 当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离公意最遥远,政府越有可能滥用权力。据此可判断卢梭认为 A民主制是完美的政体形式,能更好地提高政府效率 B君主制导致政
10、府效率低下,不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C民主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能更好地体现公共意志 D君主制集中体现公共意志,也有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卢梭的政府建制原则分为三类, “当政府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时建立的属于民主制, “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 ”属于原始民主, “当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 ”属于君主制。由此依据材料判断, A项,在原始民主制下,政府效率最低; B项,材料没有提及; D项与材料不符。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 启蒙运动。 17世纪末到 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 “节
11、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 资不应该减少 ”,更有人指出, “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 ”。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7世纪末到 18世纪中期,面对工资上扬的情势,重商主义者寻求的解决之道是在不降低工人的工资的情况下,提高劳动效率。由此可以判断,这种观点可能直接影响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的兴起。故选 D。 考点:工业革命 第一次
12、工业革命。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 “回到中世纪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 “理性王国 ”的失望 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世纪末 19世纪初,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产生了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检视和抨击当时的社会的浪漫主义,体现了对资产阶级 “理性王国 ”的失望。故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2004 年,在联合国第 58 次大会上,通过了 2005
13、 年为 “国际物理年 ”的决议,以纪念一个具有划时代物理学贡献诞生 100周年,并盛赞是它 “改变了传统物理学固执而绝对的不合理状态 ”。这个 “划时代物理学贡献 ” A改变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B从运动角度论证了世界的相对性 C开启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大门 D从微观领域完善了经典力学体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计算出这个 “划时代物理学贡献 ”是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它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 运动的速度有关, B说法错误; C项是伽利略创立的自由落体定律; D项是普朗克的量子论。故选 A。 考点:世界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
14、,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 ” 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牛顿原理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依据所学,启蒙运动是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由此本题选 C。 A项说法错误; B、 D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世界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 ”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
15、,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自由,反对束缚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明代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理学束缚的思想。故选 A。 B、C、 D三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明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思想。 某学者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 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 “外部因素 ”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16、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意大利的 “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是指 14-17世 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地中海国家意大利逐渐衰落。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它 (科举制 )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 D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
17、颠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唯一没有被动摇过 ”, “该国特有的制度 ”, “持续了一千多年 ”等信息词,可以表明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故选 C。 考点: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2010年 9月 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 “如何给这些孩子 (外来工子女 )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
18、教育公平的主张。依据所学, A 项是孔子提出的,主张不管什么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教育不应该有差别。故选 A。 B、 C两项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而提出的; D项主张关心社会现实,学以致用。 B、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某时期国际战略格局被形象地概括为: “一个村子、两家姓 (姓 资 姓 社 )、三大力量 (美英等发达国、中苏等社会主义及亚非民族独立国 )、四种人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殖民地宗主国与新 兴民族主义国家并存 )。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国策性课题是 如何奉行不结盟政策 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如何求得国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西省 晋中 昔阳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