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西方葬礼 答案: A 19世纪 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工业包括( )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江南制造总局 A B C D 答案: A 1864年,包世臣记载: “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 ”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 ) A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B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 C棉纺
2、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 D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答案: A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 诺斯写道: “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被奇迹般地送到1650年的英 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 幻想 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答案: A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出现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 (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
3、纱机 答案: C 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市场扩大的需要 B工艺技术的提高 C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 D电力的广泛应用 答案: C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答案: B 下列哪些是英国殖民扩张的特点 ( ) 海盗式的抢劫 贩卖黑人奴隶的交易 同一般的商业结合起来 无力同西班牙抗衡,采取
4、与西班牙联手对外殖民扩张 A B C D 答案: A 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园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答案: B 曾国藩曾经说过: “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从中能看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抵抗 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 D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 “求富 ”的旗号,创办
5、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代表性企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福州船政局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C 抗日战争期间,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对官僚资本的支持 B国家权力强制实行经济垄断 C战争需要强化经济高度集中 D民族工业在战争中损失巨大 答案: B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 C 19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
6、自然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洋务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 B C D 答案: A 19041907 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 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 A 鸦片战争后,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 “闽产之土布土棉 不能出口 ”。这种状况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东南沿海的
7、商品经济日益萧条 B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答案: D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 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 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 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造成这种 “奇怪结局 ”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 答案: C 中国
8、近代资本主义 (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 C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答案: B 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达 .伽马到达印度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哥伦布首航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 B C D 答案: B 清初地主商人对财富 “以末敛之,以本守之 ”,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 ) A导致农民贫
9、穷 B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 B 在汉语中, “鼎 ”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 A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 A “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B “扬一益二 ”。 C “苏湖熟,天下足。 ”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 答案: C 明朝中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 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上是因为( )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 “不抑兼并 ” C明朝中后期政
10、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答案: D 从西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到战国商鞅 “废井田,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 )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答案: C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 A受儒家 “仁政 ”学说的影响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答案: B 甲骨文中, “黍 ”字出现 300多次, “稷 ”字出现 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 28次和 10次。上述材料不能直接说明( ) A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B诗经
11、中有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 答案: D 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铁器的使用 B社会人口的增加 C国家分裂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提倡 答案: A 史书记载: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 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 ) A翻车 B筒车 C耜 D耧车 答案: B 2007年,宋代沉船 “南海一号 ”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在船上发现了大量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 )答案: D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福建省 莆田 中高 一下 学期 第一 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