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联考文综历史卷.doc
《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联考文综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联考文综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联考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中国古代常以左右来区分人或事物的远近尊卑。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到了元代,不但以右官居上,更是发展到连科考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而到了明朝,又回复了尚左的传统。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左右观的变化带有时代特征 B左右观与其民族文化相关 C左右观的变化体现社会进步 D左右观是等级社会的产物 答案: C 历史学家波普尔说: “总之,不可能有一部 真正如实表现过去 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作出自己的解释 ”。作者试图强调 A对历史的解释可以随心所
2、欲 B研究统一的历史规律没有意义 C历史不能复原,故无法证伪 D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时代特色 答案: D 英国卫报 1979年 9月 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 “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 ”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 答案: B 某作家被评论为 “史诗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 ”。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是 A等待戈多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西风颂 答案: C 图印章产生的地区应该是 A湘赣 B陕北 C江浙 D皖南 答案: A 当罗斯福在 1933年 3月
3、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 这里的 “独裁者 ”,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 ”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根除了大萧条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危险和隐患 B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造成这一变更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革命人士的坚持 C清朝统治的瓦解 D辛亥革命的推动 答案: D 卢梭说: “我情愿生在这
4、样一个国家:在那里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因之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共同的幸福。这只有当人民和主权者是同一的时候才能做到。 ”这 “共同的幸福 ”得以实现的主要前提是 A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 C分权制衡 D以人为本 答案: A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说: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 1775年。 ”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历史根源是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环境污染严重 B启蒙运动开始兴起,但社会道德失序 C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固 D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激化 答案
5、: C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 “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 “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答案: A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 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答案: B 以下关于图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因 “强干弱枝
6、”而致地方困弱 B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 C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D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 答案: D 综合题 ( 3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 GDP水平的比较( 400-1998年) 表 1000-1890年日本、中国和西欧居民达到 1万人的城镇人口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安格斯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 28页 材料二 14世纪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文艺复兴旗手高擎人文主义大旗, 提倡个性解放以反对封建
7、制度对个性的束缚。他们的声音如巨人登高一呼,很快就在阿尔卑斯山上南北各大城市中心激起雷鸣般的反响和回音,震撼了欧洲大地。 但丁谢世二百年以后,中国出了个李贽,敢于反对以孔孟之道为“万事之至论 ” 似乎与西欧的人文主义有些相似,但却如荒野的孤鸿哀鸣,未能激起任何群众性的回响。 李贽之后,有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也都阐发过颇有时代新意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但是他们和李贽一样,只是在很小的知识圈内有一定影响,未能像西欧文艺复兴那样在 各大城市中心激起一个群众性的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文化运动。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 材料三 从 19世纪中叶到 20世纪初,在国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中国的城市有了快速的发展,
8、出现了若干近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上海从市政建设与管理、上海士绅自治运动,到上海人的行为方式、婚丧嫁娶礼仪的变化,多有西方的影响;编制门牌号码、人车分道、文明婚礼、实行夏时制、选举市花、选举上海小姐 ,不是仿照租界就是学自泰西。 许多早期城市的公共工程大多为西方商人所创办与控制 -使得这些城市具有浓厚的西方印迹和色彩。许多人 往往把他们看成是西方城市的缩影。 翟志宏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价值演变 材料四 19世纪 60-70年代,上海乡民谓电线有碍风水,而将英商在吴淞 -上海间所架设的电报线之 “电杆悉行毁去 ”;一些保守旧官员也把同期外人在沪架设之电线、所修之铁路斥为 “惊民扰
9、众,变乱风俗 ” 而在一些传统城市,这种反应更为强烈。北京在 20世纪初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就流行着一些谣言,认为 “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 ”;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 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被大肆宣扬。 翟志宏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价值演变 材料五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中国的南大门,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实行对外开放等政策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增加,全区城市由 5个增至 23个,城市化水平达到 52.7
10、%。 岳麓版必修 II经济成长历程 ( 1)依据材料一,概括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西欧相比的变化轨迹。并指出图与表的内在关系。( 5分) (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李贽等人的思想未能 “激起一个群众性的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文化运动。 ”的原因。( 6分) ( 3)依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当时市(乡)民对待西方文明成果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16分) (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哪些趋向?( 4分) (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城市化建设有哪些认识?( 6分) 答案:( 1)轨迹:在 1000年以前,中国的城市化率领先于西欧,在此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黑龙江省 中等 四校高三 第一次 高考 模拟 联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