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6.1提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6.1提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6.1提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沪科版高中化学 6.1提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于反应 A2+3B2 2AB3以下表示的反应速率中,速率最大的是 A vA=0.4mol L-1min-1 B vB=0.8mol L-1min-1 C v =0.6mol L-1min-1 D v =0.01mol L-1 S-1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如果都用 B2物质表示反应
2、速率,则分别是1.2mol L-1min-1、 0.8mol L-1min-1、 0.9mol L-1min-1、 1.8mol L-1min-1,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该题的关键是反应速率必须用同一种物质表示,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保持单位的统一。本题难度不大,学生较易得分。 已知: 4NH3(g)+5O2(g)=4NO(g)+6H2(g). Q 0.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温度越高, NO的含量
3、就越低, A正确, C不正确;同样压强越大, NO的含量就越低, B 正确;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D 正确 ,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图像识别 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 -t 图像或 c-t 图像: 1.-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 “先拐先平 ”。在转化率 -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 -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 (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
4、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 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 aA(g) cC(g) 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 c d 答案: AD 试题分析: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的瞬间, 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2倍。但最终平衡时, 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8倍,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A的转化率降低,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5、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浓度的大小和改变容器容积的瞬间对比,然后依据勒夏特例原理分析即可。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 Y(g) Z(g) W(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 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 X,上述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W 是固体,改变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和平衡都不影响, A 不正确;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因此当容 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和 D都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外界
6、条件对平衡状态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有可能错选 A,主要是还是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牢固,或者是审题不清楚,误把 W看作是气体。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已知: C( s) CO2( g) 2CO( g)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式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降低压强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高考
7、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勒夏特例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A2 (g) 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 n mol的 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AB的同时,生成 n mol的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 n mol的 B2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 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A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
8、能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的压强始终是不变的, B不正确; 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能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 确; D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 D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中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固 )+2B(气 ) C(气
9、 )+D(气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总物质的量 答案: BC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 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 C 可以说明;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的压强和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 A和 D不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是变化的,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因此 B可以说明,答案:选 BC。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中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1)任何
10、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 正 =逆(同一种物质 ); 各组分含量 (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 )不随时间变化; 某反应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 =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是: 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和反应总压 P 不变 (恒温恒容 ); 对于恒温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在变化; (3)不能作为判断标志的是: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任何情况下均适用 ); 有气态物质参 加或生
11、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和反应总压 P不变 (恒温恒容 )。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增大铁跟盐酸反应的速率 A用粉末状铁代替块状铁 B用 1mol L-1HCl代替 0.1mol L-1HCl C增大压强 D改用不纯的铁代替纯铁 答案: C 试题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另外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改变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改用不纯的铁代替纯铁,则可以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
12、型,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该题学生不难得分。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A(g) 2B(g)+C(g);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 L-1降到 0.06mol L-1需 20s,那么由 0.06mol L-1降到 0.024mol L-1,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 18s B等于 12s C大于 18s D小于 18s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物浓度由 0.1mol L-1降到 0.06mol L-1需 20s,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是 。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降低,所以 0.002mol/(L s),解得 t 18s,答案:选 C。 考
13、点: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难度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反应速率逐渐降低这一客观事实,然后列式计算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在 2L密闭容器中,盛有 2mol X和 2molY物质进 行如下反应: X(s)+3Y(g)Z(g),当反应进行到 10s后,测得生成 0.5mol Z,这期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vX=0.5mol s-1 B vX=0.025mol L-1 s-1 C vy=0.05mol L-1 s-1 D vy=0.075mol L-1 s-1 答案: D 试题分析: 10s后,测得生成 0.5mol Z,则用 Z物
14、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由于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Y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0.025mol/(L s)3 0.075mol/(L s)。X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易适中。该题有可能错选 B,主要是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或者是审题不清导致。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规范化答题能力。 填空题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 质量 /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 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 的时间 /s
15、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 4和 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沪科版 高中化学 6.1 提示 化学反应 速率 平衡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