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季的突然辞世,是相声界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声的大旗谁来扛 姜昆已倍感肩上的重量: “我相信自己能继续攀爬相声的 象牙之塔 ,一定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走一步。 ” B近年来中国 GDP增长的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投资和外贸出口,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正日渐加深,可见人们担心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顾虑也并非 杞人忧天 。 C面对即将 喷薄而出 的中国 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 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2、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D随着交易会临近,将有大量外地客商来到广东,一些打着 “深珠游 ”旗号诈骗外地游客的团伙又 跃跃欲试 ,这着实让人担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象牙之塔 ”,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贬义不当; C“喷薄而出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与语境不符; D“跃跃欲试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多用于工作、学习等,不符合句子中诈骗团伙蠢蠢欲动的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是中美联合公报上的一句话,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是( 3分) 美国方面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 A台湾是中国的一
3、个省 B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答案:( 3分) B 试题分析:解句子衔接题还应考虑背景因素的客观表意。本题题干的背景因素是中美联合公报上美国的认识,它的这一认识是中、美、台三方共识,美国是政治上对立双方的 “中介 ”,这一共识必为双方所接受, A项 “一个省 ”,只是中方的一厢情愿, C、 D项亦然,三方共识只能是 B。答题应从题干限定的语境找答案:,不能凭主观想象代替语境中的客观表意,故本题选 B。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江西东
4、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生了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B北京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洽谈会 “谁主办,谁负责 ”,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 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C 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为了连任,布什不得不对选民关心的问题给出慎重答案:,其中包括伊拉克问题。 D一些青少年因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学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缺宾语, “免疫 ”后补 “措施 ”。 B 错用虚词: “和 ”,造成逻辑错误;“存在
5、安全隐患 ”无法 “依法追究 ”;应改 “和 ”为 “而 ”; C不符合 “是 ”字句式要求,“大选 ”后加一个 “年 ”字;语序不当,应为 “慎重给出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 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以下小题。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
6、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 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 “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7、。关于通识教育, 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 “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 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 “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 “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 ”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 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
8、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 “人统 ”,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 “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 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 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
9、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而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 “轴心组织 ”。 (选自 2012年 6月 看历史) 【小题 1】与 “大学精神 ”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 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
10、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歧。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一至三自然段,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 B文章四至八自然段,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九自然段,指出中国的大学
11、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 “轴心组织 ”。 D全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再旁征博引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 学。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大学里的师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2、2】 D 【小题 3】 A 【小题 1】试题分析:不是 “不重视 ”,原文 “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一至三自然段阐述的不是 “大学的历史意义 ”,而是 “大学的功能 ”。)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原文 “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 ”是选择关系。 C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 D强加因果和把未然说成已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2
13、5分) 郭沫若的 “崛起 ” 邹士方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 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丈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一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 “催产婆 ”,这个人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年 11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学灯属于 “学艺性副刊 ”,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间的通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 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 1919年 8月 15
14、日学灯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而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 “沫若 ”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 9月 11日学灯刊出。 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 “夏社 ”,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当他在 8月 29日新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 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
15、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 “无名小辈 ”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 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 1920年 1月宗在学灯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凡有诗寄去,宗毫无保留地发表,甚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大发,于是沫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
16、来。大量地编发一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 “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使学灯 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 ”,对于凤凰涅檗和天狗二诗,他热烈地赞颂: “你的风格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他。 ” “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
17、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 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工。 ” 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他很大的鼓励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 “我的钟子期! ” (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宗白
18、华可以算作是女神的 “催产婆 ”,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是宗白华奠定了郭沫若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B学灯之所以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与宗白华引入哲学、美学和新文艺,并将其与过去的学术讨论等内容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密切相关。 C郭沫若对学灯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没想到被刊载,这唤起他的胆量,他的生活和创作从此发生决定性的转折。 D宗白华用新诗栏取代新文艺栏,大量发表当时并无名气的郭沫若的诗作,打破学灯编辑的惯例,激发了郭沫若 的创作热情。 E本文通过宗白华发现并鼓励郭沫若创作诗歌的经历,表现了一位编辑工作认真细致并敢于打破常规的非凡勇气和惊人魄力。 【小题
19、 2】宗白华为郭沫若的 “崛起 ”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面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6分) 【小题 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 “崛起 ”源自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不也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E给 3分,答 D给 2分,答 C给 1分。 【小题 2】( 6分) 提供机会。宗白华看重新诗 ,在学灯上开辟新文艺专栏刊载新诗,后来又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之以新诗栏,为郭的 “崛起 ”提供了舞台;并以惊人的气魄接二连三大量发表郭沫若的诗作,给了郭向世人展示才华的机会。 慧眼识珠。
20、宗白华不在意郭沫若是 “无名小辈 ”而看重作品的实际价值,并且敏锐地判断出郭沫若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欣赏指点。宗白华欣赏郭沫若诗作并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创作意见,既鼓舞了郭,也帮助了郭提高创作水平。(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只是摘录具体表现,每点 1分,最多给 4分。) 【小题 3】( 6分) 风格方面,有一种自然的清芬。 内容方面,富于哲理,意味深浓。 形式方面,嫌简单固定,欠流动曲折(曲折优美)。 意境方面,偏于雄放直率,宜作雄浑大诗。(每点 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8分)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自身具备相应的才华。郭沫若不仅具有爱国的热情,还有过人的胆量和惊人的创作
21、才华,这是他成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慧眼识珠的伯乐。宗白华不重名气只重才情的选诗标准,使郭沫若得以被发现。宗给了郭以知音般的理解,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给他的生活和创作带来决定性的转折。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施展的舞台。宗白华为郭沫若 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他开辟专栏刊载新诗,大量编发郭沫若的诗作,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罕见的现象。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得到帮助,提升自我。宗白华不仅给郭沫若提供舞台,还品评鉴赏郭诗,赞扬其特点长处,也指出其缺点不足,为郭提升自我指明了方向。(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其中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要求有理有据。每个方面的探究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C项
22、,是郭沫若在学灯上读到康白清的,唤起了自己的 “胆量 ”; A项 “宗白华奠定了郭沫若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错,根据文意,是女神奠定了郭的地位; B项,文中无 “同等重要 ”的 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相关段落并筛选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得出答案:。如第五段的首句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和鉴赏家 ”就包括两种帮助,一是编发作品,二是进行评析。其他不再赘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23、: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找到相关段落即第五段,筛选信息即可。筛选信息时,应该抓住关键词,如 “风格 ”、 “形式 ”等进行概括归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识,谈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要清晰、连贯、得体,能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25分) 品 质 约翰 高尔斯华绥 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他和他的哥哥合开一爿店,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只有
24、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 样的靴子 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把幼小的脚伸到他跟前时,羞怯地问道: “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 ” 他回答说: “这是一种手艺。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 他好像把靴子的精华缝到靴子里去了。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我对他说: “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 他看了我一下,没 有作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海南省 海口市 高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