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在钟楼、大雁塔北广场和大唐芙蓉园等处,彩灯高挂,歌声飞扬,购物游览的人群川流不息:浓浓的年味 呼之欲出 。 B各地驻京办曾被圈内人士称为 “搞不动的东西 ”。如今,随着新改革方案雷霆下发,驻京办去留的悬念终于 尘埃落定 。 C一些单位领导在下属面前总是摆出一副 目无下尘 的样子,只管发号施令,不与员工沟通,结果导致人心涣散,离心离德。 D有些文章唯恐在描述上不能穷形尽相,在抒情上不能淋漓尽致,在议论上不能 鞭辟入里 ,结果反倒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 答案
2、: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山寨的核心是滑稽模仿,亦即戏仿。戏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仿。,。戏仿并不尊重原作,而是故意冒犯原作。,。滑稽模仿与随意拼贴的含义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其特点是语言与真实意义之间的错位、脱节以及由此造成的反讽效果。 在 这里,模仿并不意味着学习,而是意味着颠覆 而滑稽模仿却是旨在颠覆模仿对象的一种模仿 把被戏仿的对象抽离其原来的语境,加以随意的拼贴 一般的模仿把模仿对方当成仿效与学习的楷模,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与手段 在戏仿中经常使用的手法是随意的拼贴 由于语境错置而产生荒诞、滑稽的效果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在热播的望长安、大秦岭和大秦帝国等影视作品中,对陕西省关中地域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和表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B遭遇大地震袭击的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周边地区现有超过 300万灾民,其中绝大部分人无法获得食物、饮用水、庇护所和生活必需品。 C奥巴马封杀大银行最盈利的可以带来 10%收入的和客户毫无关系的自营交易的计划,在美国政界、学界和华尔街引发了轩然大波。 D一位优秀的有 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粗略的考察人的孤独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外在的孤独感和内在的孤独感。外在的孤独感是一种机缘性的、具体
4、的、浮在表层上的心理意识。只要外在环境一变好,这种孤独感便会烟消云散。内在的孤独感则是一种最深层上的心理意识。它常常是朦胧的,莫可名状和说不太清的。正因为说不太清,所以具有一种根本的、永恒的、无法驱散的哲学性质。 大凡有根本孤独感的人,思想感情多为较深沉者。因为他们有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个性,不为当时的社会和同时代人所容,在任何场合下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和格局,故内心常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当他们一旦 陶醉在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中,他们方才感到实实在在的平安和满足。他们的作品原是写给未来世纪的人看的,所以不为同时代人理解,横遭守旧者和庸人们的攻击。在人类少数天才人物,包括伟大政治家身上,根本的
5、孤独感几乎是一种不治之症。这种孤独感伴随着一种根本的惆怅和忧郁。企图抗衡和摆脱这种孤独感,便成了人类从事文化创造的一种最顽强的定力和内驱力。梵高之所以要拼着一条性命去画,仅仅是为了排遣内心深处一种说不太清的根本的孤独感。爱因斯坦终生对物理学、艺术和哲学的真挚的爱,全然是企图对这种孤独感的永恒的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 唐诗宋词中那些堪称为千古绝唱者,正是因为它们陈述了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根本的孤独感才成为不朽诗篇。伟大艺术家们的气质,多半有哲理沉思的成分。他们总是从个人具体的孤境(外在的孤独感)出发,上升到普遍的、哲学意义上的地球人的根本孤境。因为它带有永恒性,涉及到人类的根本处境,故具有一种哲理的
6、深度。 艺术创造的动力之一乃是在吾生有涯之中追求一种理想的、超越时空的永恒。 自然科学家刻意寻求自然界的永恒法则,亦在驱散内心一团根本的孤独感。 文化创造者们为了排遣自身的孤独感而进行的创造,留下了一笔精神遗产竟会使今天千百万读者感受到温暖,驱散千百万个寂寞,真是不可思议! 在多艰而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根本孤独感并寻找一条解救方法和出路的人,自会感到一种悲壮的奇美。也许,恰恰是这种人才会对人类怀有一种博爱之心和同情之心。 浅薄的快活和廉价的感官享受,远不如处在根本的孤境中并力图去冲决它来得幸福。这是搏斗的、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时空局限的高贵幸福。 (选自赵鑫珊孤独感与人类文化创造,有删节)
7、 【小题 1】下列关于 “内在的孤独感 ”的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内在的孤独感没有由外而内的波动性,不会随环境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B内在的孤独感是朦胧的,莫可名状的,具有根本的、永恒的哲学性质。 C内在的孤独感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它只能出现在少数天才人物身上。 D内在的孤独感是最深层的心理意识,常伴随着一种根本的惆怅和忧郁。 【小题 2】下列关于人类文化创造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类文化创造是那些具有内在的孤独感的人排遣内心的孤独寻求平安和满足的一种独特方式。 B企图抗衡和摆脱与生俱来的内在孤独感是人类 从事文化创造的唯一的最强大的定力和内驱力。 C用有限的生命追
8、求一种理想的、超越时空的永恒是所有人类文化创造者进行创造的根本动力。 D文化创造是对人类的孤独感予以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时空局限的过程。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内在孤独感的人因为思想深沉,有独特的见解和个性,不为当时的社会和同时代人所容,所以他们也具有着外在的孤独感。 B有根本孤独感的人的作品不为同时代人所理解甚至遭到攻击的原因是这些作品大都不是供现代人阅读而是给未来世纪的人看 的。 C唐诗中那些堪称千古绝唱的作品证明,只有表达出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根本的孤独感的诗作,才有可能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不论哪个时期,哪个朝代,一个诗人既然要创作
9、出千古不朽的诗篇,他的作品就应该表达出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根本的孤独感。 D文化创造者们出于排遣自身孤独感而留下的文化遗产能让今天的人感到温暖,说明人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根本的孤独感。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内在的孤独感 ”“只能出现在少数天才人物身上 ”表述错误。原文说“在人类少数天才人物,包括伟大政治家身上,根本的孤独感几乎是一种不治之症。 ”并未说 “只能出现在少数天才人物身上 ”。) 【小题 1】( B.“唯一的最强大的 ”理解错误,应为 “一种最顽强的定力和内驱力 ”;C “根本动力 ”理解错误,应为 “动力之一 ”; D.“
10、对人类的孤独感予以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 ”理解错误,应为 “对内在的孤独感的永恒的摆脱和最勇敢的回击 ”) 【小题 1】( “不是供现代人阅读而是给未来世纪的人看的 ”错误)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 1)( 4)题。( 25分) 阮籍之哭 晋书 阮籍传中记述了阮籍的三次大哭,其中后两次分别如下: 其二: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其三: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兵家的女儿既有才华,又有美貌,但还没出嫁就死了。阮籍不 认识她的父兄,却莫名其妙前往哭丧,把心中的哀伤哭尽之后,才自个儿返回家。晋书的作者房玄龄是这么评价这
11、件事的: “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可事实上,一个无论多坦荡真淳的人,也不会做出这种荒唐的举动来吧?那么阮 籍这种狷狂的举动,除了千年之后贾宝玉似的痴情外,还有别的喻意吗? 当然有。阮籍为什么要为兵家之女而哭?一是此女有才貌,二是此女未嫁而亡。可以说,这两条理由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兵家之女有才貌,但已作人妇;或者兵家未嫁而亡,而才貌平平,都不会吸引阮籍前去哭丧。阮籍明地里是哭兵家女,暗地里哭的却是他自己。兵家之女既有才又有貌,还没等到慧眼识珠的情郎,便香消玉殁。而阮氏自己同样才德兼备,却一直流光空耗,等不到可以报效的明主。而光阴飞逝,韶华飞渡,人生这东西就像春花般短暂,兵家女的夭
12、折,不就是明例吗?阮籍感 同身受,自然会号淘大哭。这哭一是可以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二是也可以用这个事例来加强世人对自己 “不拘礼法 ”的印象。 阮籍是当时软弱文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那个草菅人命的时代,阮籍要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他必将学会变通与圆滑,掌握与世间邪魔歪道斡旋的手段,小范围内牺牲自己外表的清洁,以保全内心深处绝对的高贵。 阮籍只活了五十四岁,就死掉了。一生除了留下八十二首咏怀诗外,其它毫无作为。其简短而苍白的人生轨迹,比起过早夭折的兵家之女也好不了多少。也许在阮籍为兵家女哭泣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 的才华一生只能注定在岁月的幽炉里空焚。 阮籍 “穷途之哭
13、 ”的喻意更为明显。此哭被后世好多文人所引申。千古以来,失意文人每每吟咏此句,常惆怅满怀、清泪满面。 恨天低,大鹏有志愁难展。 “山道之穷 ”让阮籍很自然地想到了 “仕途之穷 ”,驾车出门,不管东西南北,总有无路之时;而一生历经数位强权者,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投效的明主。理想就像一棵被巨石压住的草芽,竟找不到一点冒尖的空隙,此时不哭,更待何时? 都说乱世造英雄,阮籍的一生看起来机会多多,但他却像一只被关在玻璃房里的蜜蜂,四面八方都有亮光,但当他朝四面八方飞 去时,四面八方传来的却是砰砰砰的碰壁声。 阮籍人生的真正悲剧在于:内心的高洁容不下当时社会的污秽。如果他能真正做到逐波随流,那么他有的是官当,
14、甚至还能成为皇帝的姻亲。文帝司马昭当初曾求婚于阮籍,想让阮籍的女儿嫁给武帝司马炎。可阮籍故意大醉六十天,让文帝司马昭派去人没有跟他说话的机会,才不得不止了这种念想。 酒是阮籍的朋友,既是他的软武器,又是他的伪装道具,一碰到难以解决的尴尬局面,他就将自己喝醉,让对手莫可奈何。可以说,阮籍烂醉之时,也是他最为清醒、心机最缜密的时候。阮籍不是醉于性情,而是醉于谋略。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但这种和稀泥式的 “武器 ”毕竟当不得长久之用。到了司马昭假心假意,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请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看不惯这种伎俩,便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以为可以像上次拒绝联姻一样逃过这一关
15、。可上次的联姻对司马氏而言,并不是太重要,派下来的使者见阮籍醉了,转身就告 辞了。待使者下次来时,阮籍有时间重新喝醉。可这一回,事关重大,非同小可。使者见阮籍醉了,就一直待在他家里等候。阮籍酒醒之时,见一批批使者站满了大厅,没有办法,他只好挥笔草就。由于太有才华了,违心之话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劝进书写得 “辞甚清壮 ”,被当时的人们所器重。 阮籍是当时名士的代表人物,此文一出,便为司马昭谋取帝位扫清了舆论障碍,司马昭的阴谋很快就得逞了。可以说,这篇劝进书是阮籍人生中最大的污点,阮籍高洁的心灵容不下自己的这个污点,写完此文几个月后,便郁郁而死。 而他的意味深长的哭声却在历史的 横梁上久久缭绕,
16、千百年来都没断绝。 (选自谢宗玉阮籍三哭,有删改) ( 1)下列对人物短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阮籍为兵家之女痛哭的狷狂举动虽与贾宝玉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本质是借机表达自己政治理想和治国才华难以施展的痛苦。 B之所以把酒当做最好的朋友和武器,是因为只有在烂醉的时候,阮籍才能排遣内心的郁闷,头脑才最清醒,心思才最缜密。 C无可奈何之下,连违心话都能说得文采斐然,让人敬服,这说明阮籍除了举世无双的才华外,其心理也有潜在的两面性。 D阮籍最 后的郁郁而死,一方面表现了他对自我人格的完美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向严酷现实妥协之后的愤懑和不甘。 E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评
17、价者个人的性情及价值观有关,在对阮籍为兵家女痛哭原因的分析上,本文作者比房玄龄略高一筹。 ( 2)阮籍的两次痛哭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 3)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 4)文中说: “在那个草菅人命的时代,阮籍要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他必将学会变通与圆滑,掌握与世间邪魔歪道周旋的手段,小范围内牺牲自己外表的清洁,以保全内心深处绝对的高贵。 ”阮籍的处世态度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结合原文谈谈理由。( 8分) 答: 答案:( 1) A D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山西省 汾阳 中学 第一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