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二上学期第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二上学期第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二上学期第期中考试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二上学期第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默写填空 (20分 ) 桑之未落 日月忽其不淹兮 腰若流纨素 羁鸟念旧林 天姥连天向天横 银瓶乍破水浆迸 万里悲秋常作客 映阶碧草自春色 塞上长城空自许 多情自古伤离别 女娲炼石补天处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荷尽已无擎雨盖 时人莫小池中水 事不目见耳闻 ?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 壮心未与年俱老 但愿人长久 答案: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期代序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 羁鸟念旧林 池鱼思故渊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万里悲秋常作客
2、百年多病独登台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 流言更使我耳不忍闻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 有傲霜枝 时人莫小池中水 浅处不妨有卧龙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壮心未与年俱老 死去犹能作鬼雄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夙( s)兴夜寐 幽昧( mi)险隘葳蕤( ru)生光訇( h
3、ng)然中开 B羽扇纶( ln )巾豆蔻( ku)年华否( p)极泰来阡陌( m)纵横 C蹊跷( qio)尴尬深思慎( shn)取桴( h)止响腾余勇可贾( g) D羁( j)鸟念旧恬( tin)然自安 久假( ji)不归 家给( gi)户足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苦心孤诣桀傲锋利高屋建瓴泽被后世 B舐犊情深焚膏继晷克守准则罄竹难书 C身体羸弱一筹莫展夜雪初霁瞠目结舌 D贪脏枉法青青子衿殒身不恤贻误战机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毕业 15年未见,今日萍水相逢,王芳和燕平互相端详着对方,感慨万千。 B时下什么都兴 “排行榜 ”,诸如
4、 “金曲排行榜 ”、 “小说排行榜 ” 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应接不暇。 C这些慕名而来的客人们赞叹道: “九寨沟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仙境。 ” D许多年轻人对戏曲特别是京剧感到不可理喻。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 。 B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谎言究竟不能掩盖事实。 C通过十年含辛茹苦的调查研究,他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D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曹操 “七十二疑冢 ”之传说、史实及
5、意义 曹操逝后的数百年间,历代诗人对曹操陵墓多有吟咏,但唐以前诗歌虽都写到曹操归葬于两陵,却没有任何疑冢之说的痕迹,更遑论 “七十二疑冢 ”这样的确定数目了。可以说,唐以前并无曹操 “七十二疑冢说 ”。有之,自宋代起。 宋王安石诗: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入九邱。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 ” 此诗以 “铜雀台 ”“八九邱 ”和 “麒麟 ”等词语暗喻曹操七十二疑冢,虽不 知何据,却是中国最早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揽辔录里记载说: “过漳河,入曹操讲武城, 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间。 ”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还记载过范成大讽咏曹操疑冢的诗作: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
6、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 经两宋诗人的反复记载和歌咏,曹操 “七十二疑冢说 ”在元、明、清三朝广为人知,有些学者还以实地的考察见闻,来证明曹操 “七十二疑冢 ”并非虚传。曹操疑冢之说虽然历来众说纷纭,但是如果查考史籍,则会发现疑冢说只是后人的附会,没有任何史实根据,相反,曹操墓 的位置不仅无任何疑点可言,反而是可以考察和测定的。曹操生前曾对自己陵墓的位置和丧葬规格有所安排。三国志载曹操遗令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树不封 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 ”据此,曹操墓实际上就在曹魏邺城西门豹祠之西的地势较高和开阔的平原上。晋书
7、礼志的记载也证明,魏文帝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曹操下令薄葬,并且主动公布了陵墓的地点,说明他并不担心墓葬被盗,也没有设置疑冢的主观动机。 后世史籍中也有记载曹操墓大致方位的,如梁任防述异记载: “邺中铜脆乡魏武帝陵下,铜驰、石犬各二。 ”任防是南朝萧梁时人,去曹魏不远,其言宜可信。又北齐阙名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载: “其天宫也,左临渌水 旧都 瞩风岭,据有曹操之故堰。 ”也说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所以,如果能够确定曹魏邺城方位,则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并不难寻。我国学者张之、乔文泉等经长期研究曾分别指出今河南安阳灵芝村、习文村一带与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北一带,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此前盗墓贼
8、们的精确定位和 2009年岁末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发现,均已基本证实了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所以,所谓曹操七十二疑 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 当然,曹操 “七十二疑冢 ”传说无论是否符合史实,它都有存在的客观历史基础。它的出现和流传,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在中国古人中,曹操堪称是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从 “济世之才 ”到 “乱世之奸雄 ”,再到戏曲舞台上的白脸奸贼,曹操奸臣的形象逐步被定格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曹操 “七十二疑冢说 ”和宋代诗文、元明戏曲小说里对曹操奸臣形象的塑造,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光明日报 2010年 03月 02日,有删改) 【小题
9、1】下列关于曹操 “七十二疑冢 ”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从文字记载看,唐以前没有关于曾操疑冢之说的记录,更没有 “七十二疑冢 ”这样确定的数目。 B有关 “七十二疑冢 ”的最早记载是王安石的诗歌,其中的 “八九邱 ”等词语暗喻了七十二疑冢。 C “七十二疑冢说 ”在元、明、清三朝广为流传,有些学者还以实地考察见闻来证明 “七 十二疑冢 ”的确乎存在。 D查考史籍就会发现, “七十二疑冢说 ”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无任何史实根据,更无存在 的基础。 【小题 2】下列各项不能证明 “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 ”的一项是( ) A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生前曾主动公布自己陵墓地点;晋书
10、礼志也记载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 B述异记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等史籍记载了曹操墓大致在邺城附近,如果加以考究,并不难寻其具体方位。 C已经过长期研究,我国的一些学者曾分别指出了河南安阳灵芝村等一带区域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 D曹操 “七十二疑冢 ”传说的出现和流传,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 ”罗大经的诗句揭示了曹操担心墓葬被盗,故意设置疑冢的多疑心态。 B任防是南朝萧梁时人,距离曹魏执政时期较近,所以他关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的记载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C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籍记
11、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D曹操 “七十二疑冢 ”的传说尽管不符合史实,但它能够出现和流传,主要是因为曹操是中国古人中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更无存在的基础 ”错,文末说 “它 都有存在的客观历史基础 ”。 【小题 1】 D说的是 “七十二疑冢 ”传说形成原因。 【小题 1】 A诗句是范成大的,非 “罗大经 ”; C“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错;D原因错。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下列各题。( 22分)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
12、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宋金乱 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 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
13、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 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那首着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转的卢飞快,弓如
14、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边塞诗人卢纶也写过: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 “列舰层楼 ”、 “投鞭飞渡 ”、 “剑指三秦 ”、 “西风塞马 ”,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 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四川省 泸州 学校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