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世界上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牛顿 D托里拆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法拉第是发现电磁感应的科学家;奥斯特是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牛顿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故选 B 考点:物理学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C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石块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D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小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答案: ABC 试题分析:因为力是改
2、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 A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惯性是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故 B选项是正确的;因为石块在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由 P=Fv 可知,石块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故 C 选项是正确的;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和 空气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合力为两个力的大小之和;下降时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合力为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所以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故 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力与运动
3、;惯性;功率;力的合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 B引起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连入电路中的用电器实际功率过大 C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其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突然断开,应先找出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 解决后再闭合空气开关 答案: ACD 试题分析:因为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而且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电阻,所以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故 A选项是正确的;引起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二是连入电路中的用电器实际功率过大。故 B选项是错误的;因为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4、为电流的方向,而自由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其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故 C选项是正确的;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突然断开,应找出是短路造成的;还是连入电路中的用电器实际功率过大造成的 ,解决后再闭合空气开关。故 D 选项是正确的 . 考点: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B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C磁体具有磁性,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BC 试题分析:磁场是一种看不见的特殊物质,他是真实存在的,而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线,故 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
5、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所以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 B 选项是正确的;每个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故 C选项是正确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磁场与磁感线的区别;电流的磁效应;磁极;电磁感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 的水一定比 80 的水含有的热量少 B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液体的沸点降低 答案: BC 试题分析: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
6、量,所以 A选项是错误的;由 Q=qm可知,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 B选项是正确的;由 t=Q/Cm可知,在吸收的热量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的温度较小,所以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故选项 C是正确的;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所以 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内能与热量的区别;热值;热量的计算;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的关系 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500Pa;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600Pa;将细线剪断,金属
7、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1500Pa。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3, g取 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 6N B金属球的体积是 100cm3 C液体的密度是 0.8g/cm3 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10N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圆柱形容器的重 为 G1,容器中液体的重为 G2,金属球的重为 G3,容器的底面积为 S,图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1,图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2,图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3,金属球所受浮力是 F 浮 ,则 p1=F1/S=( G1+G2) /S , p2=F2/S=( G1
8、+G2+F 浮 ) /S ,p3=F3/S=( G1+G2+G3) /S ,所以金属球所受浮力 F 浮 =( p2-p1)S =( 600Pa-500Pa0.01m2=1N;金属球的重 G3=( p3-p1) S =( 1500Pa-500Pa0.01m2=10N;金属球的体积 V=G3/g =10N/(10N/Kg8103Kg/m3)=1.2510-4m3=125cm3;因为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 V 排 =V 物, ,所以由 G=mg=物 V物 g, F 浮 =G 排 液 gV 排 ,可得: 液 /物 =F 浮 /G,即 e =F 浮 物 /G=(1N8103Kg/m3)/10N=0.810
9、3Kg/m3=0.8g/cm3;因为由图丙可知,金属球在重力、浮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它所受的支持力为10N-1N=9N。故选 C 考点:力的平衡;压强;浮力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 烧瓶 A、 B、 C内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 A、 B烧瓶中装的是水, C烧瓶中装的煤油, A、 B、 C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 RA、 RB、 RC且 RA RC RB。当闭合开关 S,通电一定时间后(三个烧瓶中的液体均未达到沸腾), A、 B、 C瓶中温度计示数分别为 tA、tB、 tC。对三支温度计示数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均不计热损失,比热
10、容C 水 C 煤油 ) A tA tB tC B tA tC tB C tC tA tB D tA tB tC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RA、 RB、 RC串联且 RA RC RB ,再由 Q I2Rt可知, RA、RB、 RC产生的热量关系为 QA=QCQB。 。由 t=Q/Cm可知 A和 C瓶中,水和煤油的质量和初温均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那么煤油的末温比水的末温高,即 C 瓶中煤油的末温比 A瓶中水的末温高;同理,A和 B瓶中所装水的质量和初温均相等, A瓶中水吸收的热量比 B 瓶中水吸收的热量多,那么 A瓶中水的末温比 B瓶中水的末温高。故选 C 考
11、点:焦耳定律;热量的计算 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和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运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用它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土仪器静止在液体中时,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F 浮 G;由于土仪器在三种不同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由漂浮条件 F 浮 G可知,土仪器在三种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再由 F 浮 =液 gV 排 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
12、的密度越小;但由于不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多少,所以无法计算液体的密度的大小。故选 D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重力做了功 B木块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B木块所受拉力做了功 C没有力对木块做功 答案: C 试题分析:功等于力与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木块没有沿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移动距离 ,所以重力和支持力都没做功;木块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所以木块所受拉力做了功 。 考点: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 闭合时,
13、灯 L 正常发光,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变亮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由 I 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在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 P I2R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在由 U1/U2 R1/R2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
14、示数变大。 考点:电路的分析;欧姆定律;电功率 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 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照明用的小灯泡 L和吸尘用的电动机是并联的,而且它们分别由开关 S1和 S2控制。 D选项符合上述要求;而其余三个选项中的开关S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选 D 考点:电路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A陶瓷碗 B食用油 C橡胶手套 D不锈钢勺 答案: D 试题分析:常见的导体有 :金属 ,石墨 ,人体 ,大地 ,酸 ,碱 ,盐的水溶液;常见的绝缘体有 :干燥木料
15、 ,橡胶 ,纯净水 ,塑料 ,陶瓷 ,油等。故选 D 考点:物 体的导电性 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江河的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受热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蒸包子的笼屉周围冒出 “白气 ”和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是气态的水蒸汽遇冷变成液态的水,属于液化现象;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汽遇冷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的冰,属于凝华现象。故选 A 考点:物态变化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用放大镜把图案放大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苹果在
16、桌面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有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这就是影子 。故选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变滑动为滚动。车把上刻有花纹、钳子手柄上套有橡胶套和拖鞋的底部压有花纹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电暖气下装有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故选 C 考点:改变摩擦的方法 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杠杆可分为
17、三类:( 1)省力杠杆: l1l2,则 F1F2,使用这类杠杆,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等臂杠杆: l1=l2,则 F1=F2,使用这类杠杆,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有图可知,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其余三个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选 A 考点:杠杆的分类 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 D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加快蒸发的方法有: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用地膜覆盖农田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和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都是通过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来减慢蒸发;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蒸发的。 考点:加快蒸发的方法 实验题 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
19、1 52 54 56 59 (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_;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_ ; (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 53 时,它处于 _态。(选填 “固 ”或 “液 ”)( 3 分) 答案:海波 48 液 试题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其熔点为 48 ;当该晶体的温度为 53 时,高于它的熔点,它处于液态。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如图是小阳在使用同一支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请你仔细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 1)甲、乙两次测得的压强分别是 P 甲 和 P 乙 , P 甲 P 乙
20、 (选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你的依据是 ; ( 2)如果 A、 B两烧杯中的液体都是水,根据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水的内部压强与 _有关。 (3分 ) 答案:( 1)小于 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 2)水的深度有关 试题分析:因为 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探头上受到的压强越大,图甲 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小于图乙 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所以 P 甲 小于 P 乙 ;图甲探头所在位置较浅,受到的压强较小,图乙探头所在位置较深,受到的压强较大,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水的内部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有关。 考点:液体压强的探究 小阳在做 “测定小灯泡功率 ”的实验。实验中使
21、用的小灯泡标有 “2.5V”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20 2A”字样。实验中的实物连接如图 a所示。小阳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 S后,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b所示,他实验时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V。接着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当观察到 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增加了 0.06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分) 答案: .5 0.5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 S后,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为 20,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0.14A和1.7V。电源电压 U=0.14A20+1.7V=4.5V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北京市 朝阳区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