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融化 B湿衣晾干 C水果腐烂 D瓷碗破碎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水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 7个原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2 D乙醇
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考查是物质的宏观构成,只能说乙醇是由 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不是混合物,故 A错; B、一个乙醇分子由 2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因此一个分子中有 9个原子,故 B错误;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161) =3: 2,故 C 正确; D、由乙醇 C2H6O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122):( 16): 16=12: 3: 8,可判断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非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D错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有: 试管 漏斗
3、 蒸发皿 烧杯 量筒 集气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试管可以用于加热较少液体;漏斗用于分离、过滤和引流液体;蒸发皿用于液体蒸发和浓缩;烧杯用作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一定不能用来加热液体;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故选 A 考点:用于 加热的仪器 “酒驾 ”已经写入刑法。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 20mg l00mL为酒驾,酒精含量超过 80mg l00mL为醉驾。交警常用一种 “酒精检测仪 ”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 C2H5OH+4X(橙红色 )+6H2SO4=2Cr2(SO4)3(绿色 )+2CO2+9H2O
4、,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A CrO3 B Cr2O3 C Cr2S3 D CrSO3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4X(红棕色) +6H2SO4=2Cr2( SO4) 3(绿色) +2CO2+9H2O,反应物中碳、氢、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 2、18、 25、 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铬、碳、氢、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 4、 2、 18、37、 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4X中含有 4个铬原子和 12个氧原子,则每个 X分子由 1个铬原子和 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CrO3,故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
5、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 9个原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 A分析正确; B、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故 B 分析正确; C、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 C分析正确; D、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的反应物中有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两个,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单质故 D分析错
6、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城市中的 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 沉降 过滤 吸附 消毒 配水 ”。此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取水,一般是用水泵将河水输送至水厂,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过滤,能将难溶的固体物质除去,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 B 错; C、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 C错; D、消毒,一般消毒剂能破坏细菌中的物质,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在该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 D 符合题意 考点:水的
7、净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在 KClO3分解制 O2的反应中 MnO2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改变 C某些反应可使用不同的催化剂 D某些催化剂可催化不同的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故 A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故 B符合题意; C、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剂,例如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能起催化作用的还有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等等;故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某些催化剂可催化不同的反应,例如二氧化锰可以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到催化作用;故 D说法正
8、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从 2价变为 0价的是 A S+O2 SO2 B 2Mg+O2 2MgO C CuO+H2 Cu+H2O D 2H2O 2H2+O2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在一般化合物中,氧元素为 -2价,氢元素为 +1价同时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各元素的化合价 A、硫元素从 0价变成+4价,氧元素从 0价变成 -2价,故 A错误; B、镁元素从 0价变成 +2价,氧元素从 0价变成 -2价,故 B错误; C、铜元素从 +2价变成 0价,氢元素从 0价变成 +1价,氧元素化合价不变,故 C正确; D、氢元素从 +1
9、价变成 0价,氧元素从 -2价变成 0价,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患贫血病的人可以多吃韭菜,因为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 100克韭菜中含铁 8.9毫克。这里的铁指的是 A铁元素 B铁单质 C氧化铁 D铁的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韭菜中,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 “铁 ”不是以单质 、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 “铁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 A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H2除了表示氢气外,还可以表示: 氢元素; 一个氢分子; 两个氢
10、元素;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两个氢原子。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 H2除了表示氢气外,还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选: C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填空题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 1)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 。 ( 2)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简要写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西省 农业大学 附属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