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用其名字作为电流的国际主单位的物理学家是 A欧姆 B帕斯卡 C瓦特 D安培 答案: D 试题分析:欧姆是电阻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瓦特是功率的单位;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所以选 D 考点:物理单位 点评: 1、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物理单位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2、物理学中,很多物理量的单位都是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是为了纪念他们对科学做出的贡献,我们应该认识并分清他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
2、意一个分力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所以本选项正确; B、两个磁体,间隔一段距离,两者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所以 B错误 C.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方向相同时相加,方向相反时相减。所以 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说法正确。 所以选: AD 考点: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 点评:此题涉及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应用等多个知识点,难度虽然不大,但综合性很强,容
3、易出错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c/J( kg ) -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
4、热量后,根据公式 知,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此选项符合题意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改变比如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 Q=Cm t知,铝吸收的热量多此选项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D 考点:比热容。热量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比热容概念的连接以及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热量变化的比较,应充分利用 Q=cm t及其变形公式进行分析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
5、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 ABC 试题分析: 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 “闻其声而知其人 ”说法正确 B、路旁安装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说法正确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说法正确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所以 D错误 所以选 ABC 考点:声现象 点评:解决此题需要知道: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反映了声 音的品质与特色,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
6、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图是学习电磁现象过程中做过的几个实验,其中能反映电流具有磁效应的是 A甲图是给带有铁芯的线圈通电,它能吸住铁片 B乙图中有电流通过在小磁针上方的直导线中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C丙图中闭合开关,铜棒 a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 D丁图中闭合开关,使导体 AB沿箭头所示方向左右摆动,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答案: ABC 试题分析: -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A.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甲图是给带有铁芯的线圈通电,它能吸住铁片,电流产生了磁场,符合题意。 B.磁场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乙图中有电流通过在小磁
7、针上方的直导线中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产生了磁场,符合题意 C.丙图中闭合开关,铜棒 a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说明 U型磁体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发生了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D.丁图中闭合开关,使导体 AB沿箭头所示方向左右摆动,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这是电磁感应,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ABC 考点:电流磁效应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电流磁效应的概念要 清楚: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有 A、 B两个密度分别为 A、 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 GA和 GB,它们的边长之比为 2 1,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3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
8、、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入体积相同的水合酒精,此时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1,酒精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2。将物体 A和 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 A漂浮,有 1/4的体积露出水面。液体静止时,物体 A、 B所受浮力分别为 FA和 FB,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 P3,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 P4,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 0.8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3 P4 1 6 B.P1 P2 5 6 C.FA FB 15 2 D.FA FB 5 2 答案: C 试题分析: 1、因为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入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 所以 h酒 =h水 。所以 ,
9、因此 B错误。 2、因为 LA: LB=2:1,所以 VA: VB=8:1 又因为 A: B=3 4,所以 GA:GB=mA: mB=AVA: B VB=6:1 所以 ,所以 A错误 3、由题知,物体 A漂浮,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 A= 水 物体 B在酒精中下沉, FB=酒精 V 排 g=酒精 VBg, 所以 C正确, D错误 选 C 考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本题为选择题,实质是一道复杂的计算题,要通过计算确定三量的具体关系再进行判断 如图所
10、示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L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 R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随电阻的变大而变小,由 U=IR知,定值电阻 R0两端的电压变小;而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压之和,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所以选 C 考点:欧姆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串联
11、 电路的特点在动态电路中的应用此类题应首先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怎样变化,由欧姆定律得到电流的变化,再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各个用电器的电压变化 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 B、工人推车前进时,工人对车的推力向前,车通过的距离向前,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所以工人对车做功,符合题意; A选项中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C选项中同学抱着书不动, D选项中两人没有推动石头,都是只有力而没有距离,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点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
12、。同学们在不影响书写、阅读的前提下,坚持在教室少开两盏照明灯。当这两盏灯熄灭后,跟原来相比 A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了 B电路中的电阻减小了 C电路两端的电压降低了 D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减少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A、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越大,当这两盏灯熄灭后,干路中的电流变小,不符合题意 B、同时使用的用 电器越多,则并联的电阻越多,并联的电阻就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则总电阻越小,当这两盏灯熄灭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当这两盏灯熄灭后,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仍为220V
13、,不符合题意 D、当这两盏灯熄灭后,干路中的电流变小,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由公式P=UI可知,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小,符合题意 所以选: D 考点:电功率,并联电路的特点。 点评: A、家庭电器大多数都是并联的,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都小,知道并联的支路越多,总电阻越小 C、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 D、利用公式 P=UI进行分析和判断 汽车沿斜坡匀速上坡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车沿斜坡匀速上坡,质量
14、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升高,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所以选 B 考点: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大小变化情况 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0g B一位中学生身高约为 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 10kg D一支未用过的 2B铅笔的长度约为 15mm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此选项不符合实际,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 B、此选项符合实际,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m; C、此选项不符合实际,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 10g; D、此选项不符合实际,一直未用过的 2B铅笔的
15、长度约为 15cm; 所以选 B 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 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如图所示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A、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人身上,被人挡住,在墙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墙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玩具小人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D、水中
16、亭子的倒影是 平面镜成像,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所以选 C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点评:(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下列材料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干燥的木棍 B铅笔芯 C煤油 D橡胶棒 答案: B 试题分析: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四种物质,只有铅笔芯是导体,其他三种是绝缘体 所以选 B 考
17、点:导体 点评: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可做出判断 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修树枝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所以选 B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门头沟区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