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即 使 (j)祈 祷( q)扣人心 弦 (xun) B 哺 育 (p)相 宜 ( y) 杞 人忧天 (q) C 绮 丽 (q)坎 坷 ( k) 惩 恶扬善( chn) D 恣 意 (z)广 袤 (mo)满 载 而归 (zi) 答案: D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地流着。 我喜爱夜的柔和、舒缓;
2、我喜爱夜的安宁、静谧;我更喜爱夜使一切浮华和喧嚣退去,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己。 A选段首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春天夜空的明亮、透彻。 B选段中连用 “沙沙沙 ”,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喧嚣。 C选段中把 “月光 ”比喻成 “银色的薄纱 ”,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夜景的朦胧美。 D选段中运用 “我喜爱 ” 的排比句式,描写了山村夜晚的柔美、安谧。 答案: C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舞动起粗壮的臂膀,与狂风展开了搏击;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 , ;那繁茂的榆柳,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
3、。这些沙海边的绿色啊,使人振奋,予人勇气, 。它们是对坚韧不屈的沙漠生命最好的诠释。 A 在云空里傲视着将至的烟尘 给人安慰 B 高昂的头转瞬蒙上了一层黄沙 安慰着人们 C 高昂的头转瞬蒙上了一 层黄沙 给人安慰 D 在云空里傲视着将至的烟尘 安慰着人们 答案: A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城市精神在城市建设中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北京精神表述语征集民意活动。 B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
4、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C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D “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 “也是市政建设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北京作为首都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独特品质。 ” 答案: C 在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会宽容, 能帮助我们维持亲情、友情, 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别人对你有不经意或故意的伤害, 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宽容之心。 A既又不论都 B不仅而且即使也 C既然那么即使也 D既并且不论都
5、答案: B 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重 厚此薄彼解释: “厚 ”有 “看重 ”、 “厚道 ”的意思。 判断: “厚重 ”有厚道稳重的意思; “厚此薄彼 ”指看重一方,轻视另一方。 B布局 星罗棋布解释: “布 ”有 “设置、安排 ”的意思。 判断: “布局 ”指对事物的整体结构规划安排; “星罗棋布 ”常用来形容安排合理。 C意愿 称心如意解释: “意 ”有 “心愿、心思 ”的意思。 判断: “意愿 ”指自己的心思和愿望; “称心如意 ”指符合自己的心愿。 D陈列 推陈出新解释: “陈 ”有 “摆列 ”“过时的 ”的意思。 判断: “陈列 ”指把物品摆
6、列出来; “推陈出新 ”指对过时的事物去粗取精并进行创新。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难得淡定,完成下面题目。(共 8分) 难得淡定 苏轼有一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 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沉浮,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 “八风吹不动 ”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
7、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 “屁 ”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 “一屁过江来 ”。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 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 “空城计 ”,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 2011年 2月 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 “啊,文件太多,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 ”淡定
8、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乾隆问和 : “运河上千帆竞发,船 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 ”和 答曰; “一为名,一为利。 ”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 “大树将军 ”。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 “瘦羊博士
9、”。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 ,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 “前方战事如何?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 “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 ”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 “千古艰难唯一死 ”,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 “抗粮哭庙 ”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 “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
10、快痛快! ”嵇康遭人陷害,临刑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曲毕,叹息道: “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 【小题 1】文章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分) 【小题 2】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3】联系全文,简要说说 “淡定 ”的具体含义。( 4分) 答案: 【小题 1】( 2分)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做人与处
11、世,要有淡定的情怀)。 【小题 1】( 2分) 引出 “人生需要淡定 ”的论题; 增添文学趣味,激起读者的兴趣。 【小题 1】( 4分) 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镇定; 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 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 【小题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小题 1】议论文开篇一般有以下作用:引出论点或引出论题,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作为论据证 明论点,与下文照应等。 【小题 1】结合全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阅读下面文
12、字,完成下面题目。(共 8分)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含有三个氧原子 ,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常温下呈浅蓝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 20Km-50Km的大气中。这一区域中的臭氧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此外,雷电作用也会产生臭氧。 大气中臭氧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 它吸收太阳释放出 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对阻挡紫外线仍有一定作用。 由此,臭氧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甲】只有适量的臭氧才会
13、对地球生物形成保护作用,【乙】过量的臭氧会危及人类的健康,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 0.012ppm水平时,能导致皮肤刺痒,眼睛、鼻咽等也会受到刺激。浓度在 0.5-1ppm水平时,会引起口干。浓度在 1-4ppm会引起咳嗽,引发肺炎等。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 显,甚至导致死亡。其原因很简单,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肺功能减弱。 那么,这些近地面的臭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它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也是源于人类的活动。石油产品等矿
14、物燃料是主要的臭氧污染源,臭氧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形成的,这些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氮氧化物等,这些化合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且太阳光照也加速这种化学反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 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环境所承受的负荷越来越重。为了人类能够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 【小题 1】阅读第 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三条理由。( 3分) 【小题 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 ,分析出现下列现象的原因。(5分
15、 ) 【材料】 洛杉矶原本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港口城市。随着石油的开发,商业、旅游业的发展,城市汽车猛增。从 40年代初开始,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 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 答案: 【小题 1】答案:示例:【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前面的 “保护作用 ”一段直接相关;其二,【乙】句与后面的 “危害 ”的内容直接相关;其三,两句调换后语段表达的重点与原意不符。 (共 3分。每个要点 1分 ) 【小题 1】答案:示例:这种浅蓝色的烟雾就是臭氧,因为洛杉矶市汽车增多,而汽车的燃料属
16、于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是重要的臭氧污染源,( 1分)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燃烧过程中产生 的氮氧化物等就生成了地面臭氧。( 1分)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 1分)对人体器官产生刺激,导致眼睛发红、咽喉疼痛等不适症状出现。( 1分) (共 5分。每点 2分,语言表达 1分 ) 【小题 1】根据上下文的衔接;根据两句表达内容的侧重点理解。 【小题 1】能根据文中的原理来解释生活现象,语言表达合理即可。 阅读种春风,完成下面题目。(共 15分)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北京市 门头沟区 初三 下学 期中 考二模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