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无锡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无锡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无锡卷)化学(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无锡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等 “低碳 ”出行方式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C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D农业上采用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即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易造成成白色污染)。 考点:化学与社会 点评:化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某固体混合物由 K2CO3、 K2SO4、 CaCl2和 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 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取适量上述溶液滴加过量的BaCl2 溶液
2、,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向步骤 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 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 取步骤 的滤液加入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HNO3,振荡,沉淀不消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CaCl2、 KCl 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K2CO3、 K2SO4、 KCl C只通过步骤 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K2SO4 D若步骤 改为滴加过量的 Ba(NO3)2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 物中一定含有 KCl 答案: D 试题分析: 说明原物质中不同时含有 K2CO3、 CaCl2(二者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说明原混合物中含
3、有碳酸钾或硫酸钾的一种或两种; 说明沉淀为硫酸钡与碳酸钡,即原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说明步骤 的滤液中含有氯离子,因为步骤 滴加了 BaCl2溶液,所以无法确定原混合物一定含有氯化钾。因此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钾或硫酸钾,一定不含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钾。 D项正确。 考点:推断题 点评:根据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进行判断,要注意步骤及结论的严谨性。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最外层电子数为 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
4、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中错误的有: 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如金属与酸的反应即可放热; 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如钠离子; 全棉棉线燃烧时不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考点:归纳题 点评:正确地根据化学原理进行回答。 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反应容器体积
5、小,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白磷的着火点要低于红磷的着火点。 C项错误。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评:通过二者是否易点燃即可进行判断。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物质形成溶液的 pH 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C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 D铁、铜的金属的活动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苛性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pH;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pH。此项错误 B. NO、 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2、 +4。所以此项正确。
6、 C. O、 Si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分别为 46.6%、 27.7% 所以此项正确。 D. 铁的金属活动性要比铜强。此项正确。 考点:身边的化学物质 点评: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合理的归纳。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物质的溶解度 B t1 时, a、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2 时, 30ga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得到 80g溶液 D t2 时, 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有晶体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从图中可知 a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 b物质的溶解度。此项错误。 B从图中可知 t1 时, a、 c两物质
7、的溶解度相等。此项正确。 C t2 时, a的溶解度为 50g。所以 30ga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只能溶解 25 g,得到溶液的质量应为 75 g。此项错误。 D从 t2 降低至 t1 时, c的溶解度变大。所以其 t2 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不会有晶体析出。此项错误。 考点:溶解度曲线 点评: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判断。 对乙酰氨基苯酚( 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乙酰氨基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 2个氧原子 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41 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8:9:1:2
8、答案: A 试题分析: B. 每一个对乙酰氨基苯酚分子中含有 2个氧原子。此项错误。 C.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 151 D. 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8:9:1:2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能够正确地说出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 根据下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2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镁应属于金属元素。此项错误。 B.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此项错误。(相对原子质
9、量的单位不是 g)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 点评:正确地理解元素周期表所表示的意义。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此项错误。 B.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硝酸银溶液)变蓝色(硝酸铜溶液)。此项错误。 C.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溶液呈酸性)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此
10、项错误。 D. 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此项正确。 考点:常见的实验现象 点评:要正确掌握常见实 验的现象。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甘蔗榨汁 答案: B 试题分析:海水晒盐是将通过蒸发水分使溶解的盐从水中析出,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 蜡烛燃烧时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汽油挥发时汽油从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甘蔗榨汁时改变的是甘蔗的外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点评: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解答。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
11、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干冰是指固态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矿泉水是由水和一些可溶解的矿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磁铁矿是由四氧化三铁和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考点:物质的分类 点评:根据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与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的特点进行解答。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质可以是任何状态。如二氧化碳气体作溶质的碳酸饮料;酒精作溶质的白酒;蔗糖作溶质的蔗糖溶液。 考点:溶液 点评:正确地把握溶液的特点。 为了防止坏血病,提高人体抵抗力,应补充 A
12、碘元素 B锌元素 C氟元素 D维生素 C 答案: D 试题分析:维生素 C的作用是防止坏血病。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点评:正确了解食物中的物质或元素的作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用一盏燃烧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此项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此项正确。 C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时应先将试管平放,将固体放在管口,再将试管缓缓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的底部。此项错误。 D读取液体的体积时应保持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刻度水平。图中俯视是错误的。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点评:掌握
13、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氢氧根离子: OH- B铝离子: Al+3 C氮原子: N2 D氧化汞: HgO2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铝离子的符号应为: Al3+ C. 氮原子的符号应为: N D. 氧化汞的化学式应为: HgO 考点:化学用语 点评:根据化学用语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 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1)现有 H、 C、 O、 N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 (用化学式表示 ): 酸 ;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小苏打 。 ( 2)家庭厨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江苏 无锡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