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的下列金属,最不活泼的是 A Ag B Fe C Al D Zn 答案: A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l、 Zn、 Fe、 A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点评:这种题目属于常考题型,中考出现频率较高,但是难度较低,注意平时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总结。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Fe+ 3O2 2Fe2O3 B CaCO3 CaO + CO2 C Zn +HClZnCl2+H2 D H2SO4 + NaOHNaSO4+ 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与事实不符合,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2、; B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 D两选项皆没有配平,应为、 。 考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现象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 往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应使用胶头滴管,滴管应垂直于试管口正上方; C 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
3、平。 考点:实验室基本操作 点评:关于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比较有限,应注意总结。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B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考点:分子、原子的常见性质 点评:分子、原子的常见性质属于基本的化学知识点,较为简单,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平
4、时应注意对细小知识点的识记。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C用铂丝蘸取氯化钠溶液放在火焰上,可以看到火焰呈黄色 D 将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硫酸铜,硫酸铜变为蓝色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是过量的铁单质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产生白色沉淀是两者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C 钠元素发生焰色反应为黄色; D 将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水,通过硫酸铜没有明显变化。 考点:常见化学实验现象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现象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
5、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农业上用食盐溶液选种 B氢气可用来冶炼金属 C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碳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答案: D 试题分析:碳酸钾中不含有氮元素,只能补充钾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做氮肥。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其实考的是性质,要注意的是物理性质也要掌握,容易漏掉。 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对下列实验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连接 、 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B 中的液体一定可以做干燥剂 C 、 中水的作用相同 D将 中药品改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依次连接 、 、 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氧气 答案:
6、 B 试题分析: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反应, 可以作为反应装置, 可以作为收集装置; B 由图可知 中的液体可以除掉水分,所以可以做干燥剂; C 中水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中的水是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掉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会使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考点: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点评:考察实验室常见的化学仪器,较简单,但是却是中考中的必考题,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较为 简单,平时注意积累总结。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 C2O3),下列说法正确的 A C2O3的摩尔质量是 72g B 1 mol C2O3中
7、含有 1molO3 C C2O3的物质的量是指 C2O3的质量 D 1 mol C2O3所含氧原子约比 1mol CO2多 6.021023个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 B C2O3中不含有 O3; C 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的数量,不是质量; D 1 mol C2O3所含氧原子约比 1mol CO2多 1 mol,也就是 1NA, 也就是 6.021023个。 考点:物质的量 点评: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察基本化学概念,每年必有,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积累总结。 K2SO4中混有少量 KNO3,分离该混合物有如下操作: 将混合物溶解形成浓溶液
8、; 加热蒸发; 冷却; 过滤,移出 KNO3晶体; 过滤,移出 K2SO4晶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步骤应为 B操作 中得到的晶体可能是纯净物 C操作 后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 D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两者的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果是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硫酸钾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操作步骤为 , K2SO4中混有少量 KNO3,采用降温结晶法无法提纯硫酸钾,操作 中得到的晶体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操作 后溶液为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操作 后溶液的溶质有两种。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除杂问题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9、化学反应 2Al+6HCl2AlCl3+3H2,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的反应; B 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C 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C项符合题意。 考点:置换反应的定义 点评: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常见置换反应书写属于比较重要的考点,虽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考查形式,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注意审题。 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
10、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金刚石、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也就是说是由同种元素、同种原子构成,区别是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单质的定义,单质属于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选项 A、B、 C都表示化合物, D项符合题意。 考点:物质组成的表示 点评:物质类别的判断属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
11、现,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相结合,考查基础,通常较简单,注意积累。 甲烷( 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单质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混合物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综上所述甲烷属于有机物。 考点:化学概念 点评:此题考察较为直接,较为简单, 都是基础知识,但这类题目却是历年中考题的考查重点,应引起注意。 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 B蔗糖 C花生油 D食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12、 醋是醋酸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 B 蔗糖溶于水可以形成蔗糖溶液; C 花生油由多种油脂混合而成,和水无法互溶,混合可以形成乳浊液; D 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化学常识类的题目一直是近几年中考的考察热点,常和生活相结合,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察,较为简单。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蜡烛燃烧是其中的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 B 冰雪融化属于水的三态变化,为物理变化; C 香水挥发是香水分子在空气中运动的过程;
13、 D 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判断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向来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单项选择题里面比较靠前的位置出现,属于简单题。 “2H”表示的意义是 A 2个氢元素 B 2个氢原子 C氢分子 D 2个氢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用数量表示; B “2H”表示 2个氢原子; C 氢分子可以表示为 H2; D 2个氢分子可以表示为 。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考试时经常以此为考察点,要熟悉其意义,同时注意仔细审题。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表所示,其中显酸性的是 A
14、B C D 物质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答案: A 试题分析: pH值为 7的时候是中性,小于 7为酸性,大于 7为碱性,所以番茄汁为酸性,糖水为中性,牙膏、肥皂水为碱性。 考点:物质 pH值与酸碱性判断 点评: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察物质 pH值与酸碱性,每年必有,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积累总结。 三氧化二铋( 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 Bi2O3中 Bi元素的化合价是 A +6 B +3 C +2 D -3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设 Bi2O3中 Bi 元素的化合价是 ,则有 。 考点:化合物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上海市 虹口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