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贵州省毕节地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
《2013届贵州省毕节地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贵州省毕节地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贵州省毕节地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二)(带解析) 选择题 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将蔗糖变为糖水 B菜刀生锈 C换气扇抽走油烟 D瓷碗破碎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将蔗糖变为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换气扇抽走油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 Ag+、 Cl-、 SO42- B Mg2+、 NH4+、 NO3-
2、、 Cl- C Na+、 K+、 SO32-、 CH3COO- D Cu2+、 Na+、 NO3-、 SO42- 答案: B 试题分析: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 H+ A、 Ag+、 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 S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硫,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 Cu2+的水溶液蓝色,故选项错误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
3、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遗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燃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 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正确; C、室内着火,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燃烧更旺,正确;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室制取 O2、 CO2和氢气的方法,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 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气体收集装置可能相同 反
4、应类型可能相同 可以都不需要催化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都可选用 “固液不加热型 ”装置,发生装置可能相同,故 正确; 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所以收集方法不完全相同,故 错误; 制氧气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氢气发生的是置换反应,故 错误;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用催化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制取氢气都不用催化剂,可以都不需要催化剂,故 正确;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 2012年 11月
5、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 “废物管理全球伙伴关系 ”会议上发布报告称,城市垃圾问题日益恶化,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B减少城市垃圾的最佳途径是焚烧城市垃圾 C城市建筑工地的垃圾可以增加空气中 PM2.5的含量 D城市内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加剧了城市垃圾的排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城市生活垃圾经过挥发和化学反应释放出有害物质、气体,可以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焚烧城市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故选项说法错误 C、城市建筑工地的垃圾含有大量的粉尘,可以增加空气中 PM2
6、.5的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城市内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随意丢弃,造成了白色污染,加剧了城市垃圾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气割时,纯铁板的质量一定等于气割后两块铁板和铁渣的质量和 B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C 10g高锰酸钾充分分解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定为 10g D 3g和 8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1g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气割时,气割的部位会生成铁的氧化物,也就是氧气参与了反应,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纯铁板的质量一定小于于气割后两块铁板和铁渣的质量和; B、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
7、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该变化; C、高锰酸钾受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0g高锰酸钾充分分解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 10g; D、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氧气的反应质量比是 3: 8,所以 3g碳和 8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1g二氧化碳,符合质量守恒 定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的是水分子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 1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 A说法正确;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8,体积比是 2: 1,故 B错;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 C说法正确; D、蒸馏得到的水是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所以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 D说法正确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分类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与归纳正确的是( ) A酸: HCl、 HNO3、 H2O2 B氧化物: CO、 MnO2、 KClO3 C化石燃料:煤油、石油、天然气 D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答案: D
9、试题分析: A、 HCl、 HNO3均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酸;但 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 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分类与归纳错误 B、 CO、 MnO2均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但 KClO3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分类与归纳错误 C、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但煤油是以石油为原料提炼出的产品,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分类与归纳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项分类与归纳正确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石燃料及其综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贵州省 毕节 地区 中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